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6月8日,以军空袭了位于加沙南部拉法地区的一处训练营,炸死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领导人、巴自治政府安全部队首脑贾迈勒·阿布·萨姆哈达纳。“人民抵抗委员会”发誓要进行报复。9日,以色列军舰炮击加沙地带北部海滩,造成9名巴平民丧生。当天,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宣布不再遵守自2005年2月以来实行的停火协议,开始从加沙地带向以境内发射“卡桑”火箭弹。13日、20日和21日,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连续实施多起针对巴武装人员的“定点清除”行动,造成数十名平民伤亡。24日凌晨,以色列特种部队在加沙地带实施了自去年撤离后的首次抓捕行动。
“骑士愤怒”
6月25日拂晓,当地时间5∶30左右,8名分别来自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哈马斯“卡桑旅”和“伊斯兰军”三个军事派别的武装人员,顺着从加沙南部拉法地区挖通的一条地道潜到位于以境内一处名为凯雷姆沙洛姆的哨所外,突然发起了代号“骑士愤怒”的报复性袭击行动。
巴武装人员分成三组行动。一组炸掉了一辆以军装甲运兵车,由于是空车,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另一组则向哨所掩体内的以军进行射击,并发射枪榴弹和火箭弹,为其他人员行动提供火力掩护。在交火过程中,3名以军士兵受伤,3名巴武装人员被以军击毙。第三组则用反坦克导弹袭击了一辆以军坦克,坦克内的1名中尉和1名士官当场被炸死,另外2人负伤。随后,借助同伴的火力掩护,巴武装人员成功挟持了其中一名伤势较轻的以军士兵,并迅速钻入地道内撤退。由于担心有陷阱,其他以军士兵没有贸然从地道追击。
这是巴武装人员自以撤军后在以边界内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袭击行动。事后证明,该地道长800米,出口已越过以控制区一侧300多米。据巴武装人员称,为发动这场“复杂的突袭行动”,他们精心策划两个多月,联合三个派别,在拉法的一个私人住所开始挖掘地道。其实,加沙南部与埃及接壤的这一地带一向多地道。由于以色列的常年封锁,当地人常常靠挖掘地道来走私武器及日常用品。
经证实,此名被绑架的以军士兵叫吉拉德·沙利特,下士军衔,是个新兵,现年19岁。在这次袭击当中,沙利特腹部和肩膀受了轻伤,没有生命危险。
袭击事件发生后,以色列立即关闭了通往加沙的边界和拉法口岸,并派遣一支由坦克、AH-64A“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地面部队组成的小分队突入加沙地带约一千米,搜寻失踪的以军士兵和巴武装人员踪迹及其用于潜入以境内的地道。以色列内阁25日晚批准以军实施营救行动,同时通过外交手段向巴方施加压力,希望巴方48小时内和平解决人质事件。另一方面,以方开始在加沙边境集结重兵,为下一步采取军事行动做准备。
6月26日,绑架以军士兵的巴武装组织发表声明,要求用该士兵交换在以色列监狱内关押的所有巴勒斯坦妇女和未成年人,但遭以方明确拒绝。当天,以总理奥尔默特签署了准备向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的命令。26日和27日,以色列坦克、装甲运兵车不断向距离加沙边境约5千米的奈比马里地区集结待命。巴武装人员则用推土机封锁了加沙地带北部的道路,防范以色列可能发动的袭击。
“夏雨”行动——巴以“第一战场”
48小时期限过后,以总理奥尔默特于6月27日晚批准了军方提交的“夏雨”行动计划,发动了他就任总理后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6月28日零时,以军正式对加沙地带展开行动,数千名以军士兵参加。
第一阶段“夏雨”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以空袭为主,目标是打击和摧毁巴方主要的战略生存设施。
首先,以色列空军出动F-16战斗机炸毁了加沙地带中部连接南北的三座主要桥梁,将加沙城一分为二,分隔成两个互不相通的部分,防止巴武装分子将被绑架士兵转移出加沙城。
随后,以海军又向加沙城及汗尤尼斯的发电站发射多枚导弹,使加沙大部分地区陷入黑暗。以空军向加沙地带南部和北部的一些目标发射了导弹,炸毁了哈马斯在拉法的一个训练营地和一些弹药厂。
