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文章,无论立意多深刻,构思多新颖,内容多充实,其情不深,其情不真,充其量只是一个缺血少肉的“瘪三”,营养不足,终将夭折。写作时,同学们或许有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材料,但却往往缺乏准确、凝练、流畅和优美的词句,或者语法混乱、逻辑不通、晦涩难懂,常常有好的创意却无生花的妙笔,致使文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我们必须在表情达意上下功夫,做到“情深意重”,方法多种多样:可直截明了,朴素自然;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可浓墨重彩,气势恢弘;可淡雅明快,清幽隽永;可凝练传神,入木三分;可悠扬轻快,低回婉转;可辛辣讽刺,庄谐杂出;可俏皮清新,直率奔放……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作文生“情”的一些途径和技巧。
一、锤炼句式,准确表情达意
要使文章感情充沛,首先要按照一定的规律遣词造句,即讲究炼句。“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炼句要经过反复推敲,反复斟酌,反复提炼。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8个字,所表达的赤胆忠心感天地泣鬼神。
1用简洁的语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只要能够抓住要害,切中事理,即使只是只言片语,能传情达意便无须多言。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古人作文主张“言去而意留”、“意则期多,字则唯少”,都是这个意思。《退庵随笔》记载,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原稿起处有数十字,到后来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此乃炼句的千古佳话。再如淮安韩侯祠内有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区区十字,就高度浓缩了这位楚汉名将的悲剧人生。上联指韩信因萧何的力荐而建功立业,亦因萧何与吕太后的密谋而含冤屈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即是注脚;下联指韩信因漂母而得生,因吕后而赴死,存亡系于两个女人之手,一为贤母,一为恶妇。寥寥数语,寓含了丰富史实,炼句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2用连贯的语句表情达意
一篇好文章,语言应衔接紧凑,文气通畅;不能上下脱节,前言不搭后语。要做到语言连贯,就要巧妙地选择不同的句式。要适当地调整句子成分的顺序,形成各种变体句式。这样,不但可以突出语句的重点,照顾语句的连贯,有时还可以化长句为短句,协调语句的语音和节奏,使语句自然流畅,如风行水上,首尾圆和。《红楼梦》第29回写道:“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叹,却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之所以先说“人居两地”,是为了与前两句中的“潇湘馆”、“怡红院”相照应。自然,“情发一心”照应的就是“临风洒泪”与“对月长叹”了。
在简洁、连贯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句式的灵活多变,整散结合,追求参差美。一般情况下,作文应多用短句,并交替使用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等,使句式灵活多变。整散结合会使行文舒缓自由,开合有度,让人在品读中,时而感觉如大弦嘈嘈,时而又似小弦切切;时而如狂风疾雨,时而似风和日丽,错杂相间,韵味无穷。如:
思念是爸爸头上的白发,思念是妈妈额上的皱纹;思念是深夜打来的长途电话,思念是远方寄来的厚厚信笺。思念如水,在心海里静静流淌;思念似火,在心田中熊熊燃烧;思念是梦,梦里梦外,咫尺天涯;思念是诗,字里行间,催人泪下。(《思念》)
二、锤炼语言,用不同的手法表情达意
1平实的语言,真情的流露
感情奔放,撼人心魄,靠的是一个“情”字。何以动情?华丽的词藻、炽热的描摹固然能震撼人心,但用平实的语言,窃窃耳语,娓娓道来,让心灵与心灵对话,似乎更加符合人之常“情”,能让感情抒发得更加细腻,更加真实,也更加动人。
2选择恰当修辞,追求音韵美
修辞是语言百花园中的奇葩,在文章中恰当地插上几枝,能为文章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使情感抒发得更为浓烈。用比喻以求形象生动,用铺排以求气势奔腾,用比拟以求逼真生动,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用反复以求情意绵绵。如有考生这样讴歌“诚信”:
如流水般纯洁的诚信,如山峰般高耸入云的诚信,如天空般宽广的诚信,如土地般质朴的诚信,如珍珠般灿烂的诚信——如果可以,我愿用我的生命来换取。(《诚信无价》)
忘记等于宽恕。——博尔赫斯
记忆不是我们想起往事,而是往事想起我们。——奥克塔维奥·帕斯
又如下面一段文字:
中国诗歌文化中,伤春悲秋的作品占有很大一部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有不同的含义。同样是下雨,在多愁善感的人看来,就有“试问卷帘人”的关切;在关心民生疾苦的人看来,就有“好雨知时节”的喜悦;在爱国的诗人眼中,有了“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慨。
这些句子,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酣畅淋漓,读之令人激情澎湃,昂然振奋。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精心制作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让我们享之不尽,回味无穷。
3语言形象生动,追求文采美
在不伤害文意的前提下,我们可适当选用优美华丽、风趣幽默或犀利深刻的语言,让它们成为表情达意的好帮手。要尽量在形象的描述中彰显醉人的诗意,在客观的叙写中闪烁思辨的火花,在精妙的议论中体现理性的光芒。
请看这篇散文:
梦回大唐
一考生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那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偕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
唐朝的诗人清高。……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弦歌。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是何夕。
大唐,我梦牵魂绕的大唐!
