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chen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的方法,全面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就历史学科而言,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学习历史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则是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历史科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如何提高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一、抓主干知识,大胆取舍教材,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改历史教材,无论使用人教版、岳麓版或其他版本教材,几乎所有的历史教师均有同感,专题模块内容多知识牵涉面广。总感觉不介绍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学生无以知晓,课堂教学难以推进,更不用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相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实,这与我们尚未真正理解和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关。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及相关历史背景资料,提出并解决质疑,形成历史结论,提升历史创新能力,培养健全人格。新课改教材准确地说也是课堂教学供师生共同使用的一种素材,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取舍。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一定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做好准备,为学生日后成材奠定基础,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必须抓住主干知识,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问题能力培养为中心,大胆取舍教材,优化课堂历史教学。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为例,课堂教学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罗马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评价为原则,对教材进行取舍。紧扣早期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及《民法大全》演变及其影响,侧重于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探究,这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二、突出学生课堂自主探究,营造民主氛围,实现课堂师生教与学效率最大化
   新课改理念核心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这就决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便是学习与探究方法的引导者,而非系统知识的传授者。高中课堂历史教学如何突出学生课堂自主探究,营造民主氛围,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材专题模块内容多,知识牵涉面广,为我们课堂历史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材机会。课堂选择典型的历史案例,诱导学生利用教材相关知识及课前收集的历史资料,自我解决环环相扣的学习中的质疑,既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实现新课改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又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课堂教学以突出案例的探究为中心:
  案例: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帕帕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他是家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帕帕迪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热闹,帕帕迪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到了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他们,大声地冲着帕帕迪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海伦生气地离开了会场,帕帕迪一个人进去后,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妨碍者的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帕帕迪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也不知道。这次投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特森。他的名字被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不利国家的行为 :“他以为自己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迪有资格参与法官的抽签。倒霉的帕帕迪在参加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是黑豆。他成为陪审法庭法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帕迪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听见苏格拉底竟然说:像他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自主探究一:帕帕迪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