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穿孔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62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角膜穿孔分为穿孔组和未穿孔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病因、病原学特点、就诊时间、病灶特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角膜穿孔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穿孔的发生率为23.7%。角膜外伤史(χ2=0.218,P=0.640)、角膜接触镜佩戴史(χ2=0.268,P=0.605)及眼表疾病史(χ2=0.353,P=0.553)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局部用糖皮质激素(χ2=14.251,P<0.01)及合并糖尿病(χ2=22.365,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致病真菌菌属、就诊前的发病天数方面亦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前房积脓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合并糖尿病病史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多有角膜穿孔的发生。致病真菌菌属及就诊时间,角膜病灶的大小、深度、前房积脓可能是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穿孔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进行真菌刮片、真菌培养、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角膜病理学检查的对比分析,以期找出理想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协助临床的治疗。方法实验方法对比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141例,进行真菌刮片、真菌培养、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角膜病理学检查。结果141例患者中真菌刮片直接镜检查到菌丝109例,刮片阳性率为77.3%(109/141)。真菌培养共检出真菌104株
【摘要】 目的 观察婴儿奶嘴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260例行雾化吸入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普通婴儿奶嘴代替超声雾化吸人器口含嘴进行雾化治疗,对照组常规操作。结果 两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