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3月,我国CPI分别上涨4.9%、4.9%、5.4%,农产品价格更是持续上涨。人民群众对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产品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农村金融产品业务推进和创新也成为关注焦点。在此,笔者结合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实际情况,就农村金融产品业务推进和创新谈点看法。
一、官渡区农村经济简要情况
近年来,官渡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加强。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1亿元,增长13.5%,同比增长14.8%,较“十五”末翻一番。财政收入完成66.7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16亿元,增长36.9%,同比增长30.20%,是“十五”末的4.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920元,增长15.6%。据统计,2010年末,官渡区乡村户数40748户,乡村人口109935人,乡村从业人员数70082人。年末耕地面积387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8670吨,蔬菜总产量89533吨,鲜切花23817万枝,肉类总产量14156吨,牛奶总产量2252吨,禽蛋总产量28079吨,年末猪存栏64353头。随着新昆明建设、城中村拆迁,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官渡区城镇化率已达到95%以上,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人口和农村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但农业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增收以及涉农经济组织对资金需求和金融支持需求仍然占有重要份额。
二、官渡区农村金融产品推进情况
当前辖区各金融机构推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贷免扶补”贷款、“巾帼创业贷款”、“金碧惠农卡业务”、“个人养殖贷款”、“惠农卡”、“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保险理财类产品”、“存货质押贷款”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业务,因为其灵活运用多种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拓展结算渠道,降低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融资成本,有力支持了农民增收、“三农”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仅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2011年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53,380万元,其中农户贷款28,622万元,非农户个人农林牧渔业贷款4,888万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贷款46,011万元,城市企业级各类组织涉农贷款73,859万元。
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养殖、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云南省最大的土鸡、土鸡蛋农业龙头专业化集团公司。主要生产鸡、蛋、牛肉系列30多个产品,以“生态、特色”打造品牌,鸡、鸡蛋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该公司自1999年与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建立信贷关系,该行共向其发放贷款19笔,累计贷款总金额达到16,885万元。该行在该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其暂时缺乏有效担保的情况下,分别引入两家融资担保公司为其担保贷款2,500万元,有效解决了该公司融资难题。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下,该公司目前总资产达2.5亿元,有种植、养殖、屠宰加工、科技研发及推广、培训基地6,810亩。该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扶持带动种养殖户5,000多户,生态特色居全国首位,蛋鸡规模居全国前5位,产品销售遍及昆明及云南省各地州、深圳、珠海、上海、香港等地。禽蛋产品获得云南省无公害蛋鸡地方标准1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2项,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且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创新型机构和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三级政府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昆明市应急鸡肉、鸡蛋供应单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辖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中,人民银行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改进支农服务方式,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加强对现有“三农”的支持力度。配合当地政府积极培育省、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一批农产品获得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近五年来,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8家,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5个,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户。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当地政府继续完善农业、服务业扶持政策,同时给予积极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三、官渡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县域金融机构如农行、农发行均不是独立法人,相关业务品种的开发及推广均由其上级行统一安排部署,在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二是随着“新昆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及“城中村”拆迁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三农”资源不断减少,涉农资金需求呈现多元化。
三是进入城市化或将要进入城市化的农村地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仍不完善,信用风险较高,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速度和推广进度。
四是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激励办法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推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推进官渡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建议
一是加快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保障和支撑,促使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县域金融机构的上级行要加大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力度,在政策面、操作面、技术方面给予县域金融机构指导、帮助、支持。
三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推动作用方面,国家政策扶持、信贷政策支持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是对在支持“三农”方面成绩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和政策扶持,支持多尽社会责任、多讲社会效益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金融机构增强实力快速发展。
一、官渡区农村经济简要情况
近年来,官渡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加强。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1亿元,增长13.5%,同比增长14.8%,较“十五”末翻一番。财政收入完成66.7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16亿元,增长36.9%,同比增长30.20%,是“十五”末的4.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920元,增长15.6%。据统计,2010年末,官渡区乡村户数40748户,乡村人口109935人,乡村从业人员数70082人。年末耕地面积387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8670吨,蔬菜总产量89533吨,鲜切花23817万枝,肉类总产量14156吨,牛奶总产量2252吨,禽蛋总产量28079吨,年末猪存栏64353头。随着新昆明建设、城中村拆迁,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官渡区城镇化率已达到95%以上,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人口和农村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但农业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增收以及涉农经济组织对资金需求和金融支持需求仍然占有重要份额。
二、官渡区农村金融产品推进情况
当前辖区各金融机构推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贷免扶补”贷款、“巾帼创业贷款”、“金碧惠农卡业务”、“个人养殖贷款”、“惠农卡”、“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保险理财类产品”、“存货质押贷款”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业务,因为其灵活运用多种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拓展结算渠道,降低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融资成本,有力支持了农民增收、“三农”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仅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2011年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53,380万元,其中农户贷款28,622万元,非农户个人农林牧渔业贷款4,888万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贷款46,011万元,城市企业级各类组织涉农贷款73,859万元。
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养殖、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云南省最大的土鸡、土鸡蛋农业龙头专业化集团公司。主要生产鸡、蛋、牛肉系列30多个产品,以“生态、特色”打造品牌,鸡、鸡蛋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该公司自1999年与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建立信贷关系,该行共向其发放贷款19笔,累计贷款总金额达到16,885万元。该行在该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其暂时缺乏有效担保的情况下,分别引入两家融资担保公司为其担保贷款2,500万元,有效解决了该公司融资难题。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下,该公司目前总资产达2.5亿元,有种植、养殖、屠宰加工、科技研发及推广、培训基地6,810亩。该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扶持带动种养殖户5,000多户,生态特色居全国首位,蛋鸡规模居全国前5位,产品销售遍及昆明及云南省各地州、深圳、珠海、上海、香港等地。禽蛋产品获得云南省无公害蛋鸡地方标准1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2项,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且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创新型机构和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三级政府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昆明市应急鸡肉、鸡蛋供应单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辖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中,人民银行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改进支农服务方式,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加强对现有“三农”的支持力度。配合当地政府积极培育省、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一批农产品获得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近五年来,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8家,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5个,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户。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当地政府继续完善农业、服务业扶持政策,同时给予积极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三、官渡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县域金融机构如农行、农发行均不是独立法人,相关业务品种的开发及推广均由其上级行统一安排部署,在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二是随着“新昆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及“城中村”拆迁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三农”资源不断减少,涉农资金需求呈现多元化。
三是进入城市化或将要进入城市化的农村地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仍不完善,信用风险较高,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速度和推广进度。
四是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激励办法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推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推进官渡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建议
一是加快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保障和支撑,促使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县域金融机构的上级行要加大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力度,在政策面、操作面、技术方面给予县域金融机构指导、帮助、支持。
三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推动作用方面,国家政策扶持、信贷政策支持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是对在支持“三农”方面成绩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和政策扶持,支持多尽社会责任、多讲社会效益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金融机构增强实力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