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菖鲉消化道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

来源 :水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光镜技术对褐菖鲉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组织学研究表明:褐菖鲉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4部分组成.口咽腔较大,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并含有大量黏液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食道粗而短,上皮组织包括扁平上皮层区域和单层柱状上皮层区域,上皮含有大量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粘膜层的固有膜中含有腺体;胃呈Y型,包括贲门、胃体和幽门3个区域,胃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在贲门和胃体部的粘膜层中有厚的结实层,上皮有大量的胃小凹和胃腺组织;胃幽门部括约肌明显,幽门上皮不含胃小凹;胃与肠相接处有8~9个指状幽门盲囊,其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前肠类似;肠道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丰富的微绒毛形成明显的纹状缘,上皮中含有大量杯状细胞,肠道系数为0.54.组织化学研究显示:幽门、幽门盲囊和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和纹状缘具碱性磷酸酶活性;幽门盲囊及肠道上皮细胞顶端胞质中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层以及幽门上皮还检测到酯酶活性,且酯酶定位于幽门柱状上皮细胞胞质的上半部.整个消化道的粘膜层中存在许多粘液细胞:食道上皮含大量酸性粘液细胞,胃上皮细胞均含有中性粘液,而肠道由前向后中性粘液物质逐渐减少,酸性粘液物质逐渐增多.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结果表明褐菖鲉食道有润滑和微弱的消化作用,胃有消化脂类和吸收糖类的功能;幽门和盲囊有较强的吸收脂类的功能;前肠、中肠和后肠有活跃的细胞内消化和吸收功能,整个消化道结构与其肉食性功能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采用微电解-生物膜复合工艺进行了处理含Ba2+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由生物膜中的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菌群作为营养源而消耗;Ba2+通过电沉积去除
生物材料表面性质对生物相容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生物材料表面组成和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很难确切弄清楚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和结构是怎样控制表面与蛋白质、细胞间的生物学
以鄂西南土家族社区为例考察民族边缘地区的宗族组织,清代中后期,宗族组织在土著大族的基础上正式形成,并呈现出与汉族社会趋同的特征,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基层控制的作用,体
手术治疗是重度牙周炎治疗的重要方法,探诊出血、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是评估疗效的主要临床目标。菌斑控制是决定疗效最重要的因素。 Surgical treatment of severe
重度牙周炎病情严重,通常需要牙周手术和多学科联合治疗,但是,非手术治疗仍然是重度牙周炎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内容。文章将简要介绍牙周非手术治疗的目标、器械、方法,重
目的观察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对上颌窦黏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因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不足连续
以蒙脱石-K10(Montmorillonite K10)作为Fe3+的载体制备异相Fenton催化剂(Mot-Fe),并用此催化剂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研究其降解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和2,4-二氯
正畸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牙齿整体的三维位置从而获得相对正常的咬合关系,因而正常(牙合)是诊断和治疗错(牙合)畸形的基础与标准.牙齿近远中倾斜度是正常(牙合)重要组成因素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含量居第三位,仅次于铁、锌。近些年来,由于铜是主要的抗菌元素之一及铜本身的相关特性使其成为在骨植入材料应用方面研究的热点。文章就铜抗菌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文拉法辛的方法。方法:血浆和脑组织样品均用液-液萃取法,正己烷∶异戊醇(99∶1)萃取。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DB-C8(4.6 mm×150 m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