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建设中广场舞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场舞是一种风格大方、动作简单、多为群众自发组织的舞蹈形式。因其专业性不高、音乐轻松愉快,深受我国群众所喜爱。本文认为,广场舞建设有助于营造浓厚健康的文化氛围、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建设群众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广场舞;群众业余生活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身心健康状况皆不尽理想。如何在工作之余,充分放松心灵、锻炼身体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在各类形式的文娱健身活动中,广场舞因容易学习、限制因素少,风格轻松愉快被许多现代人所热衷。广场舞的发展,也充分展示着群众文化开放、新颖的时代特征。
  一、广场舞的特点
  (一)形式特点
  广场舞属于舞蹈的一种,参与者众多,多为人们自发组织。目前因政府缺乏管理,广场舞活动不够规范、具有一定风险性。
  (二)艺术特点
  广场舞风格大方、动作简单、音乐轻松欢快,表演者多为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团队。常见的有太极舞、秧歌等,形式多样、适合不同的群众层次。广场舞活动不受人员和时间的限制、比较灵活,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二、群众文化中广场舞的地位
  (一)群众文化的基础形式
  与别的舞种相比,广场舞的专业性不高,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因此,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广场上都会有群众们跳广场舞的场景。所以说,广场舞是广场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建设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二)体现人们丰富的文化生活
  广场舞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能够较好的调动群众的情绪、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人们会在本地区的各大广场上表演广场舞。其中包含着唱歌、跳舞、演奏、体育锻炼等多类元素。并且,不同种类的广场舞呈多元艺术特征,其形式及内容极为丰富。所以说,广场舞具有明显的寓教于乐性质,也充分体现着群众们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深受现代人们的喜爱。
  (三)展示群众文化的时代特征
  在现今的中国,不管哪里的群众,很多人在业余时间里,首先会想到将跳广场舞作为休闲娱乐手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自然会逐渐注重精神审美层次。群众们期望广场活动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及创新性,就对广场舞形式及内容均提出更高要求。为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编舞者应抱着开放的态度,尝试将各种文化元素融入舞蹈中。广场舞不仅要有娱乐性,还应具备时代气息及创新性。于是,因内容多样及审美性佳,广场舞深受人们喜爱,也展示着群众文化开放、新颖的时代特征。
  (四)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从前我国群众在空闲时通常是看书、看电视、打打麻将或简单的体育锻炼,生活单调、乏味。之后因出现广场舞,群众们开始主动去广场跳舞、交友,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同时实现了在业余时间娱乐放松的目的。于是,人们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广场舞得以逐渐盛行。特别是很多老年群众,在空闲时经常去跳广场舞,使身心放松、心情愉快。
  三、群众文化中广场舞的作用
  (一)抒发内心情感
  广场舞形式简单、大气,体现着现代人的健康风貌、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热衷。很多喜爱广场舞的人们,都会吃完晚饭就去跳舞,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息,也从中抒发着内心丰富的情感。
  (二)增强体质
  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也在面临各方压力,身体素质随之不断下降。人们若想提高身体素质,必须在业余时间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广场舞的运动形式自由、学习较轻松、人们只要有时间,均可以参与其中。广场舞使人们在愉快的氛围下锻炼了身体,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方式。
  (三)使文化氛围变的浓厚
  为使广大群众欢迎,编舞者编舞时会注意趣味性及多元性。优秀的广场舞应具备娱乐放松、增强体质、提高审美等多种功能。因此,广场舞的出现符合现代人需求,有助于社区浓厚、活跃文化氛围的创建及人们生活的积极稳定。
  (四)放松心情
  因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人心理出现亚健康、乃至罹患心理疾病。广场舞属于集体活动,参与者在欢快的音乐中载歌载舞,可暂时忘却烦恼、使身心愉悦。同时,人们可在跳舞时相互交流、沟通,纾解生活压力。所以说,组织广场舞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群众心情、使他们更加积极的生活、工作。
  (五)提升审美水平
  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广场舞具备良好的审美性、娱乐性。不管是观看者,还还是跳舞者,均可从中获得审美上的享受、提高美感。并且,跳舞者還能够在长期舞蹈中活动身体各处筋骨,让身型健美。另外,因不断感受着音乐及舞步,跳舞者的审美素质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六)丰富老年人生活
  随着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如何提高老年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精神生活已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因突然离开工作岗位,感觉生活无聊、缺乏激情。跳广场舞会让老年人身体得到锻炼、心情放松,还可在舞蹈中与别人交流。很多老年人因此在退休后变的生活愉快,家人们也会感觉到他们的热情。所以说,广场舞建设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并促进家庭和睦。
  广场舞是广场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建设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因其内容丰富多样、气氛活跃,在全国各地区得以盛兴。现在,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水平标准不断提高,编舞者编排广场舞时应注意艺术性及趣味性,并可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入其中。这样的广场舞才会在强身健体、放松心情的同时,提升人们审美水平、促进营造浓厚的群众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陶龙芬.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大众文艺,2015,12(3):9.
  [2]李玉红.广场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7(2):88.
  [3]高虹.广场舞与群众文化建设[J].四川戏剧,2014,10(8):41-43.
其他文献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合作学习  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英语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合作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一特定的目标,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共同发现、解决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教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应该将合作学习引入到英语
摘 要: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心,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在教学实践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往往处在或故弄玄虚、或蜻蜓点水、或放任自流的种种困境之中。这些都脱离了真正的现代文教学形式的研究,远离了文本,从而失去了主体,失去了真实和自然本性,也有违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要求。文章旨在从教师教与学生学角度切入,分析如何达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与交流,从而探求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本真回归
波利亚说 :“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 ,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往往有赖于平面几何中的类比问题 .”把立体几何知识与相关的平面几何知识类比 ,是实现知识转移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化
期刊
摘 要:建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必须使之兼 具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政治发展的现实指导性与理想指引性的双重特征, 坚持科学性 和开放性原则,充分借鉴和吸收迄今为止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宝贵的思想资源。 最后尝试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体系建构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政治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从学术概念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畴界定,在学术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论。马
文章以WindowsNTSenver4.0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为例 ,分析了WindowsNT网络中域的规划、建立和委托关系设置的基本原理与具体方法 Taking Windows NT Server 4.0 network serv
当前,研究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起步较晚,建国以前几乎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也没有新闻职业道德
本研究针对网络新闻和电视新闻特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网络时代电视新闻应对挑战的措施。结果表明:网络新闻凭借着其时效性强、内容丰富以及形式多样等传播特点,为广大网民带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