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多球训练法在小学羽毛球课余训练中运用的效果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小学羽毛球课余训练中,通过多球训练法对提高小学生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网前挑球、正手网前搓球、正手放网前小球、正手后场吊球等相关技术效果非常显著,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训练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羽毛球;多球训练;效果
一、前言
多球训练的最大特点是运动量大,练习强度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多球训练法要求融会学员的手法、步法、应急反应等的各项素质,从运动生理角度来分析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促进运动动力定型和自动化。小学生由于其处于生理机能和思维方式、意志特征和认知方式多深刻变化和迅速发展阶段,如果针对小学生身心特征和成长发育的规律,在其敏感期通过合理的训练、科学地运用相关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广州市某某小学羽毛球队队员4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人,女生10人,均为6年级学生,训练年限为2年。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以“小学生羽毛球训练、多球训练”为关键词查阅了中国知网2005年-2015年有关文献67篇,通过初步阅读和赛选,选出36篇进行深度阅读,并查阅国内外相关著作3本,有关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论等文章30余篇,从,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指导,为本课题的调查设计提供依据。
2.2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二沙岛的专家进行访谈,得出在小学羽毛球训练与教学中,采用多球训练法的特征、训练安排、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观点。
2.3实验对比法
实验时间:2014年9月18日-2014年11月30日。
实验分组:为了使得研究有效,在实验前通过羽毛球技术检测,将研究对象分成水平相当的两个组别,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前侧的指标为: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网前挑球、正手网前搓球、正手放网前小球、正手后场吊球这6项基本技术进行测试。
训练方案:两组教学都有本人承担,除多球、单球训练手段不一样,其他所有影响因子都一样。
实验组多球训练内容:多球训练主要内容包含前场多球、中场多球及后场多球三个方面。前场多球:前场多球训练以网前球为主,包括正手网前挑球、搓球、正手放网前球;中场多球:中场多球训练内容包括挑高球、推挡网前球、抽球;后场多球:后场多球训练主要练习选手的攻击能力,内容包括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吊球、杀球;全场多球:配合步法训练、结合训练对象技术掌握状况,组合全场球路练习。
对照组训练方案:对照组按照传统的训练方法,进行一对一的单球教学和训练。
三、 结果与分析
1 结果
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员的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网前挑球、正手网前搓球、正手放网前小球和正手后场吊球六个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实验后两组数据T检验得知,实验组的的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网前挑球、正手网前搓球、正手放网前小球和正手后场吊球六个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且P值均<0.05,说明两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
2 分析
通过观察得知,对照组的技术动作掌握的比较规范,并且连续击球的意识较强,对球的感觉较好,而参照组的数据都不如实验组,不但失误多,击球时判断不准,而且击球时也不懂盯住球。由于其他因素都一样,唯独单球和多球训练手段不一样,说明实验组进行多球训练比对照组单球训练更能促进学生羽毛球运动技能的形成,值得推广。
2.1 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提高击球成功率
多球训练法的特点之一是可控性,通过多球训练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训练过程,这也是多球训练法的最大特点。比如在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时,可以通过提供定点或重复落点的球,改进技术结构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也可以通过设计战术模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战术组合练习。多球训练过程中,教师或者同伴可以连续地将羽毛球供给练习者,在一定时间内,多球训练比单球训练在练习的次数和平率都远远高于单球训练法,由于多球训练方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外部的刺激强度远远大于单球训练法,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2.2 增加有效练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球训练法增加的练习时间和增多的供球数量,对小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度等素质都有良好的刺激,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多球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捡球时间,从运动技能学习过程来分析,由于学生争取了更多的练习时间,训练增大难度、强度,从而保证了一定的训练质量,既使技术动作掌握更完善,又提高了學生的专项素质。
四、结论
多球训练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管是从形式还是从手段来看,多球训练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调,提高反复练习的次数,对小学生建立正确的羽毛球技术概念、促进技能学习的泛化和分化,巩固基本技战术、发展专项素质等均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浦鸣宇.多球训练法应用于提高羽毛球基本技术稳定性[J].科技信息,2011.08.
[2]张美娟.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研究 [J].才智,2011.29.