在以军开始空袭后不久,以地面部队在包括“梅卡瓦”4坦克在内的最新装备的掩护下,迅速从拉法东南部突入加沙地带,占据了拉法东部两处阵地和拉法国际机场。由于巴安全部队已经提前撤出,因此在进入过程中未发生交火事件。
由于绑架以军士兵的巴武装组织力量非常薄弱,所以他们采取的行动十分有限。6月28日清晨,他们向以军的一个集结地点发射了一枚火箭弹。28日上午,“人民抵抗委员会”下属的“萨拉丁旅”声称26日在约旦河西岸绑架了一名18岁的犹太人定居者埃利亚胡·阿谢里。他们警告如果以军继续实施军事行动,就会处决这名犹太人。同一天,法塔赫下属的“阿克萨烈士旅”宣布,他们绑架了一名62岁以色列人。
第二阶段从6月29日零点开始,以军“夏雨”行动进入第二阶段,仍以空袭为主,辅之以地面部队在巴控地区对哈马斯主要成员的围捕。行动的区域从加沙南部扩展到加沙北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地区。
在加沙地带,以空军在6月29日凌晨和上午先后空袭了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一个军火库和一个巴武装人员训练营,并密集炮轰了加沙北部和东部地区。同时,以军装甲车开始向加沙北部推进。到下午,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以方决定暂停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的地面进攻计划。在约旦河西岸及东耶路撒冷,以军“哥兰尼旅”特种部队当日凌晨在拉姆安拉、纳布卢斯、伯利恒、杰宁、东耶路撒冷等城市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围捕了87名哈马斯官员,其中包括巴自治政府1名副总理、7名政府部长和20余名巴立法委委员。
面对以军步步进逼,巴“人民抵抗委员会”29日凌晨宣布,该组织已经杀死26日绑架的犹太定居者阿谢里。法塔赫“阿克萨烈士旅”29日凌晨则从加沙向以色列南部城镇斯代罗特发射了一枚携带化学物质的自制导弹。这是巴武装组织首次向以境内发射生化导弹,“阿克萨烈士旅”宣称他们拥有大约20枚这样的生化弹头。
6月30日凌晨,以色列战机继续向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次数超过12次。凌晨1时30分,以F-16战斗机轰炸了巴勒斯坦内政部部长赛义德·西亚姆的办公室,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阿帕奇”直升机还轰炸了哈马斯的特别安全部队以及“卡桑旅”在加沙地带的多处据点。拂晓之后,以色列飞机和大炮开始密集炮轰加沙海岸地带,目标针对可疑的兵工厂、电力传输设施和武装人员训练营地。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与巴武装人员发生交火,打死两名“阿克萨烈士旅”成员,并逮捕了该组织的3名成员。
在以色列猛烈炮火的打压下,巴方准备了“软”“硬”两手加以应对。当天,巴武装分子表示同意有条件释放被他们绑架的以军士兵,但以方拒绝与其进行任何谈判。巴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当天也表示,希望能与各个方面积极协作,“通过恰当的方式结束这一事件”。7月1日,绑架以色列士兵的巴武装组织发表第二份声明,提出新的交换条件,要求以军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释放1 000名在押的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囚犯,但再遭以方拒绝。巴武装组织同时保持了“硬”的一手:“阿克萨烈士旅”6月30日午夜宣布在约旦河西岸又抓走了一名以军士兵,并称如果以色列不停止对巴的军事袭击,该士兵将被处死。第二天,“阿克萨烈士旅”、“圣城旅”以及“人阵”、“民阵”等巴勒斯坦七个武装派别,在加沙宣布组建若干支敢死队,任务是狙击和劫持任何攻入加沙境内的以军士兵。
7月2日凌晨1时45分,以军一架“阿帕奇”直升机向总理府发射了两枚导弹,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随后,以空军又袭击了加沙城内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创办的伊斯兰大学和哈马斯安全部队的一处办公室。
