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急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21年4月79例于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共40例)和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9例).两组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比急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存活率等.结果 急性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组低血糖、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组骨病、感染、心血管病变、高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机 构】
: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莆田医疗区血液净化中心,福建莆田 351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急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21年4月79例于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共40例)和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9例).两组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比急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存活率等.结果 急性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组低血糖、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组骨病、感染、心血管病变、高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存活情况可知,观察组3年、5年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存活率≥3年患者首次接受透析前尿素氮水平、血清肌酐水平较存活率<3年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2、2.352,P<0.05),而血红白蛋水平高于存活率不足3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更易发生急慢性并发症,应对其尽早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加强对并发症的监控和预防,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模式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6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ar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主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约为0.5%~2%[1].血栓堵塞容易造成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癫痫和脑出血等并发症,需要行脱水降颅压、抗凝、抗癫痫和血管内治疗等.常用脱水药是20%甘露醇,此药对血管刺激性强,易造成静脉炎,一般临床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输液治疗.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能保证长期输注或输注刺激性药物患者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管尖端最佳的位置在上腔静脉的下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短期辅助和生命支持系统 [1],作为现阶段应用广泛的抢救技术,其本质为使重症患者的心肺得以调整,并由患者机体对受损的心肺功能予以自我修复,其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2].同时,ECMO治疗也有多重并发症,有研究 [3]认为,在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中,出血与血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则能够对患者的肾脏进行最大限度的模拟,以此对水及溶质予以持续、大量且缓慢地清除,由此稳定患者的机体内环境,并缓解其肺水肿症状 [4].CRRT通过对流模式溶解杂质及水分,清
目的 探讨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在消化道早癌患者出院准备及恐惧疾病进展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4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0例,其中观察组有3例中途退出,6例失访,最终纳入11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采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以及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生理健康、社会支持2个维度及恐惧疾病进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讨KAP护理模式结合个体化饮食结构调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及应对方式、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COPD伴2型糖尿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KAP护理模式结合个体化饮食结构调整,对两组病情控制及应对方式、疾病进展恐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及COPD控制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面对评分较对照组高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于护理期间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于血糖变化情况的影响,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比评估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含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等.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71±1.29)m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