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如何将德育教育内容合理地融入小学生的日常教学,也成为小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小学将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讲授上,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部分小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却常常出现顶撞家长、不尊重教师和打骂同学等现象,如果不进行合理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将产生消极影响。
  (二)家校缺少高效配合
  目前家庭与学校配合不够也是阻碍小学生德育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德育教育意识不强,认为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一样都是学校的事。另一方面,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缺乏与家庭的有效互动,没有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以及与德育情况实时反馈,阻碍了家庭与学校的协调配合,影响德育效果。
  (三)德育方法有待創新
  教育体制改革给教育方法创新带来了契机,也间接体现出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特别是德育教育。例如,传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只是教师讲解思想品德课本知识,而且在课程安排上存在重视语、数、外等所谓主科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发挥教育指导作用,给小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消极影响。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强化意识并在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强化德育意识是高效开展德育教育基础。对此,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例如,教学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德育教育会议,利用多媒体为教师讲述德育对小学生行为养成以及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会议的方式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为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深化小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各学科教师都应该将德育与学科知识教学融为一体,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让小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进而提升综合素质。语文学科与德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可以将德育融入课文内涵讲解中,通过语文课堂实现德育教育。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难忘的八个字》一课时,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同学的良好品德,还可以通过课文的讲解,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人间有爱,以正能量引领小学生成长。教师在给予学生关爱的同时拉近师生距离,这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与良好品德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
  (二)组织德育相关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中,小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社会与生活,这是和在教室学习知识完全不同的教育体验。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开展的德育教育中更多的是理论教育,效果往往不明显。小学教师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有益于小学生身心的课外活动,让小学生有所思,有所感,强化德育意识。例如,学校可以在每年的春季组织小学生参与植树节活动,并鼓励学生家长一起参与。一方面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理解树木花草对环境的积极作用,让小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尊重生命的高尚品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实现树苗的种植,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以让小学生养成团结同学、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利用合理的课外活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进而实现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强化。
  (三)创设合理的德育管理模式
  在将德育内容融入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教学管理部门还应该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协调配合,创设合理的德育管理模式,给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例如,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小学班主任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建立互动交流群,鼓励各学科教师有针对性地在群里发布德育内容,并且对小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合理反馈,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便于在家庭教育的德育方面中有所侧重。此外,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供教育建议,避免家长采用不合理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家校配合的德育模式,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从而促进小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
  总而言之,基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门应该提升德育意识,改善现有的德育教育水平,并积极创建家校配合的德育模式,力争通过有效的方法提升德育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其他文献
人们在翘起二郎腿时,会感觉腿部有个支撑力度,很舒服。但是长期翘起二郎腿对身体不仅没有益处反而还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建议大家还是避免长期跷二郎腿。 跷二郎腿15分钟以内,不会引发静脉曲张  武汉市普爱医院骨关节科主任程文俊介绍,从理论上说,跷二郎腿时一条腿的膝关节顶在另一条腿的腿窝里,从而对腿窝形成压迫。由于其内部是血管、静脉和动脉,所以如果长时间压迫,可能会阻断静脉血流,引起静脉血栓。但是
高血脂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是一种脂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脂肪肝等有密切的联系。由于控制血脂对预防老年病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血脂的研究逐渐引起了重视。近10年来,国内对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脂病因,取得了大量有益的成果。  高血脂属于中医“痰浊”“血瘀”的范畴。从“痰浊”“血瘀”来看高血脂的形成,高血脂和脂蛋白异常与中医中的“痰”密切相关,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而高血脂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各项体能的全面发展。戏剧活动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将戏剧和户外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快乐活动 以兴趣先行  在戏剧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往往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兴趣进行活动。在戏剧结合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个代入感。如果是丛林戏剧主题活动,教师可以播放动物们的叫声
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发展,血液成分分离技术有所提高,特别是新一代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应用。目前,机采血小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机采血小板是指运用血液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把一个或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从一个献血者体内分离出来的过程。从经验统计数据来看,很多献血爱心人士在捐献机采血小板后出现了诸多不良反应。为了进一步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献血安全,并鼓励广大社会人群积极参与献血,本文主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废旧材料的作用及其教育价值,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求,使废旧材料成为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再利用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多次尝试“变废为宝”的美术活动,笔者发现,让幼儿对熟悉的物品进行改造,他们总会对结果充满期待。粘粘撕撕制成“大麻糕”  小班的幼儿年龄偏小,我通常会选择幼儿熟悉的事物或是符合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的事物,来唤起他们的兴趣。跟幼儿一起生活了三个
数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核心的一环,学生必须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很多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是否提升,却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提高。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抓住机会,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  (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  目前,很多数学教师仍然保持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
在自然体验活动参与模式下,教师能够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在自然体验活动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并由走近自然、引导问题、鼓励质疑等模式去开展教学,从而在自然体验活动模式下,让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能够得到发展。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即是指幼儿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符合社会期望,并能够自觉成为一名社会所需人才的一类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体现出的是其对社会的自我贡献,也是完成社会化发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发展以及人生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重视对幼儿的艺术教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幼儿园艺术教学效果。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陶冶幼儿情操,提升幼儿艺术素养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教师要重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确保
教师可以将游戏化教学运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整合多样化的游戏,充分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性等优势,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启发幼儿的音乐感知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介绍了游戏化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  音乐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它可以打开孩子幼小的心灵,在持续的学习中提高孩子的情感感知和分析能力,有效促进孩子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课程游戏化的引领下,笔者发现,幼儿园阅读活动的途径更加多元。阅读活动可以融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中。利用多种形式,将阅读带入生活,将生活融入阅读。生活中融入阅读  自开展阅读探索活动以来,幼儿园组织全园幼儿、教师、家长进行每日“四会”阅读活动。四会包括晨暮故事选读会、餐前故事分享会、睡前故事听赏会、家庭故事阅读会。每天早上幼儿入园后可以自选绘本进行阅读,中午吃饭前推荐故事小明星讲述一个绘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