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及误区。并提出了要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2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开始的时候,笔者也比较推崇多媒体的大容量和直观。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看到学校举办的多媒体优质课大赛,听过很多教师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反思,开始思考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在这里,笔者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带来了优美的视听享受和新鲜感。其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愉悦中感知意,感悟情,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在语文课上获得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相应产生了,这些都是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的整体思路会比以往更加清晰,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把握语文课堂所讲的内容。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会大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解放,真正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或问题
  1. 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落伍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应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一些教师只是借助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却仍然墨守着传统教育的陈规,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只不过是将“人灌”变成了“机灌”,换汤不换药。
  2. 公开课必用多媒体,华而不实
  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明显优点,因此“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普遍存在,这也无可非议。但是有的课件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然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
  3. 教学按部就班,学生思维受限
  由于每个课件的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随机性很大,师生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课堂上得出的结论,有时不能和课件设计的结论完全吻合,甚至会有全新的见解。可是,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这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教师教学行为是重要的隐性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从教师形体语言中,包括板书、目光交流、教学仪态等,学习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做人的风格和做学问的钻研精神,从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和治学风格的影响。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教学行为明显减少,没有情感的大屏幕成为教学的主角,自然减少了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熏陶。
  4. 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课件设计质量不高
  有些问题不是多媒体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不当的问题。如将讲稿变成电子教案,课堂教学照着电子教案念;直接利用引进课件,不加选择、改造,与自己课堂设计不符或是相去甚远;过分依赖多媒体,精力集中于鼠标操作,忽视屏幕投影效果與学生反应等。
  有的课件设计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如字体过小、数量过多、色彩花哨、屏幕背景颜色与文字颜色、图形颜色不协调,人为地导致屏幕的可读性降低;课件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缺乏条理性,华而不实;一味追求动画及声音效果等。
  这些都会淡化上课内容,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南国农先生强调:“重视多媒体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是完全应该的、必要的。但是,如果认为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取代其他教学媒体,可以取代教师,只重视研究计算机多媒体的教育应用就行了,不必再去研究其他媒体的教育应用。如果有这种认识,那就是有问题的,不正确的。”
  因此,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适时地用,适当地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辅代主,代替文本阅读,代替教师讲解,代替课堂交流,代替学生讨论,让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北流高级中学 537400)
其他文献
摘要: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孩子接受教育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教学中,我们能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能否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而且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自如和充满
摘要:古典诗歌阅读鉴赏教学应抓住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指导学生品读古典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感受古典诗歌深邃、悠远的意境,体味古典诗歌真切的情感,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诗词;意象;想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27  一、加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中学语文必
种间隔离和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导致芸薹属A、B、C基因组在遗传结构上产生较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亚基因组。从物种形成的早晚看,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A~rA~r)和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B~cB~C~cC~c)在A~r和C~c亚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要比甘蓝型油菜(B.napus,A~nA~nC~nC~n)在A~n和C~n亚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更为丰富。白菜型油菜具有开花早
海滨锦葵是一种新引进的盐生植物,近年来对海滨锦葵进行的研究很多,但是没有发现对海滨锦葵叶片整个生长发育及其盐对其发育过程中光能利用的追踪研究。本实验通过连续观察发育
2005年9月至2007年4月,对武汉市蔡甸区黄金湖内克氏原螯虾XO-SG复合体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对XO-SG复合体与性腺发育、蜕皮、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XO位于视神经节
以三大天然气进口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天然气到岸价与Brent原油价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原油价格与主要区域天然气进口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响应
背景:自60年代末Olney报道谷氨酸(glutamate, Glu)有神经毒性以来,脑卒中、癫痫等急性脑疾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都被认为与谷氨酸兴奋毒性损害有关。人们致力于研制各种神经保护剂,但至今缺少有效干预手段。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GBE)用于抗兴奋毒性神经损害的研究很多,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需深入探讨。我
作为高等植物的苔藓植物,是介于地衣与蕨类之间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植物界分类系统中苔藓植物门(Bryophyta)的藻苔纲(Takakiopsida)、苔纲(Hepaticae)、角苔纲(Anthocerotae)和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