7月3日,以军继续在加沙地区进行空袭和炮轰,地面部队在小范围内有一些零星战斗。当天,巴武装组织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以方在4日清晨释放1 000名在押穆斯林囚犯,并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否则将承担严重后果。
7月4日凌晨,以色列空军战斗机继续轰炸加沙地带的目标,向加沙城伊斯兰大学的学生会大楼发射数枚导弹。以方认为,这所大学是哈马斯主导的学生委员会集会场所,哈马斯利用这所学校策划袭击。清晨6时,巴武装组织设定的“最后期限”已到,但以方立场强硬,拒绝谈判和接受交换条件。
4日晚,哈马斯“卡桑旅”向以南部海滨城市阿什凯隆发射了一枚“卡桑”火箭弹,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对以军方仍然造成一定震动。因为哈马斯自制的火箭弹射程往往被认为不足10千米,而该遭袭地区距离发射火箭弹的加沙地带有12千米远,此前一直未遭到过此类袭击。
7月5日,哈马斯武装人员继续从加沙向以境内发射“卡桑”火箭弹,其中一枚恰又落到了阿什凯隆市内。这一次以方再以坐不住了,因为这充分证明哈马斯自制火箭弹的精度、射程等方面确实有了显著提高,以边境地区安全系数由此大大降低了。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随即召集安全内阁会议,决定重新启动原先暂停的加沙北部地区作战计划,扩大在加沙地带的陆空联合军事行动,重点是打击哈马斯的人员和设施,在加沙北部建立一条“安全缓冲带”,防止哈马斯的“卡桑”火箭弹打到以境内。
5日晚,包括“梅卡瓦”3在内的约40辆以军主战坦克(即一个坦克营兵力)和装甲运兵车在“阿帕奇”的掩护下开进加沙北部一处原犹太人定居点彼特·拉赫亚地区。巴武装组织再次为和平释放沙利特开出了新条件,提出只要以色列同意确定一份关于释放巴囚犯的“时间表”,他们就愿意释放沙利特。对此,以方立场有所松动。
7月6日见证了以军“夏雨”行动中最为血腥和惨烈的一天。这一天以军打算进入人口稠密的拜特拉希耶镇和拜特哈嫩镇,但却遇到了哈马斯武装人员的抵抗,双方于是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7月7日,以军连续第二天对加沙北部的拜特拉希耶镇发动空袭和炮火袭击,巴武装人员则发射了17枚自制火箭予以回击。哈马斯当天晚些时候表示沙利特目前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并强调谈判是结束人质事件的唯一出路。这是哈马斯发布的首份关于沙利特情况的直接声明。以方则表示,如果遭绑架的士兵被释放、巴武装分子停止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以军将会把部队从加沙地区撤出,并且释放被关押的哈马斯议员和囚犯。就此,巴以冲突形势趋向缓和。
8日,以军部队撤出了加沙地带北部的多个地区,而中部和南部地区仍留有部队活动,小规模冲突仍然发生。当天,巴总理哈尼亚首次呼吁巴以双方停火,但以色列表示若不释放被绑架的以军士兵并停止火箭弹袭击,则一切免谈。
9日清晨,以军对加沙城再次发动空袭,造成4人受伤。以国防部长佩雷茨表示,以军的行动将是循序渐进和有计划的,目的是继续对巴方施加压力,使其最终无条件释放沙利特。
11日,法塔赫“阿克萨烈士旅”宣称,他们已招募了100名巴勒斯坦妇女,组建了一支秘密女子自杀式炸弹袭击队伍,准备随时对以色列进行自杀式人体炸弹袭击。
12日凌晨,以空军继续向加沙地带中部黛尔拜勒赫、南部汗尤尼斯和拉法地区实施空袭,并同时展开对哈马斯在加沙地带高级军事领导人、炸弹专家、以色列头号通缉犯穆罕默德·戴义夫的定点清除行动,又造成23名巴人丧生,50多人受伤,戴义夫侥幸逃生。
风云突变——黎以“第二战场”
7月12日9时05分,在以军袭击了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军事领导人戴义夫后不久,黎巴嫩真主党跨过联合国划定的黎以边界“蓝线”,突然对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发动猛烈攻击,展开对哈马斯等巴武装力量的援助行动。黎真主党游击队向农场内的以军阵地和居民点发射数十枚“喀秋莎”火箭弹和迫击炮弹,造成8名以军士兵丧生,21人受伤,2名士兵被绑架。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称,真主党的袭击非“恐怖主义行为”,而是一个主权国家针对以色列的“战争行为”,要求黎巴嫩政府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以军总参谋部的态度则更加强硬,声称以色列将使黎巴嫩的基础设施“倒退20年”。届此形势骤然变化。
