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q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学生进入初中后,初中道德与法治也成为他们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让他们形成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能够让他们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作风。常生活中有许多生活上的案例能够为教师教学所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笔者总结了前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生活化模式的具体运用策略,希望本文能为教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策略
  初中学生正处于道德与法治素养形成的初步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如何提高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加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素养,让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道德与法治的约束下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许多教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探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课,即:首先讲PPT或word文档上的教案,然后让学生勾画重点,接着让学生课后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也有不少弊端,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会感到背诵内容量大,会感到枯燥无聊,会对这门课产生厌倦的情绪。
  1.2不注重学生的日常积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情境、场景都涉及到道德与法治,但是,教师却没有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和案例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生只在课堂上学习道德与法治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知识点的,只有将生活与课堂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内容,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忽略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没有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学习知识。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2.1用生活案例导入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有效的导入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学好知识。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案例,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有趣的导入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讲《以礼待人》这一部分内容,就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案例提出问题,比如:“同学们,你们在公交或地铁上遇到年龄大的爷爷奶奶会怎么做呢?你们是会装作没看见,还是会起来让他们坐呢?”然后让学生举手回答,让他们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在交流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该逐渐引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说:“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以礼待人》的知识,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以礼待人体现在哪些方面,以礼待人该怎么做?”日常生活中“让座”的案例都是每个学生会遇到的,也是他们生活经历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入教学,能够使课堂更加生活化更具趣味性,也能够让学生集中精力的听课。
  2.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想要有效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不仅需要用生活案例引入教学内容,教师还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通过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比如,教师在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情境剧。比如,他们可以扮演顾炎武在清军入关后,誓死不投降清朝的场景,让他们在这样的场景中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具体含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文天祥誓死不投降的情境剧,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誓死不投降元朝,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也体现出了他的气节。教师让学生在扮演情境剧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具生活气息,更具有趣味性,也能够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具體内涵。
  2.3展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想要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践能够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比如,教师在讲《网络改变世界》,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机房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对网络的运用过程中体会到网络的强大功能和对世界的影响,明白网络对世界所做出的改变是如此巨大。又比如,教师在讲《心系公共利益》这里的内容,这里涉及到《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两部分内容,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本区的敬老医院去进行实际的敬老活动,让他们在敬老院的活动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意义,明白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找准人生方向,明白人生意义和价值。
  2.4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想要让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也应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回到家中去看望爷爷奶奶,看望外公外婆,或者给父母洗脚,或者与家人亲密的相处,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感受到家庭的爱,通过这种课后作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学习的关联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完成课后作业,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也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好知识,体会快乐。
  3结语
  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想要运用好生活化的模式,教师首先应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分析之后,还应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用生活案例导入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展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策略,有效地推动教学生活化,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2021(17):198.
  [2]任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34):106-107.
  [3]洪从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天津教育,2021(12):27-2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阅读的难度在不断增加。然而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在初中学习阶段,许多学生对英语存在着偏见,没有找对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普遍表现出英语阅读能力差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设计新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提出,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去要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加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思想认知和道德素养,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是初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是一门辨析历史真伪、探析历史现象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因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和融合,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已成
期刊
◆摘 要:低年级小学生,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尚且处于初级的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建立在浅层次的表象阶段,所以对于规律的认识往往也相对较为浅显。但是,只有引领学生展开对知识的深度解读,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形象转变为有逻辑性的抽象思维,进而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和思维,需要以学生的有效倾听作为前提。本文就低年级
期刊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当下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具备情景性和趣味性,学生能够在案例中得到共鸣和感染,通过真实案例的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收获知识,体会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而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法治教师应该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用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共鸣,在案例中受到启发,进而促使其法治素养的形成,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校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主,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成绩的提高仍然是教学的重点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常将数学课程分为四个板块新课教授、复习课程、练习课和总复习课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成绩应当要注重从培养学生思维模式,讲授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方为主。由此本文从以提高学生个体学习成绩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提高学生中考成绩策略。  ◆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持续推进,高中教学目标已经转变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知识的灵活使用能力。高中生物是高中教学科目的难点科目,老师们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需要采用新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拉近高中生们与生物知识的实际距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生物素养,这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围绕高中生物学生活动设计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环节就是种植活动,它能够帮助老师增加教学的丰富性,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带领儿童进行种植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选择植物,还要进行场地规划,因此在帮助学生拓展对植物的认知的同时,完成了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多种多样的种植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本文主要通过对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展开进行探讨,期望能够为广大老师提供教学参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高三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在一轮复习课程中采用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要,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掌握要点,提高学生复习效果。本文将结合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就提高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效率提出个人浅薄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措施  高三阶段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最后环节,也是巩固学生生物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在一轮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能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目标,指明正确方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语言与思维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前两个要素是后两个要素实施的前提与必要条件。思维发展与提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
期刊
◆摘 要:词汇、语音和语法是英语教学当中的三大模块,也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正是起到过渡作用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能否对英语学习提起兴趣,为高中阶段的深入学习也取决于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也是整个教学任务中的重点。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加强实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英语自信,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