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一起玩游戏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老公两人都全职工作,一整天一整天见不到孩子,晚上回家,做饭吃饭收拾厨房,孩子洗澡,收拾书包。这样一下来也就7点多了。孩子一般快9点睡觉,中间也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想想真可怕,每天24小时,我们这当爸爸妈妈的,就跟孩子在一起一个半小时。
  那这每天一个半小时怎么度过呢?父母和孩子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我们觉得要把学校的作业做完,把课外作业做完,把乐器练了,把第二天要带去学校的东西准备好,再把老师布置的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做了,这么一来,爸爸妈妈不想当“周扒皮”也要当“周扒皮”了!
  周末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孩子画画,上钢琴课,游泳,跳舞,比平时还忙!有一次女儿和邻居小伙伴在玩一个猜人游戏,他们俩一个表演,一个猜人,只见小伙伴举起一个手指头说:“快点谣谣!”女儿立刻猜到:“你在演我妈妈!”小伙伴笑着说:“对啦!”我在旁边看得好伤感,原来妈妈在孩子心中就这个形象吗?
  从那天起,我决定改革了!我意识到,让孩子做我们想让她做的事并不是亲子互动的真正意义,而爸爸妈妈花时间做孩子想做的事,才是真正满足孩子。想想孩子也真可怜,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不给时间做,还要乖乖地做父母安排的事!这么长时间还没造反,真不容易了l我就问女儿:“你最喜欢做什么呀?”女儿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叫小朋友来家里玩,还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听完后我说:“好,都是很好玩的事,爸爸妈妈也喜欢,那咱们一起安排吧!”我觉得时间总是有的,只是花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经过讨论我们全家决定如下:
  每星期五晚上:我们找一个“友好家庭”,他们的孩子是我们女儿的好朋友,每周五我们或者请他们家的孩子来家里玩,或者让我家孩子去他们家玩。孩子还可以请“客座”小朋友来参加。爸爸妈妈不干预,就送吃送喝送服务,只要不闯祸,任凭他们玩,还可以一起睡觉。
  每星期六晚上:法定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爸爸妈妈不给安排任何其他的事情,孩子们可以痛快地玩上一整晚。
  每星期天晚上:全家玩游戏的时间,一家三口进行象棋比赛,画画比赛,一起玩游戏,打兵乓球,唱卡拉OK,谈心,谁也不许说忙,谁也不许打电话玩电脑,都得参加。
  这个计划一出台,受到空前欢迎。每个周五晚上,我们和“友好家庭”两家雷打不动有互动节目,渐渐地,其他邻居小孩也知道了,于是我们两家每周五就成了小孩们向往的胜地,都想成为“客座”小朋友被请来玩。我们家经常是一次来七八个孩子,特别热闹。一般我们订一个大比萨饼,稍微做一点意大利面,买点鸡翅膀什么的,小孩就高兴得不得了。这是近来一个周五的盛况。一般孩子晚上都打地铺睡在我们家。
  星期六晚上孩子玩电子游戏,或者看电视。我们说好了,平时不玩,只有周末才能玩。我发现女儿很听话,说平时不玩就不玩,自己很自觉,不用管,我们也坚决执行诺言,周末也不管他们,让他们玩尽兴了。
  周日晚上是我们关上门一家三口的时间。最近两个周日,我们全家做姜饼屋,玩地图拼板游戏,全家围在一起粘粘拼拼,女儿可高兴了。
  此外,我们还玩过很多游戏——猜人,分队表演,智力题,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画画比赛,玩扑克牌,玩其他纸牌游戏,唱卡拉OK,藏猫猫……一会儿大人一队,小孩一队,一会儿男的一队,女的一队,一会儿混合队,不亦乐乎。最可笑的是画画比赛,我们女儿画画都比我们俩好,尤其我老公那简直是不折不扣的最后一名,女儿特别积极地给爸爸评分,还挺照顾他情绪,让他只输一分。
  时间久了,我发现我们和孩子的感情越来越好,孩子也开心了不少。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懂得环境对人类生存健康的重要性。家长保护孩子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家居生活中的声光污染问题吧!    噪音污染    婴幼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家长们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不要让小
期刊
幼教专家指出,“亲子交流”看似简单平常,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家长的提问就有着很大的学问,不能只问吃什么、玩什么,要从孩子的感受、关心他人、获取新知识等方面进行问话。  “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有没有吃饱?”“跑步时老师有没有帮你脱外套?”“老师今天教什么了,有没有叫你回答问题?”“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把今天教的儿歌背给妈妈听听!”……每天下午接孩子离园时