针对真主党的突袭和绑架行动,以军在继续加沙地带的“夏雨”行动的同时,迅速开辟了北方“第二战场”。以军在12日当天空袭炸毁了黎南部的七座桥梁和一座电厂。下午,以地面部队在F-15、F-16战机编队掩护下侵入黎南部边境地区展开搜索。这是自2000年5月以军撤离黎南部地区以来,首次对黎境内发动地面军事行动。同时,以海军的炮艇也对黎境内的真主党目标进行了炮击。
7月13日清晨6时,以色列出动战机和舰船,轰炸了贝鲁特国际机场、黎东部贝卡谷地里亚格空军基地以及北部库拉亚特的一座小型军用机场,切断了黎与外界联系的全部空中通道。随后,以色列武装直升机又轰炸了贝鲁特南郊的真主党“灯塔”电视台,造成6人受伤。同时,以军舰进入了黎海域,对黎港口实施封锁。以空军则对真主党的基地发动了100多次袭击,轰炸了当地的公路和桥梁以及真主党武装部署在黎以边境的火箭炮阵地。与此同时,以军加强了加沙地带的“夏雨”行动攻势,当日轰炸了巴外长扎哈尔的办公室,以切断哈马斯和真主党的战略联系。此外,以军还对加沙地带中部的埃尔巴拉地区发动了空袭。
作为报复,从12日早晨开始,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以及靠近边境的谢莫纳、纳哈里亚等近20座以色列城镇和村庄发射80多枚火箭弹,造成至少2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其中,距黎边界约8千米的纳哈里亚遭到5枚“喀秋莎”火箭弹袭击,而距离黎巴嫩边境50千米的以第三大城市海法也首次遭到2枚火箭弹袭击,此前真主党武装的火箭从未打到如此远的地点。
13日晚,以武装直升机再次袭击贝鲁特机场,造成油罐爆炸起火。以色列战机还轰炸了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主要高速公路,加强对黎巴嫩的陆路封锁,
7月14日凌晨,以军战机空袭了贝鲁特南郊,造成3人死亡、45人受伤,还对贝鲁特国际机场发动了三轮空袭。黎巴嫩的公路、电站和通信中转站等也遭到以空军轰炸。黎真主党则向以北部7个地区发射了至少50枚火箭弹。
当日晚20时30分,黎真主党武装用一枚伊朗造反舰导弹袭击了位于黎海岸附近约16千米处的以海军“萨尔”5型轻型护卫舰,战舰受到严重损伤,4名船员丧生。这也是黎真主党武装首次对以色列军舰成功发动袭击。
15日,以军方在海法卡梅尔山军事基地部署了一套“爱国者”导弹。这是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国防部首次在海法部署“爱国者”导弹。
16日凌晨,以军战机猛烈轰炸了贝鲁特以南约20千米的一处电厂,破坏了黎南部地区的主要供电枢纽。以军当天还袭击了黎东部城市巴尔贝克的一所住宅。 当天早晨,真主党武装则向海法等三个城市发射了20多枚“喀秋莎”火箭弹,造成至少9人死亡,30多人受伤。上午10时,奥尔默特召开紧急内阁会议,扬言真主党袭击将面临“严重后果”。以国防部长佩雷茨随即宣布,以北部地区进入48小时“本土紧急状态”。以军也随即展开报复行动,向贝鲁特南部真主党控制区等地发动了至少6轮空袭。真主党控制的“灯塔”电视台信号一度中断,贝鲁特上空一时间被火光和浓烟笼罩。以军在16日一天的袭击就在黎巴嫩造成至少45人丧生,111人受伤。
16日晚,以军战机通宵轰炸了黎巴嫩,发射导弹超过60枚,造成15人死亡,至少41人受伤。其中,以军轰炸了黎北部一处真主党雷达站。
7月18日,以色列继续出动战机空袭黎巴嫩境内目标,在连续3次袭击贝鲁特东部山区一个黎政府军军营时,造成11名黎军人死亡,40名黎军人受伤。此外,一辆载有阿联酋捐赠的医疗物资的车队当天在连接大马士革和贝鲁特的高速公路上被以军导弹击中,数人受伤。
战争在蔓延,以色列安全内阁19日上午召开会议并做出决定:以军在加沙和黎巴嫩两条战线上的军事行动将无限期持续下去,直到遭哈马斯和真主党武装绑架的以军士兵获释。截至7月19日,冲突已造成237名黎巴嫩人和25名以色列人丧生。
