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课程。优秀的作品透析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深挚的情感色彩、丰富的思想内涵、广博的文史知识、深奥的人生哲理。教师应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内化乃至情感的迁移,在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感化下,萌发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了,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巧设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良好的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了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精讲点拨,培养学生学会阅读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能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到一个心灵相似的,那么他就会获得读书的极大益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要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占有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语言文字练习。在练习中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
  阅读课文前,教师根据文章主旨、人物、情节、线索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后掩卷沉思、复述课文,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形声的摹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阅读后对重点片段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故乡》一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反差,少年闰土的聪明机智、中年闰土的呆板麻木都是通过对人物进行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刻画体现出来的,我们亦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堂上训练:刻画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要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刻画出来。若学生在这方面能认真对待,不但能够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三、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学生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是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勤奋努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随着教师的教而作出积极的自我调整和控制过程,而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力,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意义,端正阅读态度;要通过讲述、对比、训练等方式暗示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
  四、优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鉴赏体验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就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尚须多揣摩、多体味。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文本,揣摩品味。文本充满空白,期待着每一个读者的合作,盼望读者运用自己的积累与智慧来填充文本的空白,给文本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比如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把作品中展示的春天美好的景象和春的魅力用一种传神的语言重新描写,然后再让学生反复诵读,使人真正感受到春的气息、闻到春的芳香、领略到春的风采,从而把自己的感情也融汇在作品中,以达到物我统一的崇高境界,那谁还会忘记得了朱自清所描绘的春风春雨图呢?
  总之,文本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蓝本”,是新课程的魂魄所系、根本所在。把握好语文课程文本特点,将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文本,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内涵、美学内涵和思想内涵,将对文本的开掘向深度推进、向广度展开、向强度聚涌,方能最终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迪、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教材纠正了旧教材那种过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以及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是提出了新的观点——“合理推理”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做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推理能力 培养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强调教学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 事实上,数
期刊
摘 要: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研究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艺术的涵盖十分丰富,我仅从挖掘教材中的人性美、营造扣人心弦的心境美、激发学生的创造美三方面来浅谈我在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性美 心境美 创造美  一、从教材中挖掘蕴涵其中的人性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其内容的丰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世
期刊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为课堂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主动进取的精神,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体制下,我国增加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素质教育。本文就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素质教育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素质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学地理 环境 素质教育 教学 开展  一、我国环境素质教育的现状  根据对我国大部分学校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学的环境素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重视。在我国的教育中,
期刊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大容量、直观性强等优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本人根据自己近几年的经验谈一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导入实验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
期刊
最近几年,美术高考一年热似一年,再加上许多高校不断扩招,也就使得更多的学生及家长热衷于报考美术院校,家长是把孩子学习美术当成了一种升学的途径。当然,也有不少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而大力鼓励学生去学美术,于是很多中学都纷纷开设了美术班。各地美术统考的人数近几年由几千人增至几万人,学美术的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地上升着。目前全国招收本科美术生的院校不下500所,专科更是达到了1000多所。  考生如此之
期刊
摘 要:语文是提升一个人写字、阅读、写作、交际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该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文、正确理解国语。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认识到,要从小学抓起,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可以全面发展语文,培养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关键点 提升策略  我国在小学写作教学方面向来都存在争议
期刊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是使用最广、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在研究国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  下面就来谈谈我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方
期刊
听过许多节课,做过许多次记录,也参加过许多次研讨,记忆深刻的总是对实际教学工作确有帮助、对提高教学质量确有益处的点滴。如教师课前集体备课时遇到教材上的拼长方形习题,如果按练习要求用火柴棒则太长,用学具盒中的小棒又容易使图形扭曲,决定用铁丝又考虑不精确,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在一张纸上标出各个点,连接起来能够又快又直观地解决课上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又如一物理教师讲授惯性一课的导入语:公交车上一个急刹车,一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这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重任所在,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思维 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生正是智力开发的旺盛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过去填鸭式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不注重智力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