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客”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双重影响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fd454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网络“客”现象的形成与发展网络“客”现象的形成最初发端于“黑客”。“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t”,有时也称“骇客”,原指热衷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后来“黑客”一词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年轻人。“黑客”是最早出现并被用来指代网络“客”群体的称呼,
其他文献
应用博奕理论研究了最优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采用的基本的优化器为基于控制理论的约束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引入标量伴随变量来执行约束条件,进而将上面的方法和对策论结合起
摘要:考察人的主体活动,离不开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本文通过批判马克思之前的各种历史观,引出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的阐述,指出在符合历史规律的前提下,人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但始终受到历史规律的制约。之后通过列举几种现象,强调在认识到历史规律和人的选择的辩证关系同时,更应该关注对待历史规律的态度问题,引用了孔子的“知天--畏天"的生态伦理观念,以便来更好的调节历史
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我们全面回顾陕西报刊业改革发展30年光辉成就,深入总结陕西报刊业30年创新发展经验的时候,有一份期刊不能绕过,这就是为繁荣陕西报刊而诞生、伴随陕西报刊改革发展而成长,已经走过17年光荣历程的《今传媒》杂志。    一、陕西报刊业30年改革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30年风雨兼程,奋力拼搏,陕西报刊业改革发展虽然不及先进省区,但也创造了属于陕西报刊业自己的辉煌。  ⒈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18-02     从“楼脆脆”到“躲猫猫”,从“最牛团长夫人”到“欺实马”,从“钓鱼执法”到“跨省抓捕”,无不反映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根据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这说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通过网络表
摘要:契约自由作为近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最早出现于罗马契约法当中,19世纪,随着西方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以及代议制民主政体的建立,契约自由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被视为西方社会对人类法治文明的一大杰出贡献,已成为世界各国民事立法的基石与核心原则。在契约自由原则下,非银行的企业间借贷已成为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一种最为常见的经济活动,各国立法及判例均予以认可并保护。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普通而又普遍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