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明显吸引力的建筑探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359795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键词:危险 视野 避难所
  曾看过这样一张图片,使我印象深刻,令人激动的在于途中建筑的位置和周围环境。在与老师和同学相互探讨中解读了《建筑愉悦的起源》,文中作者对那些依然保留着明显吸引力的建筑和建筑群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某些建筑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兴奋、宁静、严肃?是什么使得建筑令人愉悦?
   第一章 起源
  建筑的起源是避难所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抵御自然侵害的能力很差,我们没有御寒的毛皮,需要外部的遮蔽。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们用动物皮毛护体,可以无法抵御恶略极端的天气和外来的袭击,于是我们注定了要去寻找或建造一个天堂,我们可以长期的隐蔽在里面,免受掠夺和侵害。因此,避难所就产生了,它是一个隐蔽和保护的场所,它是最基本的环境认知的象征之一,它是寻求巢穴的终极表达。避难所与视野,两者存在嵌套关系,比如说,相对低矮的空间有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产生这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室内空间保留了豐富的室外景观的暗示,也就是在这种低矮的空间中存在一种相对开敞的视野,两者的对比的反差产生了吸引力。赖特,不管是他的流水别墅,还是埃德温·切尼住宅,都能看到避难所和视野的影子,壁龛,深深的屋檐,宽阔的窗户、阳台,形成了一个既可以隐匿又可以看到周围地形的空间。他的设计告诉我们,此建筑 从整体上来讲,是一个很好的避难所,同时,他的室内也会形成一些非同寻常的开阔视野。
  除了在小型住宅里运用“避难所和视野”,在公共建筑也有这种手法的运用。路易斯·康在1972年,设计的菲利普·埃克赛特学院图书馆中就运用了前面的一系列的手法。沿着图书馆的双跑楼梯往上走,我们会找到中央的大厅,他的四周布置着学习空间。这些书库、座位和研究室是可以称之为避难所的空间,它们低矮而狭窄,相对中央大厅暗一些,它们的材料是赖特式的材料,精致的、手感非常舒服的木材、地毯和砖。每一个这样的避难所都有一个赖特式的阳台,悬挑深远,均朝向中央大厅的视野空间。而它不同于赖特的一点就是,他的中央大厅完全不是赖特的风格。中央大厅不仅在空间上远离避难所空间,而且这里没有人的尺度的细节,也没有触感温暖的天然材料。巨大的几何元素——圆形和方形——界定和控制了阅览层和它们边上的阳台。这个建筑不同于赖特小住宅非常舒适的,带有诱惑力的避难所,它的中央大厅传递给人们一种危险的信息,远超过人的尺度的尺寸,在一定程度上有另外一种诱惑力,就是带有英雄的象征。远超于人的尺度带给 人一种敬佩感和油然而生的敬畏感。
  读到“探索”这一章节后,我得到了一个建筑能使我感到兴奋、激动的答案,危险的刺激。这是一种探索的极限。描述了一盏很受欢迎的明信片,上面画着两个人在叫做那佩斯尖峰的山顶上休息,为什么这两个人会在那?着另一激动地一个画面,没有人被强迫参与,山顶上的两个人必然有一些让他们感到愉悦的东西。毫无疑问,视野会很特别。但是环境显然充满危险:稍一失足就会万劫不复。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主要是登山者和购买明信片的人挑檐都非常喜欢这里的刺激——“刺激”一次即为关键,这是一种我们非常渴望和喜爱的情感。刺激与冒险、危险相关。
  第二章 特别典型的危险的建筑
  作者认为赖特于1936年为考夫曼家族设计的流水别墅,是一个罕见的、建筑师利用危险进行设计的实例。我们必须穿过陡峭的峡谷边缘那茂密的树林,越过横跨在波涛汹涌的河流上的小桥,才能到达建筑所在的悬崖。但是在到达这房子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避难所和视野的象征。深邃的挑檐,窗户、壁龛和凹槽暗示着可穿透性和保护。这座建筑中还有很多明显而宽敞的阳台,用来暗示开阔的景色。所有这些避难所和视野看上去——而且也的确是——以一种非常危险的姿势保持者平衡。阳台一直往外伸展。有一种仿佛要坠落的感觉——它们的下面就是峡谷和瀑布,即使在看不到的时候,也能听到流水的轰鸣。因此,那些视野开阔的阳台也是位于空间、
  瀑布和激流之上的,危险的悬崖,后面就是避难所。混凝土的阳台与基地的危险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且成了其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基地还是阳台,都起到了强化建筑的避难所和视野的作用。这座建筑在强调自己是安全的避难所的同时,突出了环境和它自身的危险性。
  第三章 作为高度象征的危险物
  关于雅典卫城,我们最少谈及,但是又是最神奇的特征之一,就是它那振奋人心的高度,它的高度甚至比山脚下当代城市中的多层建筑还要令人兴奋,可以说是那佩斯尖峰在建筑上的翻版。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中,许多几个世纪前建造的宗教建筑都位于类似的高地上,最明显的理由就是安全:高地在战略上和瞭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对于最初的建造者来说,刺激感也是一个额外的吸引力。12世纪的勒皮圣米歇尔教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诺曼底海岸附近的圣米迦勒教堂。镇子上狭窄的街道和坚实的表面暗示着避难所;从海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它所提供的庇护作用;通向那些无处不在的旅馆,它们是更深一层次的避难所,山顶上,是修道院暗黑的体量。旅馆和修道院的天井形成面向大海的视野。大多数参观者从导游手册或者之前的经验中了解到潮汐会以很快的速度袭击这座山;巨浪袭来之时,堤道会被淹没,圣米迦勒山会与大陆分隔,变成一座孤岛。与大多数岛屿不同,我们是无法做船前往的,因为沙地上的水非常浅,会随着退潮而消失。当潮水进来时,山下的人上不去,山里的人出不来;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被打乱。我们受那些自然危险象征的水的节奏的控;我们从可以感知的认识中体会它特殊的刺激。
  同样是那佩斯尖峰在建筑上的翻版——拉昂圣母教堂的塔楼的灯塔。教堂位于香槟地区的一个台地之上;人们必须爬上台地,然后才能进入塔楼。建筑的特征强化了高度带来的快感。塔楼属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法国哥特式建筑风格,这种风格通过减少实体材料来形成一种笼子式的或骨架式的外形。我们甚至怀疑,那些支架会不会倒,那些支柱能不能承受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自己的重量。这些塔楼摇摇欲坠地耸立在山顶,每一块石头潜伏着危险,看上去就想随时会倒塌一样。处处体现高度带来的震撼的想法。
  有些建筑是专门为了产生这种感觉而建造。埃菲尔铁塔,这个巨大的钢铁构架就是专门用来展现法国技术力量的,然而,它那特殊的造型出人意料地传达出了一种刺激感。
