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让我们同行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品德教学十几年,领略过特级教师纵横恣肆的潇洒风采,见识过德育名校敦厚昌明的文化积淀。但当我们拂去繁花,却不禁感叹:能把“家常课”上好,那才是真的不简单。
  秀丽的西子湖畔,一所农村小学的品德教研组却有这么一群人,她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多年如一日对常态教学孜孜以求,在品德田园里尽情播种、耕耘,营造了属于她们的一方晴空。
  
  一、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就学校课程建设而言,教研组长的精神风貌、学识水平、投入程度往往决定了课程的建设水平。
  20年前,乔司小学有一个非常认真的品德教研组长潘菲菲老师,哪怕临近退休,仍然对教研与教学孜孜以求。
  她自身水平很高,当年面向浙江省执教思想品德公开课,就在课堂上开设“模拟小法庭”,举行“畅游20年后的乔司镇”大型活动。这些活动哪怕在今天来看也是新颖有效、别具匠心的。于是,她上课的许多瞬间成为很多师生回忆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她教研意识很强,20年前还没有“校本教研”的概念,她却自觉、自发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她非常注重常态课的研究,在课时、备课、作业批改上都有自己的一套要求。她的常态课基本功扎实,准备充分。那时,她班里的孩子课前调查、采访活动就开展得比较频繁。她的认真、执着深深感染了我们这些年青老师,大家丝毫不敢怠慢了品德课教学。
  潘老师退休后,陈春雨老师接过了接力棒。这同样是一个认真得有些偏执的老师。她会为上课的一段录像放弃整个双休日,跑遍杭州所有书店、音像市场,只为提高课堂上那几分钟的效益,让孩子们更有收获。她会为组员磨课,细到一句话该如何表达,斟酌出N种方案。她的常态课更加扎实、有效,如上《我的爸爸妈妈》会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上《遵守交通规则》就把该班家长中的交警请进课堂,效果立竿见影。以致于后来学校大队部索性把她的常态课改成了家长开放日,作用可见一斑。
  在两位组长的带领下,乔司小学的品德教学队伍渐成气候。
  
  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对品德教研组的建设采取了“分层参与”的策略,在全校27个品德教师中确定了10个核心组成员。这些老师对品德教学有一定的兴趣,主动性较强,相对外围组的老师参与教研活动更频繁。在他们的带动下,老师们对品德课程逐渐产生了归属感,专业成长的热情慢慢激发起来。
   “小学科有大作为。”这是学校对品德组老师的鼓励。为了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品德课程教学质量,学校也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培养措施。
  拟定发展规划:学校从师资队伍发展的愿景出发,仔细对照区、市名优教师评比条件,3年制定一次发展规划。首先请品德老师自己选择发展目标,然后学校根据其原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总体规划。这样,老师们就进一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区内名优教师的评比条件是什么,何时评比,我还有哪些差距?
  问题二:我大约处于学校教师队伍的哪个层次?我最近这段时间该在哪个方面努力?
   漫无目的的教师生涯往往难以激发工作热情,而拥有一个小小的追求目标后,她们爆发的能量却会让人惊讶。老师们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压力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量身打造风格:为实现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品德组首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详细记录每位教师近3年内的发展情况。
   其次,学校还逐个“推门”听课,通过家常课来了解教师的专业底蕴、个性爱好、特长特色,把家常课作为了解教师水平的一扇窗口。这样,老师对常态教学更加重视了。
   接着,学校联系家常课教学仔细剖析每位教师的特点,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吴艳萍老师个性活泼,适合走激情型路线;郑晓娟老师细腻温婉,适合走人文型路线;陈春雨老师睿智理性,适合理智型风格……老师们明确了自己的优势,也就更有自信了。
   这样的梯队设计,使学校品德组教师团结协作,得到了有序发展。学校现有浙江省品德课堂教学能手1人,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1人,杭州市教坛新秀3人,余杭区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多名,真正拥有了一支品德课程教学的生力军。
   身边教师的榜样作用,更激励了那些有志于品德教学的老师的斗志,很快在教研组内形成了你追我赶、团结协作的氛围。受到在各级赛课中频频折桂的鼓励,老师们更乐意从事品德专业研究了,很多素质非常好的教师也开始投向品德课程的“怀抱”。于是,品德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的金名片,家常课的扎实推进水到渠成。
  
