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确立以理工科为主要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迫使专门用途英语教育要配置与之适用的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用性的培养,还要进行与之对应的实训课程。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
一、了解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现状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务院作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国家支持下,高等职业院校雨后春笋般林立于神州大地。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需求确实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确立以理工科为主要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分析
目前,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办学条件不完善。由于各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不同,大多数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拿不出自己成熟的专业教学计划。由于办学基础条件和办学形式差异很大,有的院校担心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有困难。在此情况下,旧的体制障碍就要消除,应建立有利于结构更新、功能扩展的新规范;另外师资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良莠不齐,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培训情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需求,所以亟待优化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配置。
二、充分认识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特殊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特殊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范围包括学历教育和高中后职业培训两个方面,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已从教育边缘走向核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但在实际中单一学历教育格局尚未突破。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要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要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为农业、农村、农民和西部大开发服务。
(二)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服务的多元化
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服务对象,要从即将走向劳动市场的青年人,扩大到在职人员和转岗人员;其服务范围,要从长周期的学历教育,向企业需求更加迫切的高中后、中级以上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发展。
(三)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面对的是整个劳动市场,不仅是正规就业,还要包括非正规就业;不仅针对专业性职业岗位群,还要适应通用性职业岗位群;毕业生不仅要适应技术、管理型岗位,还要适应高技能操作岗位。
三、多途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式和师资力量
(一)市场要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市场需求已证明,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不能沿用学科型教育的模式。因此,学科型教育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的“三层楼”式实践教学模式,有的要大力改进,应着力从传统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理论深、起点低、内容旧、应用少、学得死”这些基本特征,转变为现代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理论浅、起点高、内容新、应用多、学得活”的特点上来,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吸纳具有实际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师资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但师资队伍的建设却严重滞后其健康快速发展。在学历、结构、实践技能、再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改善高职专门用途英语师资建设不适应高职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明确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师的定位和职业内涵,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一个勇于实践的环境,构筑一支专兼结合并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定位和职业内涵,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一个勇于实践的环境,构筑一支专兼结合并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从而相应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能力和现场教学能力,并且行之有效的塑造社会上需要的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师资队伍。
(三)加强高等职业专门用途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问题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大措施。目前教学人员绝大多数是由普通中学或普通高校教师转岗而来,从事传统的理论教学很有经验,但与现代化要求较高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较大的差距,因此,做好这些人员的转岗与在岗培训十分必要。我们要树立开放式师资队伍培训观念,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培训模式,多为教师持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机会出国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讲学;参加以课程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为内容的短期研讨班、讲习班;参加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内容的骨干教师进修班、短期研讨班和学科培训班;对新补充的具有学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鼓励申请硕士学位或以在职攻读研究生等形式取得硕士学位,让教师最大程度地获取前沿学科的知识、获取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四)优胜劣汰,争创高职院校中优势学科
高等职业院校竞争日趋激烈,提高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给高等职业院校带来的竞争力,争取早日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优胜劣汰,立于不败之地!
四、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展望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高职教育是直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点。因此,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国家已制定出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对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在充分认识两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后,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师会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学好两会精神,为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逐步推向成熟阶段。
参考文献
[1]陈丽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Dudley-Evans,Tony & Maggie Jo St John.Developments in ESP.Cambridge:CUP 1998.
[4]Robinson,P.C ESP Today.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1991.
[5]《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司[2000]19号).
[6]《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荐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7]《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厅[2004]16号).
作者简介:宋健(1982—),男,山东莱芜人,文学学士,永城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
一、了解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现状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务院作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国家支持下,高等职业院校雨后春笋般林立于神州大地。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需求确实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确立以理工科为主要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分析
目前,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办学条件不完善。由于各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不同,大多数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拿不出自己成熟的专业教学计划。由于办学基础条件和办学形式差异很大,有的院校担心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有困难。在此情况下,旧的体制障碍就要消除,应建立有利于结构更新、功能扩展的新规范;另外师资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良莠不齐,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培训情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需求,所以亟待优化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配置。
二、充分认识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特殊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特殊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范围包括学历教育和高中后职业培训两个方面,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已从教育边缘走向核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但在实际中单一学历教育格局尚未突破。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要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要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为农业、农村、农民和西部大开发服务。
(二)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服务的多元化
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服务对象,要从即将走向劳动市场的青年人,扩大到在职人员和转岗人员;其服务范围,要从长周期的学历教育,向企业需求更加迫切的高中后、中级以上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发展。
(三)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面对的是整个劳动市场,不仅是正规就业,还要包括非正规就业;不仅针对专业性职业岗位群,还要适应通用性职业岗位群;毕业生不仅要适应技术、管理型岗位,还要适应高技能操作岗位。
三、多途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式和师资力量
(一)市场要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市场需求已证明,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不能沿用学科型教育的模式。因此,学科型教育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的“三层楼”式实践教学模式,有的要大力改进,应着力从传统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理论深、起点低、内容旧、应用少、学得死”这些基本特征,转变为现代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理论浅、起点高、内容新、应用多、学得活”的特点上来,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吸纳具有实际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师资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但师资队伍的建设却严重滞后其健康快速发展。在学历、结构、实践技能、再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改善高职专门用途英语师资建设不适应高职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明确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师的定位和职业内涵,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一个勇于实践的环境,构筑一支专兼结合并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定位和职业内涵,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一个勇于实践的环境,构筑一支专兼结合并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从而相应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能力和现场教学能力,并且行之有效的塑造社会上需要的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师资队伍。
(三)加强高等职业专门用途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问题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大措施。目前教学人员绝大多数是由普通中学或普通高校教师转岗而来,从事传统的理论教学很有经验,但与现代化要求较高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较大的差距,因此,做好这些人员的转岗与在岗培训十分必要。我们要树立开放式师资队伍培训观念,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培训模式,多为教师持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机会出国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讲学;参加以课程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为内容的短期研讨班、讲习班;参加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内容的骨干教师进修班、短期研讨班和学科培训班;对新补充的具有学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鼓励申请硕士学位或以在职攻读研究生等形式取得硕士学位,让教师最大程度地获取前沿学科的知识、获取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四)优胜劣汰,争创高职院校中优势学科
高等职业院校竞争日趋激烈,提高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给高等职业院校带来的竞争力,争取早日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优胜劣汰,立于不败之地!
四、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展望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高职教育是直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点。因此,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国家已制定出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对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在充分认识两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后,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师会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学好两会精神,为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逐步推向成熟阶段。
参考文献
[1]陈丽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Dudley-Evans,Tony & Maggie Jo St John.Developments in ESP.Cambridge:CUP 1998.
[4]Robinson,P.C ESP Today.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1991.
[5]《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司[2000]19号).
[6]《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荐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7]《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厅[2004]16号).
作者简介:宋健(1982—),男,山东莱芜人,文学学士,永城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