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c_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依据是教科书。新课改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使命.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复杂,多种矛盾统一于课堂,于是.教师全面把握教科书成了解决诸种矛盾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正确、全面把握教科书呢?
  
  一 教师首选要深刻领会教科书的内涵
  
  教科书的内涵即教材的特点、功能、编制策略和选编的具体内容。新时代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将教科书的内涵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做到这个要求必须首先要统领教材的内涵,深刻研究教科书,为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新课程所编发的教科书依然是国家根据课程标准系统编制的,与传统教科书的不同点是.在编制过程中,彻底改变了传统教材存在的诸种不合理部分,注入了更新的“生命因素”。新课程编制教材集课程的综合性、灵活性和伸缩性为一体,将这一特点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其功能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多角度、多功能为教学服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纬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编制策略中融入了新的师生观和学生观。教科书,立足于学,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对话交流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给教师开创性教学留下空问。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过去教科书是知识,是权威,是定论,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学习方法是被动的接受,死记硬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活动中的双方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教师由原来的绝对权威变为学生的朋友,学生作为学习者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与教师交流,对话.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要考虑,学生学爿获得的全面经验并非只来自于学校,学生可以在不同环境.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学习。教科书只是学习的重要材料之一,学习并不局限于教科书或课堂上.学生可以是自己文化的建设者,可以通过讨论、阅读、诠释、探索与书写,发展自己的批判思维.呈现自己的生活经验。
  
  二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必然趋势
  
  教育改革走入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变和更新。“课程资源”不断的丰富变更和优化,教科书已成为教学资源的一种,是学习材料之一,但它在学校历史上仍占主要地位,课堂活动使用最多的还是教科书。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有几个原因:
  (1)教科书的内容容于教师的挖掘。教科书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一个学科教材与多个学科内容有着多方位的联系,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和丰富的。因此,一名教师只有在如何使用教科书方面多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
  (2)教科书的“缺点”在于教师的“弥补”。在当今教学环境中,教科书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口趋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使教师创造出无限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做教科书的主人,而不是“奴隶”,需要去适当的补充,去开发和创造,去升华。
  (3)教科书的“空白”在于教师的填补。所谓“空白”是指教科书中需要我们适当填补的地方。各学科教材都有此类特征,这是所编内容的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弥补出来,使之县体化,深刻化。
  (4)教科书的拓展在于教师的发挥。教科书是课程资源,具有弹性,意在开发。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础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态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以及开发利用程度发挥效益的水平。
  
  三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教育本身是一种艺术”。教学活动是教师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的体现过程。以这个观点来看待教育教学活动,从另一个角度给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意义即教学过程是能力体现的过程,是教师艺术才华表现出来的最好见证。教学实践证实了这一点.为什么同样的一堂课,有些教师上的得心应手,对教学环节能恰到好处地予以处理,学生有极高的兴趣,有良好的课堂效果,而有些人讲的平淡而无感召力?同样的一本教科书,优秀教师能取得良好成果,而有的人徒劳无功?其中的差距在哪里?主要表现在一个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知和开发创新精神卜。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综合起来着于点有二。(1)将《课程标准》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2)把培养兴趣放在教学重点位置:(3)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研发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处理教科书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教师深钻课程标准、教科书、学生,找山{者的连接点,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已经足种发现,一种创造。若教科书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科书进行取舍,整合,也可适当增补。其次我们要充分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课堂气氛,能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晟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触发点”。如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课堂效果好坏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广开思路.从多方位去研究学生感兴趣的因素,多多向别人学习,同时要尽可能地改变自己身E的不足,再者要抓住自己的特长进行研发课程资源。课程改革的变化性,多样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更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便于挖掘教科书的内涵.为学生学爿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特别应注意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目的足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教学,绝不仅仪局限在对教科书的适当改变。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不能改变教学目的,小能违背学科特点,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求“从实践中来,到实际中去”,联系学生实际,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认识未知,形成自我分析判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避免主观行为,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不求一蹴而就。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意义:(1)这是每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适应时代的必然:(2)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能实现新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3)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能使教科书的普遍性与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通联:835405新疆伊犁巩留县塔斯托别乡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此,小学课堂犹如动荡的世界,“不测之事”时有发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课堂教学之目的,老师应因势利导,随机应便,应随着情况不同,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处置课堂教学中出现预料不到的种种复杂局面。  一.以变应变法  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正常教学时,老师可以变应变。如一位老师正在上
期刊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新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旨在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弊端,尊重学生,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一.遵循音乐艺术的感知规律,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是高雅的艺术,是凭借声波振动而产生,通过人类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它能以真挚、生动深刻
期刊
“学校无大事,处处有教育”,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育基地。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一员,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指导,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沟通社会、家庭、学生和学校的桥梁。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那么,如何作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呢?下面是我工
期刊
对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应如何对待呢?我认为,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改错课”这一课型,即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作为新的信息源,对学生进行再教育。现根据我多年的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同行教学中参考。  一.“改错课”课堂结构的设计  一个课型的课堂结构的设计必须以寻求课堂效果最优化为目的,因此课堂结构的设计也有个最优化过程,改错课作为练习课的一种,安排再几节新授课后,以巩固、运用新
期刊
英语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首先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智慧向正确的轨道发展,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怎样实施英语启发式教学,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师生共创和谐环境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喜、怒、哀、乐”具体环境,可以在特定的情感世界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例如,我
期刊
这是一面特殊的旗帜,  召唤锤镰千百万,  救国救民英勇奋战。    这是一面夺目的旗帜,  象熊熊火焰鲜艳,  那是烈士的血染红。     这是令人敬仰的旗帜,  凝聚着智慧和力量,  激浊扬清撑起祖国蓝天。     这是一面光辉的旗帜,  改革开放科教兴国,  累累硕果给它増光。     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九十年经时代检阅,  望前程似锦催人奋进!    (作者通联:414114湖南
期刊
现在的品德教育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教育的内容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这样,就出现了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两层皮的尴尬局面,品德教育成了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模式就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而开展的品德教育,就是
期刊
在地理教学中,素质教学应该落实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所涉及的因素也很多,既有硬件方面的因素,如教学设备、学校环境等;也有软件方面的因素,如人的思想观念、学校管理等。但最现实、最关键的还是学科教师。只有高素质的地理课教师,才能使地理教学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那么,如何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努力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观,依据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需要切
期刊
如果可以,我愿化作天使,静静地守候在人身旁——题记  在我的读书生涯中,看过许许多多书,但有一本书至今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无法忘怀。就如内容一般,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天使的守候》。  在琳琅满目的书店中,我们仿佛有感应般,我一眼便看到了它:洁白的封面,两只蝴蝶倒在花上,一个女生在暗自垂泪。这奇怪的封面让我情不自禁地看了下去:女生家很穷,母亲为了挣她们的生活费每天要打八份工,有次母亲去学校送煤撞
期刊
试一试的范围比较广,但对于小学生来讲意义非凡。试一试主要指什么呢?我认为,它可以指向于让学生多一些实践,多一些探索,多一些想象,并从这些实践、探索、想象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锻炼思维。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但学习目的不太明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能否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多让学生试一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既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又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