   三、让“常态”之树长青
  
   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成熟,学科品牌建设逐步完成以后,学校开始把重心往常态课下移,力求真正上好每一节常态课。
  完善制度:品德老师一般兼任本班的语文教学,因此,品德课实际上常常被挪用,有一半变成了语文课。为了杜绝该现象,专课专用,学校教务处在排课时进行调整,语文老师交叉任教其它班品德课。
   又如,当今品德教学非常注重学生自学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等能力的培养,往往每节课都要做适当的课前准备。如果一周内两节品德课距离时间太近,会给孩子的课前准备工作带来困难。学校在排课时就尽量做到把两节课的时间隔开,尽量间隔2-3天。这样既留出了孩子搜集资料的时间与空间,又有利于教师在课前了解情况,指导孩子有效整理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
  对于教师的备课,学校也有明确的常规检查制度。品德学习活动册的批改,课前学习资料搜集记录抽查,期末交叉监考批卷等措施促进了常态课的规范化。
  积累资源:品德教师大多兼职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无法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那么,既要给老师减压,又要提高家常课的质量,就需要在学校层面采取措施,为老师们减压增效,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为此,学校主要采取了建立课程资源库的形式。
   ——课件资源。杭州市西湖区很注重品德课程资源库建设,FTP建设得很不错,学校及时把信息提供给老师们,老师就可以到该区的FTP中获取资源。学校品德教师很多,自主开发的课件资源不少,全部放入内部资源库,供全校老师分享,节省了各自作战的精力,提升了家常课的质量。
   ——教案资源。全校教师通力合作,每个年级逐年搜集、积累、完善教师开发过的经典教案。通过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也有了不小的收获。她们期待最终能把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所有课时的教案全部收集好。
  另外如小教具等资源,教研组都已形成积累和共享的传统。
  课题引领:要切实提高家常课质量,教科研是一个推进器。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就通过家常课发现了十几个问题,例如:教材的农村适用性问题,课程综合性老师难以把握等等。发现问题就得解决,学校引领老师把课题研究与常态课紧密结合,上课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过程,需要更专注、更投入。当常态课堂与教学科研水乳交融时,才会结出甜蜜的果实,老师品尝到了芬芳,便会更醉心于此。
  孩子的品德课程生活是由无数节常态课组成的,认真对待每节课实属不易,也弥足珍贵。让每一节品德课都能够洋溢着温情,流淌着思想,触摸着心跳,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儿子暑期表现不错,老师送他一个奖品。那是个看上去像易拉罐的东西,只是上下都有拉环。拉开上面的环,可见里面有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  “这是一枚神奇的种子——蚕豆。它需要阳光 水 很多爱,等它长大了,就会传达给你一个秘密的信息。”  别说儿子了,就是我也被这“哈利·波特”式的神秘东西所吸引,立刻按照要求细心照料起它来。给它浇水,让阳光照耀,并拉开下面的拉环放出多余的水来。  这样过了两天。一小点棕色
小玲是一个来自云南的女孩儿,个子矮小,有点小聪明,做事我行我素。记得她来到我班的第一个星期,有一个男孩子来告状,说小玲把他的书给划破了,还很委屈地拿给我看。我找小玲了解缘由,她丝毫没有胆怯,我问她:“你为什么划破别人的书?是他惹你了吗?”她很平淡地对我说:“他没有惹我!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划他的书,我就是想划。”要是别人这样说,我会认定是在挑战我的威严,但看她的神态语气,我丝毫感觉不到她有这样的
陕西省在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将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岗位聘用和奖励惩戒的首要内容。严把教师入口质量关,新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由省教育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实行全省统一公开招聘考试。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实施办法,严格认定程序和标准,实行教师资格五年一轮的定期登记制度。建立教师职业良性退出机制。  《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强教必先强师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英语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对于学生,他们是国家的栋梁,通过学习英语,感悟学习的真谛,拥抱更精彩的生活。对于教师,他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打造越来越好的英语课堂。本文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当今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因此,英语学习对学生而言是重要的,而高中英语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体系不断更新的时代,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
细节,凸显教育的智慧  上海地铁一号线由德国人设计,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后来上海人自己设计二号线,投入运营后,出现了很多问题。  地铁一号线每个入口处都有三级台阶,而二号线则没有。上海较低,一到夏天,雨水就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设计师注意到这一细节,在地铁一号线的每个室外出口处都设计了三级台阶,以防挡雨水,二号线因为缺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地铁一号线在每个出口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行为特殊的孩子越来越多。如果不加强对特殊孩子教育的研究,必然会延误这些孩子的发展,也会制约班集体的建设,影响学校整体教育的成效。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校几年前就开始了“德育导师制”的教育尝试。在“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了教师与特殊孩子“大手拉小手”的帮扶机制。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观察、谈话、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孩子成长给予积极的影响和引
教学目标  认识到自己6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下获得的,从而为顺利跨入中学大门树立应有的信心;感受成长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自我悦纳的意识;养成反省、反思的良好习惯,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6年走过的路程,学会感激他人。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穿过的衣服和鞋子、用过的餐具等;收集整理6年来的学习成果,制作一张心愿
【摘要】伴随国内教育制度变革日益深化,“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授课形式渐趋深受许多小学教育人士的重视。这一授课形式,既舍弃了以前授课的缺陷,又革新了有效的授课形式。应用翻转课堂授课形式,既可以活跃上课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全面进步。文章借助对翻转课堂的优点研究,联系目前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授课形式出现的一些情况,深入分析小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授课形式以及合理措施。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
【摘要】英语文案写作对涉外经贸类院校学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基于“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的思路,构建高阶思维在英语文案写作中的培养模式。“怎么写”的问题就是通过抽象思维实现对各种英语文案程式化格式提取;“写什么”的问题就是通过分析、归纳等高阶思维,明确每一类文案的共通内容和个性化内容;“为什么这样写”主要是通过评估和创新思维,思考每一个具体文案涉及的具体环境。  【关键词】 高阶思维;英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本文在简要阐述当前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如何更加专业的制作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潘杰(1989.10.13-),女,汉族,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中学二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  引言  当前阶段,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