  结语:建筑是服务于人的,而对于一座建筑,使用这才是真正有权利评价的一方。或许是建筑的视觉动力,或许是建筑的人性化,亦或许是建筑的纪念性,使用者对建筑的满意度,是对建筑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人是事物发生的主体,这就涉及到了人的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建筑环境引发了建筑的愉悦感?为什么有些建筑能够让我们产生快乐或兴奋的感觉?什么是产生愉悦的原因?当我们选择一座居住建筑的基地,或者建造一座建筑,或者为建筑作出景观抉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征可以确保让我们提高满意度?建筑是有生命、有历史、有演变的,每个时期,每个角度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对于我,建筑带来的震撼感和刺激感是是我愉悦的因素,并使我产生快乐、激动的感觉。危险的基地,安全的避难所,这是我解读《建筑愉悦的起源》这本书时,吸引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希尔德布兰著.马琴,万志斌译.建筑愉悦的起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不仅需要实现新建工程项目的合理建设,也要有相应的配套工程项目,例如小区公园、社区活动场所以及周边广场等。在建设城市广场的过程中,大多是使用混凝土来进行铺设,所以广场硬化的过程中就是比较缓慢,如果有其他车辆或者物体影响就会产生难以恢复的质量问题。同时广场硬化的材料也会污染环境,研究新型环保材料,促进广场硬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保材料;广场硬化;城市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对新时期的建筑行业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建筑施工质量的事前和事中管理控制入手提出具体措施,实现对工程综合性全方面的立体质量监控,进一步强化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 施工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质量控制包括操作技术和具体管理两方面,施工部分的质量控制
期刊
摘要:桥梁施工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施工作业难度大,施工作業环境差,对施工队伍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同时桥梁施工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措施,搞好桥梁施工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桥梁、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桥梁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各地展开,桥梁的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进
期刊
【摘要】本文从“私享设计”入手,阐明了这一设计理念与“为人造物”设计本质的一致性,并从供求双方的不同构成要素分析了个性化的家居软装饰设计的特点,然后以具体的设计流程为脉络提出了把握实用与创新的设计方法,更加生动的体现“为人造物”的私享家居的潜力所在。  【关键词】为人造物;私享设计;家居软装饰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设计师,当面对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试图在样板中进
期刊
摘要:组合结构桥梁不同于钢筋混凝土桥梁,本文针对组合结构桥梁的特点对其横向预应力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应力分析和编程计算,提出了快速设计组合桥梁横向预应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有限元计算验证了改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一 钢筋混凝土桥道板的应力计算  在预加力阶段,构件的受力特点是预加力值最大(因预应力损失值最小),而外荷载最小(仅有梁的自重作用)。  由预加力产生的全预应力混凝土法
期刊
【摘要】根据我国目前的桥梁施工的现有技术,在总结以往施工中的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桥梁施工的控制系统:网络化的桥梁智能施工系统。这种系统是将包括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系统技术在内的等多中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该系统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分别是数据快速采集,数据双向传输网络及计算分析与控制决策三大系统。这种系统是把网络技术最为主要技术手段,在数据的获取,传送和控制等方面全面实现智能化,
期刊
【摘要】 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把人的感受,人的目的考虑其中。本文阐述了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只有不断的总结过去设计经验,并学习、了解、掌握目前实际工作中道路设计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使之转换为新的设计理念,从而才能有效的提高设计水平。    【关键词】道路设计;横断面;人性化;街道设施;无障碍路面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现代化的逐渐升级,由于电气线路造成失火现象屡见不鲜,造成的火灾事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火灾的过程主要是经过电线、电缆局部着火后火势迅速蔓延,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的烟气,对人体构成威胁,致使消防人员不能靠近火场及时扑救。因此,全面构建良好的建筑工程中电气线路的防火系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建筑工程中电气线路的防火系统设计,从技术层面细化电气线路的有效设计,包括电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演变,有着独特审美习惯和传统文化内涵,发掘和提炼出中国传统艺术的装饰元素,使中国设计在国际化发展中更具民族特色思想。 在众多的室内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室内设计师正在不断深入认识、潜心解读千百年沉积下来的传统文化中属于室内空间艺术的精髓,并将它们应用于现代的室内设计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装饰 传统元素 设计语言 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随着火电厂电力设备的逐步完善,在加强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的运用基础上,围绕整体质量的要求,从各方面进行思考,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火电厂热力设备的质量要求进行分析,阐述管道保温工艺的具体运用,从技术支撑以及整体的运用上,寻求最佳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火电厂;热力设备;管道;保温工艺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