期刊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燕子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1937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
期刊
虽然如今的礼节与从前比起亲要显得随便得多,但是如果父母想让宝宝成为有礼貌的人,就必须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礼节教育。孩子年龄越小接受礼节教育越重要,也最有效。    五个“坚持”    1 坚持从小事做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例如教育孩子接电话的礼貌,家长应先教孩子拿起电话说“你好”,结束通话前说“再见”;然后再教他们眼对方说“请稍等,我马上叫我爸爸来接电话”;最后再引导孩子学会记住对
期刊
孩子有了过错,能听从家长的教诲,或者未经批评即能自责,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是从婴幼期就开始培养的忏悔心理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时,就会开始萌发“羞耻心”。犯了过失,会产生一种不安情绪和害羞心理,而这种不安和害羞,就是“羞耻心”。这时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长到三四岁左右,就能逐渐具备自控、自尊意识。  有了这些意识,不需要外界的强制,孩子靠自
期刊
很多儿童有“恋物癖”,一旦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会有忐忑不安的表现。有“恋物癖”的儿童普遍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恋物癖”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引起的。以前有这种症状的儿童在我国的比例很小,但近几年随着白领阶层陪伴孩子的时间日益减少,有“恋物癖”的儿童越来越多。  家长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宝宝常常抓着已经用得很脏很旧的东西
期刊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大家坐在客厅里正说着话,元元从外面回来了,妈妈带着他跟客人打招呼,可刚说几句话,元元就“哇”地大哭起来,手指着一个阿姨边哭边叫,弄得这个阿姨莫名其妙,禁不住一脸尴尬。这时,奶奶突然明白了:“这是我平时抱元元坐的位置。”于是,让这位阿姨换了个座位,奶奶抱着元元在这里坐下。元元马上安静了。后来,奶奶离开了客厅,这个位置即使空着元元也不闹了。  如果父母不理解宝贝的心理需求,会觉得现
期刊
安静,很少打架和吵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啥是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受老师喜爱,这可以说是家长们对“好孩子”的公识,可心理学家指出,这样的“听话”孩子很有可能是问题儿童。因为这样的孩子心理上往往过于防卫,一切按大人的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大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孩子在成长中不能形成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可能会导致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甚至智力的发展也会受到束缚
期刊
儿子沫沫,从17个月开始学识字,现在快两年了。许多人看到沫沫认字既多又快,都来咨询我们是怎么教的。下面就是我们的4点体会。    把握最佳识字时机——孩子兴趣正浓时    当孩子对某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其记忆力、理解力都被唤醒和激活,此时辅之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沫沫特别喜欢玩玩具,我们每次给他买新玩具时都教他认许多字。一次我给他买了一把枪,他爱不释手。趁
期刊
4岁的亚亚特别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彩绘读本。最近他迷上了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爱上了它,因为插图很美,寥寥几笔的勾勒也有很深的意境。尤其是这本书阐述的道理让孩子很欣赏,简单的几句话,不多的画面,大量的空白,于无声处的美感一下子让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我还准备去买《鼠小弟系列》的全套绘本。  关于书的内容,不便多说,因为对于绘本来说,孩子的眼光和我们的审美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