本文语言精练、精彩、精到,文章包孕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辞彩夺目,意蕴深厚,情趣盎然,称得上一首感情激越奔放的散文诗。
4文句直引化用,浸透书卷气息,追求意蕴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文章中,我们若能恰当引用诗词典故、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含金量”,而且还可以拓展意境,增添文才,营造意蕴之美。
如有人这样化用诗词名句描写“痛苦”:
痛苦,犹如花的精灵,飞舞在生命的间隙。痛苦,是激动的情愫,是灵感的源泉,是快乐在生活中的投影,是千万种语言。对痛苦,隐者总有“心远地自偏”的宁静与淡泊,逸者总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博大与豪迈,勇者总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与雄心,仁者总有“存神过化,德合乾坤”的圣贤与精深……而我们应面对痛苦,欣赏痛苦之美,痛并快乐着。(《痛苦》)
三、重章叠唱,增强视觉张力
重章叠唱,是指文学作品中,在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或“镜头”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够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音乐美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叠句运用得好,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请欣赏一篇运用重章叠唱手法写成的佳作: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暴雨之中,是谁,为你撑起一把伞?漫漫长夜,是谁,为你点亮一盏灯?怀着一颗感动的心,你会发现,暴雨后总有美丽的彩虹,黑夜里总有闪烁的星星,带着感动出发吧,让你的人生温馨而美好!
感动,珍藏在我们心中,又时时刻刻向外散发着光与热。带着感动出发,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寻人生路上的风景。我相信无论是广阔的大自然,还是热闹的人类社会,都会使我们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
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染至深的温暖。……
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自然中聪慧,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于是,我们要将这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请带着感动出发,在暴雨中为他人撑一把伞,在黑夜中为他人点一盏灯。带着感动出发,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将永远充满光明!
作者有感而发,立意颇具针对性,“带着感动出发”一唱三叹,形成反复,就像声声呼唤,唤醒良知,唤醒美德。感情炽烈,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文章怎样写才能做到感情真挚,更具表现力,实在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循。然而,为文唯“真”唯“实”,这是为文之本,不可漠视。这就需要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生活的源头活水浇灌、滋润自己的文学幼苗,用真情唱出至纯至美的心灵之歌,用真情实意来打动千万读者。
责任编辑 任占华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作文生“情”的一些途径和技巧。
一、锤炼句式,准确表情达意
要使文章感情充沛,首先要按照一定的规律遣词造句,即讲究炼句。“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炼句要经过反复推敲,反复斟酌,反复提炼。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8个字,所表达的赤胆忠心感天地泣鬼神。
1用简洁的语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只要能够抓住要害,切中事理,即使只是只言片语,能传情达意便无须多言。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古人作文主张“言去而意留”、“意则期多,字则唯少”,都是这个意思。《退庵随笔》记载,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原稿起处有数十字,到后来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此乃炼句的千古佳话。再如淮安韩侯祠内有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区区十字,就高度浓缩了这位楚汉名将的悲剧人生。上联指韩信因萧何的力荐而建功立业,亦因萧何与吕太后的密谋而含冤屈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即是注脚;下联指韩信因漂母而得生,因吕后而赴死,存亡系于两个女人之手,一为贤母,一为恶妇。寥寥数语,寓含了丰富史实,炼句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2用连贯的语句表情达意
一篇好文章,语言应衔接紧凑,文气通畅;不能上下脱节,前言不搭后语。要做到语言连贯,就要巧妙地选择不同的句式。要适当地调整句子成分的顺序,形成各种变体句式。这样,不但可以突出语句的重点,照顾语句的连贯,有时还可以化长句为短句,协调语句的语音和节奏,使语句自然流畅,如风行水上,首尾圆和。《红楼梦》第29回写道:“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叹,却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之所以先说“人居两地”,是为了与前两句中的“潇湘馆”、“怡红院”相照应。自然,“情发一心”照应的就是“临风洒泪”与“对月长叹”了。
在简洁、连贯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句式的灵活多变,整散结合,追求参差美。一般情况下,作文应多用短句,并交替使用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等,使句式灵活多变。整散结合会使行文舒缓自由,开合有度,让人在品读中,时而感觉如大弦嘈嘈,时而又似小弦切切;时而如狂风疾雨,时而似风和日丽,错杂相间,韵味无穷。如:
