欲把西湖比西子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4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这一首诗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是苏轼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这是一首脍炙人口题咏西湖的诗歌。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前两句用白描和对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确描绘。潋滟、空蒙等词用得极精当、传神。第三、四句,诗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说明西湖在任何时候都不减丰姿。诗人心与景会,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联想到西施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喻体(西子)和本体(西湖)之间,除了从字面上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赋的自然之美,正因为如此,所以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向往;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极富诗意。诗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从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诗构思巧妙,概括性强,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传神地勾勒出来,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西湖千古绝唱。
  但是,再好再美的言辞也说不尽西湖的旖旎风光: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柳掩桃迎,画船笙歌,烟雨台榭;夏时荷花映日,莲叶接天,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秋天则层林如染,金桂飘香,秋涛卷雪,平湖秋月;冬日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断桥残雪,远山凝黛。所以才有了“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的说法。西湖的天生丽质和动人神韵是任何语言和画笔都难以描绘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如诗如画,让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可是你知道吗?在 我国各地共有西湖36处,这里所说的西湖,特指的是杭州西湖。清代《冷庐杂识》中说:“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直截了当地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杭州西湖以它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璀璨夺目的历史古迹折服了众人,让人流连忘返、争相讴歌。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从样品中分离,纯化,筛选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简称LA),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a,简称LB),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iles,简
本文对Rhizopus11、34、51三个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和玉米粉浓度下培养产生的糖化酶、液化酶、蛋白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hizopus34明显优于其他两个菌株,培养2~4d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荫,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地浸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这里歇息、喝水。我们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