与此同时,以军并没有放松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军事行动。看来,以色列是无意放却“两个战场”。这不仅让中东地区危机重重,在“中东和平已经死亡”的悲观感叹中,国际社会更多担心的是另一场重大灾难的来临。无论是黎巴嫩真主党的谋定而动,还是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跑题”之嫌,似乎显得都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军事实力在此时此刻并不能简单地决定结局。[编辑/严晓峰]

“骑士愤怒”
6月25日拂晓,当地时间5∶30左右,8名分别来自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哈马斯“卡桑旅”和“伊斯兰军”三个军事派别的武装人员,顺着从加沙南部拉法地区挖通的一条地道潜到位于以境内一处名为凯雷姆沙洛姆的哨所外,突然发起了代号“骑士愤怒”的报复性袭击行动。
巴武装人员分成三组行动。一组炸掉了一辆以军装甲运兵车,由于是空车,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另一组则向哨所掩体内的以军进行射击,并发射枪榴弹和火箭弹,为其他人员行动提供火力掩护。在交火过程中,3名以军士兵受伤,3名巴武装人员被以军击毙。第三组则用反坦克导弹袭击了一辆以军坦克,坦克内的1名中尉和1名士官当场被炸死,另外2人负伤。随后,借助同伴的火力掩护,巴武装人员成功挟持了其中一名伤势较轻的以军士兵,并迅速钻入地道内撤退。由于担心有陷阱,其他以军士兵没有贸然从地道追击。
这是巴武装人员自以撤军后在以边界内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袭击行动。事后证明,该地道长800米,出口已越过以控制区一侧300多米。据巴武装人员称,为发动这场“复杂的突袭行动”,他们精心策划两个多月,联合三个派别,在拉法的一个私人住所开始挖掘地道。其实,加沙南部与埃及接壤的这一地带一向多地道。由于以色列的常年封锁,当地人常常靠挖掘地道来走私武器及日常用品。
经证实,此名被绑架的以军士兵叫吉拉德·沙利特,下士军衔,是个新兵,现年19岁。在这次袭击当中,沙利特腹部和肩膀受了轻伤,没有生命危险。
袭击事件发生后,以色列立即关闭了通往加沙的边界和拉法口岸,并派遣一支由坦克、AH-64A“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地面部队组成的小分队突入加沙地带约一千米,搜寻失踪的以军士兵和巴武装人员踪迹及其用于潜入以境内的地道。以色列内阁25日晚批准以军实施营救行动,同时通过外交手段向巴方施加压力,希望巴方48小时内和平解决人质事件。另一方面,以方开始在加沙边境集结重兵,为下一步采取军事行动做准备。
6月26日,绑架以军士兵的巴武装组织发表声明,要求用该士兵交换在以色列监狱内关押的所有巴勒斯坦妇女和未成年人,但遭以方明确拒绝。当天,以总理奥尔默特签署了准备向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的命令。26日和27日,以色列坦克、装甲运兵车不断向距离加沙边境约5千米的奈比马里地区集结待命。巴武装人员则用推土机封锁了加沙地带北部的道路,防范以色列可能发动的袭击。
“夏雨”行动——巴以“第一战场”
48小时期限过后,以总理奥尔默特于6月27日晚批准了军方提交的“夏雨”行动计划,发动了他就任总理后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6月28日零时,以军正式对加沙地带展开行动,数千名以军士兵参加。
第一阶段“夏雨”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以空袭为主,目标是打击和摧毁巴方主要的战略生存设施。
首先,以色列空军出动F-16战斗机炸毁了加沙地带中部连接南北的三座主要桥梁,将加沙城一分为二,分隔成两个互不相通的部分,防止巴武装分子将被绑架士兵转移出加沙城。
随后,以海军又向加沙城及汗尤尼斯的发电站发射多枚导弹,使加沙大部分地区陷入黑暗。以空军向加沙地带南部和北部的一些目标发射了导弹,炸毁了哈马斯在拉法的一个训练营地和一些弹药厂。
在以军开始空袭后不久,以地面部队在包括“梅卡瓦”4坦克在内的最新装备的掩护下,迅速从拉法东南部突入加沙地带,占据了拉法东部两处阵地和拉法国际机场。由于巴安全部队已经提前撤出,因此在进入过程中未发生交火事件。
由于绑架以军士兵的巴武装组织力量非常薄弱,所以他们采取的行动十分有限。6月28日清晨,他们向以军的一个集结地点发射了一枚火箭弹。28日上午,“人民抵抗委员会”下属的“萨拉丁旅”声称26日在约旦河西岸绑架了一名18岁的犹太人定居者埃利亚胡·阿谢里。他们警告如果以军继续实施军事行动,就会处决这名犹太人。同一天,法塔赫下属的“阿克萨烈士旅”宣布,他们绑架了一名62岁以色列人。
