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法条竞合关系——兼评最高人民法院[2009]15号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

来源 :西部法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iw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15号司法解释在广义的洗钱犯罪基础上,将《刑法》第312条与第191条、第349条界定为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因而承认其法条竞舍关系。规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第349条与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第312条之间,以及规定洗钱罪的第191条与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第312条之间均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但是,规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第349条与规定洗钱罪的第191条之间只是一种并列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其他文献
近日,东部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调研。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这位领导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最后在身边人员的圆场下尴尬收场。  “说实话,在机关待得久了,跟群众打交道确实少了。”他私下坦承,有时见到群众,除了寒暄,真不知该聊些什么。  这是官员公共话语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以前这也许无伤大雅,但今后可能面临问责风险。  8月底出台
2010年的南京换偶案对刑法与道德的关系提出了理论上的挑战。完整的法律方法讨论也必然需要呈现案件事实与规范之对应关系背后的价值考量。这个案件所涉及的理论难点即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