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荠荠菜

来源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w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这是古人对春天随处可见的荠荠菜的描写。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爷爷微笑着提议:“我们去挖野菜吧。”
  我们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不到五分钟,我们来到了田野。哇!景色真漂亮。放眼望去,金黄色的油菜花连成了一片。
  “奕阳,快来挖野菜啊。”我回头一看,爷爷的袋子里已经装了半袋荠荠菜了。我做了个鬼脸,吐了吐舌头。
  我四处寻找,终于看见一棵开着小白花的荠荠菜。“荠荠菜后期开小白花。”我想起书中有这样的描述,赶紧叫爷爷过来。
  爷爷用小铲子用力一铲,笑眯眯地对我说:“以小白花的形态辨认荠荠菜,方法不错。但这是成长后期的荠荠菜,叶子大多变黄了。看,我挖的这些才是好吃的荠荠菜。”
  我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株。我冲上前,一铲过去,往上一挑,土块、荠荠菜全飞上了天,落在我身上、脸上。爷爷笑了,把我身上的泥土拍干净。
  今天我认识了荠荠菜,感受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后我一定要多到田间走一走,看一看。
  (指导老师 朱秋月)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的建筑史研究是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既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日军侵占区的研究。在抗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城市规划法规的密集颁布有力促进重庆地方
由王洞女士主编、季进教授编注的《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共五卷,1947-1965)已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卷一和卷二。卷一从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夏志清由上海到夏威夷船上写给哥哥夏济安开始,至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夏济安从香港乘船赴台湾当日写给弟弟夏志清止,历时三年,共一百二十一封书信。这时期,哥哥夏济安从西南联大回来,谋生于北京大学,平时在北京(北平)任教,假期返回上海家中。弟弟夏志清则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