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参与式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因此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焦点。“参与式”教学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共同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主体作用 积极参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99
  政治课教学大都以“灌输”为主,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权威性的事实和结论,课堂气氛呆滞。然而“灌输”未必“接受”,“接受”未必“理解”,“理解”未必“做到”,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 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舞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因此“参与式”教学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体的竞争力,从而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营造宽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动”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学生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在民主的教学环境熏陶下,学生才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敢于在课堂上大胆的“动”起来。学生才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积极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
  例如:在讲授关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问题,表示自己对书本上的理论还存在很多的疑虑。西方国家都是施行资本主义,为什么我国不随大流呢?为什么要求政府一定要为人民服务呢?作为共产党为什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呢?对于学生能够提出这么多的“怪问题”“偏问题”来“刁难”教师,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共同提高,最后形成共识。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动”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没有兴趣的强制性教学势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改变单调的教学结构,要注重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紧跟社会前沿热点。鲜活生活场景的角色扮演,重大时事热点的激烈讨论,富于情绪感染的情景探究,独辟溪径的“辩论赛”,充满竞争、富于挑战的 “演讲”等方式,都能较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其中,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
  例如在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我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剧情大致是这样的:信教的妈妈要求女儿和她一起拜佛,女儿不肯,并要到宗教场所去宣扬无神论。学生表演后并引导他们:“这对母女的做法对吗?能不能强迫别人信教还是不信仰宗教?对此我国的宗教有哪些相关的政策?”。让“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注意分层,有所侧重,让学生“愿动”
  由于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速度有快有慢,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学生参与的机会;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參与式”的学习,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使那些曾经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的沉默寡言的学生积极参与,而一些平时表现活跃的优、中等生更发挥其特长,优等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较差的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学习的全过程,获得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异步达成同一训练目标。
  例如在《价值规律》这一节,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当地典型企业兴衰实例,了解企业优胜劣汰的现象,或到市场上了解某种商品价格的近期变化情况。又如在讲授《股票、债券和保险》之前,把学生分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向家长或者向银行工作人员调查搜集有关股票、债券和保险的收益性、流通性和风险性,再设计出一套最中意的理财方案。这样的活动不仅激起每一个参与者的热情和努力,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信息多向传递,达到集思广益。而且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认清各种理财方式的利弊,让原本枯燥乏味、趣味索然的理论知识显得通俗易懂。在授课课堂中都大部分学生都能充分发言,各抒己见,使课堂教学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渗透思想、掌握知识、锻炼本领、自觉发展,让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发展、共同提高。
  总之,政治课堂不应是老师的课堂,而是师生互动,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的课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本”,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状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多地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敢“动”、想“动”、愿“动”。因此和填鸭式教学法相比,参与式教学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而且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孙佰玲.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3期.
  [2]周永华.浅议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4期.
  [3]李彩霞.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学周刊A版》.2013年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实施,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挑战,如何转变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改进课程教学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性教学,成为高中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95  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课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比起初中数学难度增大不少,一旦学生在某一个环节没有弄明白,就会严重影响之后新知识的学习。高中数学环环相扣,紧密连接,要提高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转而把目光聚焦到教育事业上来,因此,近几年国家不断的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下,教师教的苦,
【摘 要】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身边的事物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为了品味这些丰富多彩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写作记叙下来,那就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如何写好记述文。  【关键词】记叙文 积累素材 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96  记叙文的写作是中学阶段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是一种基础的文体。然而通过
【摘 要】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往往偏重于对教学内容的工具性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育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强调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口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因此,人文教育的“主战场”就是课堂。教师通过语文教
【摘 要】当前社会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物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作业的质量。通过作业环节的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可以产生更为深刻具体的印象,自身的学习状态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调整。  【关键词】初中物理 作业设计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摘 要】图形与几何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它能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化,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形式上吸引学生主动了解、接触、学习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积极探索小学数学中图形與几何的有效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几何教学 优化策略  中
语文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语文的基本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
火炸药的感度一般通过其表面形貌和分子结构来计算,但火炸药微粒的表面形貌极不规则,分子结构复杂多样,采用此种方法计算感度复杂度高,且结果不稳定.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