第二阶段从6月29日零点开始,以军“夏雨”行动进入第二阶段,仍以空袭为主,辅之以地面部队在巴控地区对哈马斯主要成员的围捕。行动的区域从加沙南部扩展到加沙北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地区。
在加沙地带,以空军在6月29日凌晨和上午先后空袭了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一个军火库和一个巴武装人员训练营,并密集炮轰了加沙北部和东部地区。同时,以军装甲车开始向加沙北部推进。到下午,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以方决定暂停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的地面进攻计划。在约旦河西岸及东耶路撒冷,以军“哥兰尼旅”特种部队当日凌晨在拉姆安拉、纳布卢斯、伯利恒、杰宁、东耶路撒冷等城市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围捕了87名哈马斯官员,其中包括巴自治政府1名副总理、7名政府部长和20余名巴立法委委员。
面对以军步步进逼,巴“人民抵抗委员会”29日凌晨宣布,该组织已经杀死26日绑架的犹太定居者阿谢里。法塔赫“阿克萨烈士旅”29日凌晨则从加沙向以色列南部城镇斯代罗特发射了一枚携带化学物质的自制导弹。这是巴武装组织首次向以境内发射生化导弹,“阿克萨烈士旅”宣称他们拥有大约20枚这样的生化弹头。
6月30日凌晨,以色列战机继续向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次数超过12次。凌晨1时30分,以F-16战斗机轰炸了巴勒斯坦内政部部长赛义德·西亚姆的办公室,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阿帕奇”直升机还轰炸了哈马斯的特别安全部队以及“卡桑旅”在加沙地带的多处据点。拂晓之后,以色列飞机和大炮开始密集炮轰加沙海岸地带,目标针对可疑的兵工厂、电力传输设施和武装人员训练营地。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与巴武装人员发生交火,打死两名“阿克萨烈士旅”成员,并逮捕了该组织的3名成员。
在以色列猛烈炮火的打压下,巴方准备了“软”“硬”两手加以应对。当天,巴武装分子表示同意有条件释放被他们绑架的以军士兵,但以方拒绝与其进行任何谈判。巴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当天也表示,希望能与各个方面积极协作,“通过恰当的方式结束这一事件”。7月1日,绑架以色列士兵的巴武装组织发表第二份声明,提出新的交换条件,要求以军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释放1 000名在押的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囚犯,但再遭以方拒绝。巴武装组织同时保持了“硬”的一手:“阿克萨烈士旅”6月30日午夜宣布在约旦河西岸又抓走了一名以军士兵,并称如果以色列不停止对巴的军事袭击,该士兵将被处死。第二天,“阿克萨烈士旅”、“圣城旅”以及“人阵”、“民阵”等巴勒斯坦七个武装派别,在加沙宣布组建若干支敢死队,任务是狙击和劫持任何攻入加沙境内的以军士兵。
7月2日凌晨1时45分,以军一架“阿帕奇”直升机向总理府发射了两枚导弹,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随后,以空军又袭击了加沙城内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创办的伊斯兰大学和哈马斯安全部队的一处办公室。
7月3日,以军继续在加沙地区进行空袭和炮轰,地面部队在小范围内有一些零星战斗。当天,巴武装组织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以方在4日清晨释放1 000名在押穆斯林囚犯,并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否则将承担严重后果。
