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以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为原料,有机胺为催化剂,固相缩聚法合成高分子量双酚A型聚碳酸酯(BPA–PC)的新工艺。探究了预聚体粉料颗粒大小、缩聚温度、缩聚时间、预聚体分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以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为原料,有机胺为催化剂,固相缩聚法合成高分子量双酚A型聚碳酸酯(BPA–PC)的新工艺。探究了预聚体粉料颗粒大小、缩聚温度、缩聚时间、预聚体分子量及官能团比例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大于60目(小于250μm)的预聚体颗粒在210℃真空缩聚8 h,制得的缩聚体特性黏度较大。预聚体分子量越大,C6H5OH/OH官能团比例越接近1,缩聚物的分子量越大。在较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数均分子量为52 572、分子量分布为1.830、熔点258℃、有一定结晶度的BPA–PC产品。
其他文献
采用数控渐进成形工艺,利用高速转动工具头与聚氯乙烯(PVC)板料间局部摩擦热以成形变角度圆锥制件,研究了皂液、40号机油、聚四氟乙烯脂、锂基高温润滑脂、水等5种不同润滑剂对PV
2013年4月22日在赤峰—开原断裂中段发生了内蒙古通辽5.3级地震,对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地震形势产生双重影响。基于K值、G-R关系、能量释放比例RE和M-T等指标判定通辽5.3级
矩法和线性回归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岩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均值,但是在统计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时,矩法常常面临样本容量偏小而导致变异系数偏大的困难,而常规线性回归法无法给出实
基于天津市地震局"十五"高速区域网络环境,在局信息网络中心和蓟县地震台信息节点搭建了由4台WWW服务器和2台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有负载均衡功能的网站系统,实现了区域内的数据
目的:分析讨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随访1~5年,平均2.5年.结果:56例病人全部随访,
利用卫星对地遥测长波辐射(OLR)信息,分析了华北地块OLR信息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地震活动分布特点进行了短期预测中强地震判定指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华北地区短期内有无可能发生M5以上的显著地震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经近一年的实际检验效果良好,对华北地区震情监测预报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