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甲状腺外科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entha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临床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理论来自实践而又用于指导实践,理论是经验和实践的升华.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必须通过操作来施行,因此,理论和手术之间只能通过技巧和经验来搭桥.严格说,技巧的训练也属于操作经验的积累.当然,除手术之外还有大量的临床工作,包括诊断观察病人、处理伤口、用药等,无不需要理论指导和经验运用,外科医生本人的经验尤为重要。
期刊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他克莫司(FK 506)对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雄性Wistar大鼠7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损伤组(n=30)和FK 506 组(n=30).FK 506组伤后5 min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FK 506(0.3 mg/kg), 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的生理盐水.术后行脊髓功
期刊
[编者按] 继承传统,光大荣誉,努力开创我国外科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是当代外科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以<中华外科杂志>创刊以来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和依据,以编年的形式概要整理了"新中国外科发展史料",自本期起将陆续刊登。
期刊
患者 女,48岁,于2005年8月收入我院,入院前2个月无诱因出现右侧肋弓下疼痛,深吸气时症状加重.无其他不适,无发热、黄疸,饮食及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入院体格检查:右侧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于肋缘下未触及.肛诊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无异常。
期刊
目的 研究齿状突骨折并存下颈椎损伤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57例经手术治疗的Ⅱ型或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并存下颈椎损伤6例,平均年龄54岁,4例同时合并颈椎退行性变或强直性脊柱炎.在下颈椎损伤中,骨折脱位2例,椎间盘、韧带结构损伤4例.6例患者均行上、下颈椎Ⅰ期手术治疗:2例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来自于下颈椎损伤,先行下颈椎融合
目的 探讨大结节在肱骨头上分布位置的解剖学规律,从而指导术中复位.方法 收集9具新鲜冷冻上肢(18只)尸体标本,制成两部分解剖颈骨折模型.以标准方法进行肱骨近端假体重建.重建时将肱骨头后倾角度定位于20°和40°位.分别测量在人工肱骨头处于不同后倾角度时,结节间沟与假体外侧背翅之间的距离.结果 后倾20°时,侧方背翅在结节间沟后方平均7.3 mm处,而后倾40°时平均为4.0 mm.结论 将假体的
目的 通过文献回顾以及病例观察比较活动衬垫型假体和固定衬垫型假体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中的早期应用情况.方法 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共对94例骨关节炎患者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全部病例选用不保留后交叉韧带骨水泥型假体.A组 (固定衬垫型假体):29例患者,30侧关节(20侧选用DePuy假体,10侧选用Centerpulse假体).B组(活动衬垫型假体):65例患者,68侧关节,全部选
期刊
包虫病(即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肺包虫病的发病率仅次于肝脏居第2位,巨大肺包虫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从1975年8月至2002年5月我院共收治病灶大于10 cm的肺包虫病患者30例,占同期肺包虫病的 2.6%(30/1169),并行手术治疗,现将诊治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