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椎弓骨折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临床报告)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7例寰椎爆裂性骨折。年龄范围7~63岁。这种骨折诊断是依据X线片的特征性表现确定的。其中2例伴有脊髓压迫。5例应用牵引和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2例施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及枕颈融合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对此类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普查26个运动项目,共555名国内优秀运动员,腰椎峡裂之发病率为20.7%。同法普查了青少年业余体校65名学员,发病率为4.6%。运动员之峡裂发病率与训练年限成正比。运动项目之间,发病率差异则很悬殊,排球和技巧之发病率高达50%,而长跑则无一发病。观察发现,腰部后伸动作多的项目,发病率高;后伸少的项目,发病率低或不发病。新鲜尸体峡部应力测试,腰后伸时峡部所受之应力最大。尸体腰段标本观察及X线摄片,
期刊
健康新西兰雌兔55只,于麻醉下按无菌操作将双侧桡骨中段造成3mm缺损,术后一侧肢体用FEP薄膜驻极体,对侧用未经注入静电的同样薄膜作为对照。术后1、2、2.5、3、3.5、4及6周采取标本,用X线、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方法评价骨折愈合,用原子光谱分析方法测定骨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应用驻极体后,X线、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查显示在骨痂形成、增长、力学性能参数及骨折愈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自身对照侧,骨
期刊
期刊
期刊
胶原是人体细胞外基质内主要的有机成分,可广泛应用于结缔组织疾病的研究,但也有应用于骨肿瘤研究工作。本实验从人皮内提取Ⅰ型胶原,从人软骨内提取Ⅱ型胶原。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溴化氰降解、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其性质和纯度作了鉴定。并通过免疫家兔获得兔抗人Ⅰ、Ⅱ型胶原抗血清,再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并去除交叉反应后,将这二种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9例骨肉瘤和5例成软骨性肿瘤作了胶原成分的形态学
期刊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引起脊髓损害,我国并非少见,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使患者免于严重残废,提高疗效。本文报道我院在1年7个月中手术治疗的10例。分析了临床表现和X线片测量结果,强调CT扫描和侧位断层片在诊治方面的重要意义。本组病例均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优良率为70%。简要讨论了后纵韧带骨化发生机制、诊断和手术途径的选择。
期刊
用55只家兔分6组,作实验。左侧腓总神经作对端吻合术,右侧作2cm自体神经移植术,用10-0尼龙单丝缝合神经外膜4~6针。术后2、4、8、12、16和20周观察。结果:(1)胫骨前肌边缘处再生轴突数低于近侧正常处,且左右侧有极显著差别(P<0.01);(2)术后可立即测出潜速率,12、16、20周时的潜速率低于术前;(3)再生轴突在84%以上,伸趾肌功能即可恢复至接近正常,左右侧无明显差别;(4)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院自1977年1月至1984年7月,诊断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45例。本文详细介绍了骨化灶的分布,主要临床症状以及X线诊断方法。C5和C6节段是骨化灶发生率较高的部位。侧位断层摄片对OPLL的诊断以及测量骨化灶厚度十分有用。后纵韧带骨化厚度指数的测量法(O-Index)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数病例伴有其他的病理改变,因此OPLL的脊髓损害往往是多节段的,复合性的。脊髓造影的动态观察以及CT扫描有助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