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版初中化学教材的一大亮点,本文对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对策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其中的亮点与突破点,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科学探究,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尝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变生活素材为探究性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化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为此,在化学学科中会经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若能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就会觉得化学是一门有用的自然科学,为此,就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其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讲解到铁生锈这一章节时,可以先让学生回想身边的一些铁制品,如菜刀、门窗等,然后再对关于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有哪些进行探讨,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自己的观察进行猜想,进而踊跃发言,待学生发完各自的意见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出的空气、水等一些有用因素,对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一组对比实验以进行探究,又如如何利用家里的用品(肥皂水)来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等,通过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的东西添加到化学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与实际生活、生产等关系密切,掌握化学学科知识可以解决身边很多的问题,从而大大激发其对化学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在学生感到熟悉,或认为有用的情景中,学生就会产生想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因为通过这样的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感知器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出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其注意力,具体而言,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一定的环境条件,要让学生感觉某个问题需要迫切解决,引起学生概念的冲突,让其感觉自身原有知识的不足,从而将其疑惑、惊奇的情感激发出来,进而让其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欲望,促进积极的思维,而在化学教学中要营造这种氛围的最佳方法就是化学实验,例如,在进行《奇妙的化学》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增加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将几滴酚酞试液滴入盛有Na0H溶液的试管中,一边振荡一边观察现象,然后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其中,再次振荡,然后观察现象,实验后,学生就会对这一实验过程中的“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继而又变成无色”的现象感到非常有趣、惊奇和兴奋,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追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此时,在当欲言而不能答时候,就可以将“化学变化”的概念引入教学中来,这一过程,让学生将化学变化的概念深深地融于脑海中,并激发了强烈的继续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将演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究能力
在以往化学实验中多以演示实验和以验证实验为主,教师演示,学生听讲与观察,这是以往最主要的方式,尽管这样学生也可以获取化学知识,然而,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无法参与到其中,致使学生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出来,为此,教师要在确保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验、探究实验替代演示实验,要使所有学生都有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要让他们感受与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的喜悦以及失败的遗憾,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利用实验中异常现象,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失败或异常是很正常的现象,表面上来看,其好像对实验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来看,它更是在科学探究中,对于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的一种好素材,为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利用机会,将其另一方面的价值给充分挖掘出来,再配合适当的教学策略,就一定会有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以达到正常实验都难以实现的目标,因此,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故意制造实验失败或异常现象,然后再进行正确实验的演示,要让学生深刻领悟实验正确操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例如,在对高锰酸钾进行加热时,用排水法完成氧气制备后,故意不经历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这一步,而是提前停止加热,稍作片刻,学生就会惊奇地看到水的逆流现象(水往高处流),水槽中的水会沿导管逐渐进入试管,最后导致试管炸裂,尽管实验中损坏了一支试管,但这样的方法相比传统的方法,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非前者莫属,且获得的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要变生活素材为探究性实验,激发探究欲望;二要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三要将演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究能力;四要利用实验中异常现象,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四方,刘永舜,等.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5)
[2]陆裕峰.初中化学教学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J]科学教育,2008,(9).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对策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其中的亮点与突破点,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科学探究,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尝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变生活素材为探究性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化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为此,在化学学科中会经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若能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就会觉得化学是一门有用的自然科学,为此,就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其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讲解到铁生锈这一章节时,可以先让学生回想身边的一些铁制品,如菜刀、门窗等,然后再对关于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有哪些进行探讨,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自己的观察进行猜想,进而踊跃发言,待学生发完各自的意见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出的空气、水等一些有用因素,对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一组对比实验以进行探究,又如如何利用家里的用品(肥皂水)来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等,通过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的东西添加到化学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与实际生活、生产等关系密切,掌握化学学科知识可以解决身边很多的问题,从而大大激发其对化学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在学生感到熟悉,或认为有用的情景中,学生就会产生想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因为通过这样的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感知器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出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其注意力,具体而言,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一定的环境条件,要让学生感觉某个问题需要迫切解决,引起学生概念的冲突,让其感觉自身原有知识的不足,从而将其疑惑、惊奇的情感激发出来,进而让其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欲望,促进积极的思维,而在化学教学中要营造这种氛围的最佳方法就是化学实验,例如,在进行《奇妙的化学》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增加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将几滴酚酞试液滴入盛有Na0H溶液的试管中,一边振荡一边观察现象,然后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其中,再次振荡,然后观察现象,实验后,学生就会对这一实验过程中的“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继而又变成无色”的现象感到非常有趣、惊奇和兴奋,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追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此时,在当欲言而不能答时候,就可以将“化学变化”的概念引入教学中来,这一过程,让学生将化学变化的概念深深地融于脑海中,并激发了强烈的继续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将演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究能力
在以往化学实验中多以演示实验和以验证实验为主,教师演示,学生听讲与观察,这是以往最主要的方式,尽管这样学生也可以获取化学知识,然而,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无法参与到其中,致使学生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出来,为此,教师要在确保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验、探究实验替代演示实验,要使所有学生都有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要让他们感受与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的喜悦以及失败的遗憾,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利用实验中异常现象,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失败或异常是很正常的现象,表面上来看,其好像对实验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来看,它更是在科学探究中,对于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的一种好素材,为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利用机会,将其另一方面的价值给充分挖掘出来,再配合适当的教学策略,就一定会有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以达到正常实验都难以实现的目标,因此,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故意制造实验失败或异常现象,然后再进行正确实验的演示,要让学生深刻领悟实验正确操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例如,在对高锰酸钾进行加热时,用排水法完成氧气制备后,故意不经历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这一步,而是提前停止加热,稍作片刻,学生就会惊奇地看到水的逆流现象(水往高处流),水槽中的水会沿导管逐渐进入试管,最后导致试管炸裂,尽管实验中损坏了一支试管,但这样的方法相比传统的方法,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非前者莫属,且获得的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要变生活素材为探究性实验,激发探究欲望;二要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三要将演示实验变为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究能力;四要利用实验中异常现象,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四方,刘永舜,等.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5)
[2]陆裕峰.初中化学教学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J]科学教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