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婚内单身”:良药还是毒药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童话故事都有这样的结尾,王子和公主经历了千辛万苦举行了婚礼,从此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王子和公主们却大都上演着激情被刷新成了厌倦和平凡;以往的浪漫就像家里的旧相册一样让人产生怀旧的情愫。于是,有人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婚内单身,即婚后夫妻生活一段,再暂时分居一段。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到底是浪漫还是逃避?是婚姻的良药还是毒药?是在提升婚姻质量还是疏离彼此感情?
  
  正方观点:“若即若离”给婚姻保鲜
  
  美国人的一项调研结果表示,夫妇双方在婚后生活18个月后,随着彼此间新鲜感的逐渐消失和双方太多隐藏很深的缺点暴露,会产生失落的感觉。
  因此,“婚内单身”可以为婚姻生活注入“保鲜剂”,改善婚姻质量。恋爱时,双方或多或少都会向对方隐藏或克制着自己的缺点,而尽量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当爱情进入到婚姻阶段,恋爱期间紧绷的心弦得以放松,以前的种种缺点也会暴露无遗,婚姻的现实和沉重冲淡了爱情的抽象和美好。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夫妻俩都不再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对方,对对方不再感到新奇,厌倦感油然而生。选择“婚内单身”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让彼此好奇,在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中保持一点期待和神秘。
  
  反方观点:夫妻相伴最美满
  
  “婚内单身”不是一种表达爱情的方式,而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时尚”借口,是一种软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作为夫妻双方,对对方、家庭、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为了自己所谓的“自由”而推卸这些责任,是不可取的。
  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不会妨碍各自的事业,工作上遇到什么难题,还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彼此之间多个照应。况且,受当今社会的种种诱惑,夫妻分离时间一长,很容易出现危机。特别是男人,如果长久地把他们放在外面,让他们没有家的意识和感觉,没有方方面面的约束,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很容易让他们走向婚外恋的误区,最后导致家庭的破裂。
  
  婚内单身相处有道
  
  如果真的选择了“婚内单身”,在分开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一对过来人总结了他们的经验:
  双方要相互信任,这是最为关键的。平时电话多沟通,或借助互联网聊聊天,以缓解心情的郁闷。
  外派一方平时一定要保养自己的身体,回家之前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身心,出现在家中的身影应该是健康而充满活力的。
  留守一方除了管好家庭外,还要学会排解自己的烦恼。可以通过写心情日记,和亲朋好友多联系,培养自己更多的业余爱好(比如绘画、写作、养宠物等等)来充实自己。
  出现问题,一定要讲出来,不能相互猜疑,只有打开窗户说亮话,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
  婚内单身,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婚内单身”现象的出现,说明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婚姻关系的内涵和结成婚姻契约后双方共有的生活有了新认识,一些崇尚独立的人更不愿在思想上、经济上从属于对方。
  据有关调查显示,人们对“婚内单身”这种方式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认为偶可一试的占32%;认为益处良多、很好的占24%;认为弊多利少的占12%。
  在传统婚姻关系中,人们只是习惯于朝夕相伴、坦诚相见的单一模式,觉得夫妻就是这样,旧式家庭往往重视家庭分工,形成以男性为中心的观念与生活方式;如今,许多家庭中的成员学会了运用法律准则,重视财产分配,保存自我空间,将生活方式与婚姻契约分开,这也是人们对婚姻内涵与质量重新审视的结果。
  心理专家表示,“婚内单身”目前只是婚恋家庭的一种新形式,除了一部分人为保持爱情的新鲜感外选择这种关系,职业的特性、交际圈的广泛性及生活的不稳定性也造成了人们选择“婚内单身”的客观需要。但专家同时认为,“婚内单身”虽存在并被接受,但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夫妻之间维持感情的主要方式仍是共同的生活,有孩子的家庭更会考虑到夫妻共同生活对亲情的重要。〖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吾师曰:“道的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文化始于黄帝,集大成于老庄。”依我看还要早,从广成子所撰《浮黎鼻祖金华秘诀》说到“九层丹法,天元为最”来看,当追溯到远古……漫长的六七千年修道炼丹(仙)的实践所形成的“道学”、“丹道学”一直影响并带动着易学、儒学、医学、武学的发展。或者说,同源(神学)并蓄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对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这一‘双和模式’”的提出,中国道教应该做些什么呢?回答
〔原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①。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②。”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③。”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④!”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⑤。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⑥!”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⑦?”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⑧;功被天下,守之以让⑨;勇力抚世,守之以怯⑩;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
讨论了协同设计环境下,项目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的设计,同时对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描述,并对系统设计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保证了系统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
华夏自古重节俭。早在《左传》中就有这样的议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就是说,节约是高尚的道德;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谚、民谣,如“惜衣常暖,惜食常饱”,“笑破不笑补,三补又一新”等这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谚语,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节俭在中华民族中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巨大魅力。节俭所以能够自古至今,传扬不衰,就在于无论对修身、持家、治国,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个人,节俭的第一大
黄山,被誉为“中国的世界公园”,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独领风骚,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首选。它兼有各地名山之长,诸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嵋的清凝,庐山的秀雅,雁荡的鲜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景色壮观,诗文诱人。难怪早在数百年前,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从内心深处感叹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而黄山之美,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