7月4日凌晨,以色列空军战斗机继续轰炸加沙地带的目标,向加沙城伊斯兰大学的学生会大楼发射数枚导弹。以方认为,这所大学是哈马斯主导的学生委员会集会场所,哈马斯利用这所学校策划袭击。清晨6时,巴武装组织设定的“最后期限”已到,但以方立场强硬,拒绝谈判和接受交换条件。
4日晚,哈马斯“卡桑旅”向以南部海滨城市阿什凯隆发射了一枚“卡桑”火箭弹,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对以军方仍然造成一定震动。因为哈马斯自制的火箭弹射程往往被认为不足10千米,而该遭袭地区距离发射火箭弹的加沙地带有12千米远,此前一直未遭到过此类袭击。
7月5日,哈马斯武装人员继续从加沙向以境内发射“卡桑”火箭弹,其中一枚恰又落到了阿什凯隆市内。这一次以方再以坐不住了,因为这充分证明哈马斯自制火箭弹的精度、射程等方面确实有了显著提高,以边境地区安全系数由此大大降低了。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随即召集安全内阁会议,决定重新启动原先暂停的加沙北部地区作战计划,扩大在加沙地带的陆空联合军事行动,重点是打击哈马斯的人员和设施,在加沙北部建立一条“安全缓冲带”,防止哈马斯的“卡桑”火箭弹打到以境内。
5日晚,包括“梅卡瓦”3在内的约40辆以军主战坦克(即一个坦克营兵力)和装甲运兵车在“阿帕奇”的掩护下开进加沙北部一处原犹太人定居点彼特·拉赫亚地区。巴武装组织再次为和平释放沙利特开出了新条件,提出只要以色列同意确定一份关于释放巴囚犯的“时间表”,他们就愿意释放沙利特。对此,以方立场有所松动。
7月6日见证了以军“夏雨”行动中最为血腥和惨烈的一天。这一天以军打算进入人口稠密的拜特拉希耶镇和拜特哈嫩镇,但却遇到了哈马斯武装人员的抵抗,双方于是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7月7日,以军连续第二天对加沙北部的拜特拉希耶镇发动空袭和炮火袭击,巴武装人员则发射了17枚自制火箭予以回击。哈马斯当天晚些时候表示沙利特目前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并强调谈判是结束人质事件的唯一出路。这是哈马斯发布的首份关于沙利特情况的直接声明。以方则表示,如果遭绑架的士兵被释放、巴武装分子停止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以军将会把部队从加沙地区撤出,并且释放被关押的哈马斯议员和囚犯。就此,巴以冲突形势趋向缓和。
8日,以军部队撤出了加沙地带北部的多个地区,而中部和南部地区仍留有部队活动,小规模冲突仍然发生。当天,巴总理哈尼亚首次呼吁巴以双方停火,但以色列表示若不释放被绑架的以军士兵并停止火箭弹袭击,则一切免谈。
9日清晨,以军对加沙城再次发动空袭,造成4人受伤。以国防部长佩雷茨表示,以军的行动将是循序渐进和有计划的,目的是继续对巴方施加压力,使其最终无条件释放沙利特。
11日,法塔赫“阿克萨烈士旅”宣称,他们已招募了100名巴勒斯坦妇女,组建了一支秘密女子自杀式炸弹袭击队伍,准备随时对以色列进行自杀式人体炸弹袭击。
12日凌晨,以空军继续向加沙地带中部黛尔拜勒赫、南部汗尤尼斯和拉法地区实施空袭,并同时展开对哈马斯在加沙地带高级军事领导人、炸弹专家、以色列头号通缉犯穆罕默德·戴义夫的定点清除行动,又造成23名巴人丧生,50多人受伤,戴义夫侥幸逃生。
风云突变——黎以“第二战场”
7月12日9时05分,在以军袭击了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军事领导人戴义夫后不久,黎巴嫩真主党跨过联合国划定的黎以边界“蓝线”,突然对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发动猛烈攻击,展开对哈马斯等巴武装力量的援助行动。黎真主党游击队向农场内的以军阵地和居民点发射数十枚“喀秋莎”火箭弹和迫击炮弹,造成8名以军士兵丧生,21人受伤,2名士兵被绑架。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称,真主党的袭击非“恐怖主义行为”,而是一个主权国家针对以色列的“战争行为”,要求黎巴嫩政府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以军总参谋部的态度则更加强硬,声称以色列将使黎巴嫩的基础设施“倒退20年”。届此形势骤然变化。