思念是爸爸头上的白发,思念是妈妈额上的皱纹;思念是深夜打来的长途电话,思念是远方寄来的厚厚信笺。思念如水,在心海里静静流淌;思念似火,在心田中熊熊燃烧;思念是梦,梦里梦外,咫尺天涯;思念是诗,字里行间,催人泪下。(《思念》)
二、锤炼语言,用不同的手法表情达意
1平实的语言,真情的流露
感情奔放,撼人心魄,靠的是一个“情”字。何以动情?华丽的词藻、炽热的描摹固然能震撼人心,但用平实的语言,窃窃耳语,娓娓道来,让心灵与心灵对话,似乎更加符合人之常“情”,能让感情抒发得更加细腻,更加真实,也更加动人。
2选择恰当修辞,追求音韵美
修辞是语言百花园中的奇葩,在文章中恰当地插上几枝,能为文章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使情感抒发得更为浓烈。用比喻以求形象生动,用铺排以求气势奔腾,用比拟以求逼真生动,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用反复以求情意绵绵。如有考生这样讴歌“诚信”:
如流水般纯洁的诚信,如山峰般高耸入云的诚信,如天空般宽广的诚信,如土地般质朴的诚信,如珍珠般灿烂的诚信——如果可以,我愿用我的生命来换取。(《诚信无价》)
忘记等于宽恕。——博尔赫斯
记忆不是我们想起往事,而是往事想起我们。——奥克塔维奥·帕斯
又如下面一段文字:
中国诗歌文化中,伤春悲秋的作品占有很大一部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有不同的含义。同样是下雨,在多愁善感的人看来,就有“试问卷帘人”的关切;在关心民生疾苦的人看来,就有“好雨知时节”的喜悦;在爱国的诗人眼中,有了“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慨。
这些句子,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酣畅淋漓,读之令人激情澎湃,昂然振奋。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精心制作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让我们享之不尽,回味无穷。
3语言形象生动,追求文采美
在不伤害文意的前提下,我们可适当选用优美华丽、风趣幽默或犀利深刻的语言,让它们成为表情达意的好帮手。要尽量在形象的描述中彰显醉人的诗意,在客观的叙写中闪烁思辨的火花,在精妙的议论中体现理性的光芒。
请看这篇散文:
梦回大唐
一考生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那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偕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
唐朝的诗人清高。……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弦歌。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是何夕。
大唐,我梦牵魂绕的大唐!
本文语言精练、精彩、精到,文章包孕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辞彩夺目,意蕴深厚,情趣盎然,称得上一首感情激越奔放的散文诗。
4文句直引化用,浸透书卷气息,追求意蕴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文章中,我们若能恰当引用诗词典故、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含金量”,而且还可以拓展意境,增添文才,营造意蕴之美。
如有人这样化用诗词名句描写“痛苦”:
痛苦,犹如花的精灵,飞舞在生命的间隙。痛苦,是激动的情愫,是灵感的源泉,是快乐在生活中的投影,是千万种语言。对痛苦,隐者总有“心远地自偏”的宁静与淡泊,逸者总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博大与豪迈,勇者总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与雄心,仁者总有“存神过化,德合乾坤”的圣贤与精深……而我们应面对痛苦,欣赏痛苦之美,痛并快乐着。(《痛苦》)
三、重章叠唱,增强视觉张力
重章叠唱,是指文学作品中,在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或“镜头”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够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音乐美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叠句运用得好,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请欣赏一篇运用重章叠唱手法写成的佳作:
带着感动出发
一考生
暴雨之中,是谁,为你撑起一把伞?漫漫长夜,是谁,为你点亮一盏灯?怀着一颗感动的心,你会发现,暴雨后总有美丽的彩虹,黑夜里总有闪烁的星星,带着感动出发吧,让你的人生温馨而美好!
感动,珍藏在我们心中,又时时刻刻向外散发着光与热。带着感动出发,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寻人生路上的风景。我相信无论是广阔的大自然,还是热闹的人类社会,都会使我们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
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染至深的温暖。……
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自然中聪慧,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于是,我们要将这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请带着感动出发,在暴雨中为他人撑一把伞,在黑夜中为他人点一盏灯。带着感动出发,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将永远充满光明!
作者有感而发,立意颇具针对性,“带着感动出发”一唱三叹,形成反复,就像声声呼唤,唤醒良知,唤醒美德。感情炽烈,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文章怎样写才能做到感情真挚,更具表现力,实在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循。然而,为文唯“真”唯“实”,这是为文之本,不可漠视。这就需要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生活的源头活水浇灌、滋润自己的文学幼苗,用真情唱出至纯至美的心灵之歌,用真情实意来打动千万读者。
责任编辑 任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