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SCT表现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误诊原因。

结果

20例患者中单侧发病13例,双侧发病7例,共27个病灶;MSCT表现有:①水样到新鲜出血样密度不等;②外缘毛糙不规整,内缘光整,无明显壁结节;③主囊外小子囊(卫星囊)为特征性表现;④囊壁均匀轻~中度强化;⑤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

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点,了解临床资料及病史有利于术前对病灶进行更准确地定位及定性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3D腹腔镜22例(3D组),行2D腹腔镜31例(2D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术后引流天数、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者。3D组手术时间与肾脏热缺血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片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观察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将山西博爱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OSAHS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监测患者的氧减指数(OD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微小肾结石可靠性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肾结石患者50例。结石直径1~3 mm者27例,3~5 mm者23例,其中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探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联合诊断准确率(100.00%)高于超声诊断准确率(92.00%),P<0.05;超声诊断直径3~5 mm结石的准确率(100.00%)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吕梁市离石区人民医院临床确诊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105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3例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治疗后研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围生期窒息患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出生且有围生期窒息病史的11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在出生72 h内行首次颅脑超声检查,检测患儿大脑前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118例患儿中90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6.3%(90/118),其中脑水肿24例,颅内出血45例,脑白质损伤19例,丘脑基底核损伤2例。以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 (DC)-细胞因子引导的杀伤细胞(CIK) 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患者自体外周血,培养自体DC-CIK,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活化后回输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同时予以IFN-γ皮下注射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患者外周血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Fibros
目的观察随访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CXCL13的变化,探讨其在RA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初治RA患者(RA组)15例及正常健康人(对照组)21例,收集其血清。对15例初治RA患者进行随访,分别收集其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CXCL13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肿胀关节数
目的探讨血液科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培养结果,统计分析微生物学诊断BSI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学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83份血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39株,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BSI 24株,单一菌感染227株,复数菌感染12株(6例)。其中,G-菌136
目的初步建立连云港地区20~79岁健康成人尿podocalyxin (PCX)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人员600例,年龄20~79岁,按要求留取血液和尿液标本,并测定血清指标和尿PCX水平,参照CLSI C28-A2和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中的方法,应用Z检验统计分析并建立尿PCX的生物参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6年2月经病理证实10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10例中功能性肿瘤6例,平均存活(32.66±24.57)个月;无功能性肿瘤4例,平均存活(10.00±6.68)个月。手术完整切除7例,姑息性切除3例。10例中Ⅰ期1例,存活至今;Ⅱ期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