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酸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常州 2130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常州 2130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常州 2130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常州 213000苏州大学
【出 处】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22年39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配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1例乳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 表柔比星 氟尿嘧啶,观察组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 表柔比星 多西他赛。均化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远期生存情况、Ki-67表达、血清肿瘤标志物。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75.6%明显高于对照组52.5%(χ2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81(RNF181)及Yes相关蛋白YAP(YAP)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人类蛋白质图谱图像分类(HumanProteinAtlas)数据库及Oncomine数据库分析RNF18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采用Kmplot数据库分析RNF181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3例三阴性乳腺癌标本中RNF181和YAP的表达,分析RNF18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结果通过数据库分析发现RNF18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 新辅助化疗(NAC)后手术治疗T4期食管鳞癌(ESCC)的可行性与早期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确诊的5例T4期ESCC患者,对其进行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 抗程序化死亡因子-1(PD-1)免疫疗法后实施外科手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新辅助治疗时均见不良反应,行对症干预后改善。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达80%(4/5),这些患者中2例患者符合病理完全缓解(pCR)标准,1例患者未达病理缓解。所有患者皆成功手术,术后1例患者出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的大鼠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模型。方法选用16只健康SD雄性大鼠[(350±5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VVECMO组(10只)。5%七氟烷诱导麻醉后,20G静脉留置针进行大鼠气管插管,连接小动物呼吸机,全程用2%七氟烷维持麻醉。24G静脉留置针置入大鼠右侧股动脉,连接生命体征监护仪进行监护。随后经大鼠右侧颈静脉顺势插入一种特制5.5Fr的三腔管,远心端的20G管腔作为VVECMO环路的静脉引流端,中间的22G管腔作为补液通道,近心端的22G管腔作为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