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gu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推拿和牵引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和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均干预20天后比较两组疼痛感、麻木感评分,观察CASC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与麻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感和麻木感的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社会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社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竖横针刺法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竖横针刺法中的横刺法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AOFAS)的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3.3%,对照组愈显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AOF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竖横针刺法在治
目的:分析作业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给予作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FCA评分、ADL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肢FMA、下肢FMA、FMA总评分、FCA评分、ADL评分和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肢FMA、下肢FMA、FMA总评分、FCA评分、ADL评分和SF-36
总结1例猫眼综合征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猫眼综合征是罕见的染色体病,可引起患儿发育落后,经过相关康复评定,设立康复目标并制定康复计划,予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认知训练等康复治疗.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患儿的发育水平有所进步,能够独站独走,有一定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