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矿矿山压力对煤矿危害很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矿压观测的目的及内容,然后介绍了开滦(集团)东欢坨矿2089下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矿压 观测 分析
中图分类号:TD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095-01
开滦(集团)东欢坨矿2089下回采工作面位于中央采区南翼8煤层中,北至中央采区煤8辅助斜巷,同煤层斜上方为2089下采面(已回采完毕),上、下煤层无采掘工程。该工作面到5月25日可采走向长347 m,平均倾斜长84 m,地面标高+16.84。工作面标高 -276.3~-313.1。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该煤层稳定,结构简单。2089下工作面煤厚在2.7~3.4 m,平均3.1 m,煤层倾角19°~23°,平均21°。煤层可采指数1.0,变异系数3.4%,煤层稳定,结构简单,有时有0.1 m的夹矸。
1 矿压观测的目的及内容
矿压观测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和掌握其现场的实际规律,以便指导安全生产,达到预测预报效果。观测内容包括:围岩变化及周期来压工作面风运道使用十字测点进行观测,两帮移近量及底臌量。
采煤工作面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初次来压后(由于安装在线监测设备KJ327时间晚,未能见能监测道初次来压),随工作面向前推进,直接顶和老顶形成的悬臂梁愈来愈大,当其超过强度极限时,就会开始折断垮落;这种随工作面推进,直接顶和老顶悬臂梁周期性折断时出现的压力变化叫作周期来压。周期来压规律与矿方的推进速度(即每天工作面的割煤速度)、回采巷道的地质条件(是否有断层、夹矸的厚度等)、液压支架初撑力大小、平均工作阻力等有关,下面仅是参考KJ327型矿山压力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工作面液压支架各个支柱的平均工作阻力来分析寻找压力变换规律。通过以上步骤寻找平均工作阻力曲线中比较明显的大的波峰,大的波峰的到来就可能是工作面老顶或者是直接顶(老顶)压力 (周期来压)“来到了”,此时煤壁可能片帮严重、工作面有掉渣、震动、声响以及气浪等现象。
2 矿压观测结果
3 观测结果分析
(6)所以以后及时观测现场顶板变化规律,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地资料,采取有效地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7)采场局部有煤壁片冒现象的原因是:①顶煤厚度不均、煤体强度低、加之工作面倾角也比较大,当基本顶来压时,由于支架上顶煤已空顶或采面初撑力小等原因,从而导致基本顶压力直接作用于采面上,在回采的采动影响下产生片冒现象。②老顶来压时支架初撑力比较低造成煤壁受力较大,造成片帮的原因。③现场二级护顶不能够使用,造成片帮的次要原因。④2089采空区对采场的影响,从而导致基本顶压力直接作用于采面上,采面初撑力小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局部片冒现象。
(8)在实际观测中,局部支架出现了漏液卸压现象(40下柱、38下柱、12上柱),加上泵压力时有不足,维修不及时,导致初撑力末能达到预定值,使支架的特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到整体架组对采场的支撑效果。由此可知,在确保泵站压力(30 MPa)及时避免漏液卸压现象发生的前提下,该支架初撑力的设计比较合理,能够适应采场活动的需要。
(9)采面支架产生周期压力的主要原因为:由于采场煤层不平整,变化多,从而造成支架上方在基本顶压力作用下产生的破碎煤体不一样,有局部托煤顶或破板现象,这样便使支架对上顶承载量整体受力不均,使其承载载荷也相应变化。
(10)5月18日~23日整个采面老板落板不及时,造成采面初撑力较低,对回采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矿压 观测 分析
中图分类号:TD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095-01
开滦(集团)东欢坨矿2089下回采工作面位于中央采区南翼8煤层中,北至中央采区煤8辅助斜巷,同煤层斜上方为2089下采面(已回采完毕),上、下煤层无采掘工程。该工作面到5月25日可采走向长347 m,平均倾斜长84 m,地面标高+16.84。工作面标高 -276.3~-313.1。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该煤层稳定,结构简单。2089下工作面煤厚在2.7~3.4 m,平均3.1 m,煤层倾角19°~23°,平均21°。煤层可采指数1.0,变异系数3.4%,煤层稳定,结构简单,有时有0.1 m的夹矸。
1 矿压观测的目的及内容
矿压观测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和掌握其现场的实际规律,以便指导安全生产,达到预测预报效果。观测内容包括:围岩变化及周期来压工作面风运道使用十字测点进行观测,两帮移近量及底臌量。
采煤工作面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初次来压后(由于安装在线监测设备KJ327时间晚,未能见能监测道初次来压),随工作面向前推进,直接顶和老顶形成的悬臂梁愈来愈大,当其超过强度极限时,就会开始折断垮落;这种随工作面推进,直接顶和老顶悬臂梁周期性折断时出现的压力变化叫作周期来压。周期来压规律与矿方的推进速度(即每天工作面的割煤速度)、回采巷道的地质条件(是否有断层、夹矸的厚度等)、液压支架初撑力大小、平均工作阻力等有关,下面仅是参考KJ327型矿山压力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工作面液压支架各个支柱的平均工作阻力来分析寻找压力变换规律。通过以上步骤寻找平均工作阻力曲线中比较明显的大的波峰,大的波峰的到来就可能是工作面老顶或者是直接顶(老顶)压力 (周期来压)“来到了”,此时煤壁可能片帮严重、工作面有掉渣、震动、声响以及气浪等现象。
2 矿压观测结果
3 观测结果分析
(6)所以以后及时观测现场顶板变化规律,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地资料,采取有效地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7)采场局部有煤壁片冒现象的原因是:①顶煤厚度不均、煤体强度低、加之工作面倾角也比较大,当基本顶来压时,由于支架上顶煤已空顶或采面初撑力小等原因,从而导致基本顶压力直接作用于采面上,在回采的采动影响下产生片冒现象。②老顶来压时支架初撑力比较低造成煤壁受力较大,造成片帮的原因。③现场二级护顶不能够使用,造成片帮的次要原因。④2089采空区对采场的影响,从而导致基本顶压力直接作用于采面上,采面初撑力小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局部片冒现象。
(8)在实际观测中,局部支架出现了漏液卸压现象(40下柱、38下柱、12上柱),加上泵压力时有不足,维修不及时,导致初撑力末能达到预定值,使支架的特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到整体架组对采场的支撑效果。由此可知,在确保泵站压力(30 MPa)及时避免漏液卸压现象发生的前提下,该支架初撑力的设计比较合理,能够适应采场活动的需要。
(9)采面支架产生周期压力的主要原因为:由于采场煤层不平整,变化多,从而造成支架上方在基本顶压力作用下产生的破碎煤体不一样,有局部托煤顶或破板现象,这样便使支架对上顶承载量整体受力不均,使其承载载荷也相应变化。
(10)5月18日~23日整个采面老板落板不及时,造成采面初撑力较低,对回采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