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化学总复习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高考理综的化学题目数量少,分值大,综合性强,单一识记内容少。学生普遍认为题目简单易做,就是得分不高,好多概念考试时就变得模糊不清而难下定论。常说“高考多一分,压倒一个军”,选择题一个6分,实在错不起。高三复习是系统复习,不仅要注意方法的探索,还要想方设法跟上高考指挥棒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具体侧重以下几方面:
  
  一、善待课本,精选习题,挖掘隐性关系。
  
  课本是化学总复习根本,在整体复习中起着基石和支柱重要作用,这是其它资料所无法替代的,为了使知识系统在课本基础上有所拓宽和加深,通常还需精选一本复习资料作为参考书,但不能本末倒置,要注重课本知识延伸点,如何在习题中体现随时回归课本。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切实抓好这一环节学习讲究方法,吃透教材注重实效。课本中许多概念内涵相差很小,需认真琢磨,分析其异同点就易辨别。例如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这些概念极易混淆,可采用例题对比的形式注意区分,其它许多相似相对的概念、性质等内容也可通过多层次比较,明确共性认清差异,识记特性真正达到掌握实质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对模糊的概念和理论层层思考。就能对教材内容吃透弄懂,以知识点“不变”来应对习题表面形式“万变”。
  
  二、善于总结,归纳技巧,理清课堂内外的关系。
  
  化学要识记的内容和掌握的规律较多。若能准确使用规律技巧,题目难度就迅速降低,找出鱼目混珠的答案则易如反掌。因此课外总结、课内教给学生记忆方法,无形之中就达到了识记目的。为了强化记忆可将内容编成顺口溜,如烯烃加聚产物的书写“双键变单键,组成不改变,两头伸出手,彼此连成链,其它基团变支链”;也可总结为简单易记形式,如烷烃系统命名记忆为“选主链称某烷,取代基写在前,相同基合并算,不同基简到繁,数数之间逗点隔,数汉之间短线连”无形之中记清了实验步骤和名称的准确书写,减少了细节上的失误,为学生多赢一分创造了机会,对于计算性习题,仔细研读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技巧,逐渐形成思维模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真正减轻了教师学生的负担,打破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题海战”的局面,做到了“时间花在备课上,功夫显在课堂上”。
  
  三、朱笔警示,消除盲点,抓好习题纠错工作。
  
  在复习中有针对性回顾错误,有意识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学生错误内容、错误环节各不相同,可建议学生在练习中,对差错习题朱笔提示也可附一张纸片,做出详尽解析,尤其要红笔警示错误根源,再用自行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对一些“顽固症状”可采用定期检查的方法,减少错误机会。在多次测试批卷中,发现很多失分点是由于考生的非智力因素导致的,从书写的形式看,试题考查的内容考生并非不懂,而是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专有名词出现错别字,电子式、结构式书写不到位,化学方程式丢三落四,写对反应物、产物及配平系数,却忽视了反应条件或产物标号的书写;更可惜的是推断题,一般难度较大,考生排除万难终于找出“庐山真面目”,却由于答非所问不能得分,问的是名称,写的是化学式,要求写离子方程式,答的却是化学方程式,实在让人为之叹息。针对以上问题,可多注意加强学生规范书写、准确答题的应试训练,对化学用语、基本概念、文字叙述尽量简要,切合题意,力争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一过关。
  
  四、多思善想,端正心态,保持竞技状态。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多思善想,仔细研读,明确高考的命题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以及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在后期复习中不断增强目的性,及时调整方向,以达到最佳效果。多练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模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练习量应该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不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避免简单重复和陷入题海。在单元模拟测试之后,回头看看,停下想想,反思这种复习方法有无实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某类问题的强化训练。对于典型习题,多思善想,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从方法上领会解题中的审题、答题的方式,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整个高三复习中,考试次数较为频繁,学生过于注重考分,而忽视了考分背后失落的记忆,错误的思维,顽固的习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考试。试着换一种方式思考,让学生真正明白每次考试都是一次绝好的练兵机会,若能暴露自身的问题,及时改进,有利于后续复习中针对性的查漏补缺,积累经验,以便在高考中不犯或少犯错误。所以不能因一时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俗话说“笑到最后笑得最美”。在高考冲刺阶段,除了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应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三天不练手生”,建议维持原有的复习时间,回顾“错题集”再做模拟题,不必面面俱到,但应找出不足之处经常练习,会使记忆深刻思维敏捷,把最好的学习竞技状态留给高考。
其他文献
筷子材质多样,其中竹筷子不易变形,使用广泛。竹筷子可分为非一次性和一次性。  非一次性竹筷子 最好选择刷过一层生漆、表面看起来光亮的筷子。这样的筷子和“裸筷”均为原木色,但是“裸筷”因为外面没有保护层,很容易磨损开裂,且食物残渣易留在缝隙中,滋生细菌,有害健康。  一次性筷子 首先观察筷子是否有霉变,如果发现竹筷有非本色的斑点,有的甚至是黑斑,说明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可使用。此外,为使筷子不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