针对真主党的突袭和绑架行动,以军在继续加沙地带的“夏雨”行动的同时,迅速开辟了北方“第二战场”。以军在12日当天空袭炸毁了黎南部的七座桥梁和一座电厂。下午,以地面部队在F-15、F-16战机编队掩护下侵入黎南部边境地区展开搜索。这是自2000年5月以军撤离黎南部地区以来,首次对黎境内发动地面军事行动。同时,以海军的炮艇也对黎境内的真主党目标进行了炮击。
7月13日清晨6时,以色列出动战机和舰船,轰炸了贝鲁特国际机场、黎东部贝卡谷地里亚格空军基地以及北部库拉亚特的一座小型军用机场,切断了黎与外界联系的全部空中通道。随后,以色列武装直升机又轰炸了贝鲁特南郊的真主党“灯塔”电视台,造成6人受伤。同时,以军舰进入了黎海域,对黎港口实施封锁。以空军则对真主党的基地发动了100多次袭击,轰炸了当地的公路和桥梁以及真主党武装部署在黎以边境的火箭炮阵地。与此同时,以军加强了加沙地带的“夏雨”行动攻势,当日轰炸了巴外长扎哈尔的办公室,以切断哈马斯和真主党的战略联系。此外,以军还对加沙地带中部的埃尔巴拉地区发动了空袭。
作为报复,从12日早晨开始,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以及靠近边境的谢莫纳、纳哈里亚等近20座以色列城镇和村庄发射80多枚火箭弹,造成至少2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其中,距黎边界约8千米的纳哈里亚遭到5枚“喀秋莎”火箭弹袭击,而距离黎巴嫩边境50千米的以第三大城市海法也首次遭到2枚火箭弹袭击,此前真主党武装的火箭从未打到如此远的地点。
13日晚,以武装直升机再次袭击贝鲁特机场,造成油罐爆炸起火。以色列战机还轰炸了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主要高速公路,加强对黎巴嫩的陆路封锁,
7月14日凌晨,以军战机空袭了贝鲁特南郊,造成3人死亡、45人受伤,还对贝鲁特国际机场发动了三轮空袭。黎巴嫩的公路、电站和通信中转站等也遭到以空军轰炸。黎真主党则向以北部7个地区发射了至少50枚火箭弹。
当日晚20时30分,黎真主党武装用一枚伊朗造反舰导弹袭击了位于黎海岸附近约16千米处的以海军“萨尔”5型轻型护卫舰,战舰受到严重损伤,4名船员丧生。这也是黎真主党武装首次对以色列军舰成功发动袭击。
15日,以军方在海法卡梅尔山军事基地部署了一套“爱国者”导弹。这是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国防部首次在海法部署“爱国者”导弹。
16日凌晨,以军战机猛烈轰炸了贝鲁特以南约20千米的一处电厂,破坏了黎南部地区的主要供电枢纽。以军当天还袭击了黎东部城市巴尔贝克的一所住宅。 当天早晨,真主党武装则向海法等三个城市发射了20多枚“喀秋莎”火箭弹,造成至少9人死亡,30多人受伤。上午10时,奥尔默特召开紧急内阁会议,扬言真主党袭击将面临“严重后果”。以国防部长佩雷茨随即宣布,以北部地区进入48小时“本土紧急状态”。以军也随即展开报复行动,向贝鲁特南部真主党控制区等地发动了至少6轮空袭。真主党控制的“灯塔”电视台信号一度中断,贝鲁特上空一时间被火光和浓烟笼罩。以军在16日一天的袭击就在黎巴嫩造成至少45人丧生,111人受伤。
16日晚,以军战机通宵轰炸了黎巴嫩,发射导弹超过60枚,造成15人死亡,至少41人受伤。其中,以军轰炸了黎北部一处真主党雷达站。
7月18日,以色列继续出动战机空袭黎巴嫩境内目标,在连续3次袭击贝鲁特东部山区一个黎政府军军营时,造成11名黎军人死亡,40名黎军人受伤。此外,一辆载有阿联酋捐赠的医疗物资的车队当天在连接大马士革和贝鲁特的高速公路上被以军导弹击中,数人受伤。
战争在蔓延,以色列安全内阁19日上午召开会议并做出决定:以军在加沙和黎巴嫩两条战线上的军事行动将无限期持续下去,直到遭哈马斯和真主党武装绑架的以军士兵获释。截至7月19日,冲突已造成237名黎巴嫩人和25名以色列人丧生。
与此同时,以军并没有放松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军事行动。看来,以色列是无意放却“两个战场”。这不仅让中东地区危机重重,在“中东和平已经死亡”的悲观感叹中,国际社会更多担心的是另一场重大灾难的来临。无论是黎巴嫩真主党的谋定而动,还是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跑题”之嫌,似乎显得都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军事实力在此时此刻并不能简单地决定结局。[编辑/严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