[3]郑天敬.羽毛球多球训练之探讨[J].内江科技,2008.04.
周华敏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恒大南海学校
关键词:小学生;羽毛球;多球训练;效果
一、前言
多球训练的最大特点是运动量大,练习强度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多球训练法要求融会学员的手法、步法、应急反应等的各项素质,从运动生理角度来分析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促进运动动力定型和自动化。小学生由于其处于生理机能和思维方式、意志特征和认知方式多深刻变化和迅速发展阶段,如果针对小学生身心特征和成长发育的规律,在其敏感期通过合理的训练、科学地运用相关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广州市某某小学羽毛球队队员4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人,女生10人,均为6年级学生,训练年限为2年。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以“小学生羽毛球训练、多球训练”为关键词查阅了中国知网2005年-2015年有关文献67篇,通过初步阅读和赛选,选出36篇进行深度阅读,并查阅国内外相关著作3本,有关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论等文章30余篇,从,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指导,为本课题的调查设计提供依据。
2.2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二沙岛的专家进行访谈,得出在小学羽毛球训练与教学中,采用多球训练法的特征、训练安排、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观点。
2.3实验对比法
实验时间:2014年9月18日-2014年11月30日。
实验分组:为了使得研究有效,在实验前通过羽毛球技术检测,将研究对象分成水平相当的两个组别,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前侧的指标为: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网前挑球、正手网前搓球、正手放网前小球、正手后场吊球这6项基本技术进行测试。
训练方案:两组教学都有本人承担,除多球、单球训练手段不一样,其他所有影响因子都一样。
实验组多球训练内容:多球训练主要内容包含前场多球、中场多球及后场多球三个方面。前场多球:前场多球训练以网前球为主,包括正手网前挑球、搓球、正手放网前球;中场多球:中场多球训练内容包括挑高球、推挡网前球、抽球;后场多球:后场多球训练主要练习选手的攻击能力,内容包括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吊球、杀球;全场多球:配合步法训练、结合训练对象技术掌握状况,组合全场球路练习。
对照组训练方案:对照组按照传统的训练方法,进行一对一的单球教学和训练。
三、 结果与分析
1 结果
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员的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网前挑球、正手网前搓球、正手放网前小球和正手后场吊球六个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实验后两组数据T检验得知,实验组的的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正手网前挑球、正手网前搓球、正手放网前小球和正手后场吊球六个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且P值均<0.05,说明两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
2 分析
通过观察得知,对照组的技术动作掌握的比较规范,并且连续击球的意识较强,对球的感觉较好,而参照组的数据都不如实验组,不但失误多,击球时判断不准,而且击球时也不懂盯住球。由于其他因素都一样,唯独单球和多球训练手段不一样,说明实验组进行多球训练比对照组单球训练更能促进学生羽毛球运动技能的形成,值得推广。
2.1 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提高击球成功率
多球训练法的特点之一是可控性,通过多球训练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训练过程,这也是多球训练法的最大特点。比如在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时,可以通过提供定点或重复落点的球,改进技术结构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也可以通过设计战术模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战术组合练习。多球训练过程中,教师或者同伴可以连续地将羽毛球供给练习者,在一定时间内,多球训练比单球训练在练习的次数和平率都远远高于单球训练法,由于多球训练方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外部的刺激强度远远大于单球训练法,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2.2 增加有效练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球训练法增加的练习时间和增多的供球数量,对小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度等素质都有良好的刺激,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多球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捡球时间,从运动技能学习过程来分析,由于学生争取了更多的练习时间,训练增大难度、强度,从而保证了一定的训练质量,既使技术动作掌握更完善,又提高了學生的专项素质。
四、结论
多球训练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管是从形式还是从手段来看,多球训练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调,提高反复练习的次数,对小学生建立正确的羽毛球技术概念、促进技能学习的泛化和分化,巩固基本技战术、发展专项素质等均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浦鸣宇.多球训练法应用于提高羽毛球基本技术稳定性[J].科技信息,2011.08.
[2]张美娟.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研究 [J].才智,2011.29.
[3]郑天敬.羽毛球多球训练之探讨[J].内江科技,2008.04.
周华敏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恒大南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