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道内科2011年 03月-2014年03月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患儿在临床常规方法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万托林进行,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其不良反应率。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40/4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为4.17%(2/48),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08%(1/48),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明显,该用药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内分功能及泌肺功能,有效调节患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且该方法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万托林;普米克令;雾化吸入治疗;临床观察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道内科2011年 03月-2014年03月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96例均为我院呼吸道内科2011年 03月-2014年0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48例,年龄在1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0岁,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5例;观察组患儿48例,年龄在1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1岁,其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4例。本研究在征得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8例患儿在临床常规方法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 Ltd,H20090902)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万托林(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545)进行治疗,每次0.2mg,雾化后喷雾吸入。常规治疗包括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GlaxoSmithKline Australia Pty Ltd,H20140403),1剂/次,醋酸泼尼松(广东一力罗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24),根据患儿症状不同采用相应的剂量,当患儿症状相对稳定3d后减量到正常剂量的1/4-1/2,直到停用。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本研究的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1]:(1)显效,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控制,解除了对药物的依赖,基本不需要继续使用药物治疗;(2)有效: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的缓解,听诊结果表明哮鸣音显著减弱;(3)无效:经过治疗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变化。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儿总数]x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40/4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例(%)]
  组别
  患儿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8
  21
  19
  8
  83.33(40/48)
  观察组
  48
  35
  10
  3
  93.75(45/48)
  X2 value
  7.56
  P value
  0.03
  2.2 两组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为4.17%(2/48),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08%(1/48),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例(%)]
  组别
  患儿数
  并发症患儿数
  并发症率
  对照组
  48
  1   2.08(1/48)
  观察组
  48
  2
  4.17(2/48)
  X2 value
  1.59
  P value
  0.09
  3 讨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是呼吸道内科临床上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患儿的发病往往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密切相关[2],发作后患儿极为痛苦而且临床症状难以遏制,因此该病的临床治疗也成为了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该病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镇痛解热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儿表现出疾病是由于食物或者粉尘等过敏导致的话,当患儿急性发病时可以导致患儿胃食管反流、鼻窦炎、鼻炎等,这类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采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4],这类药物的使用往往具有见效快的优点,然而长期频繁的使用,会导致患儿的呼吸道管壁上面的平滑肌发生松弛,使得侵入患儿气道的粉尘等异物在刺激机体时黏膜上的纤毛不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得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加难以进行控制和得到有效的治疗[5]。
  本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明显,该用药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内分功能及泌肺功能,有效调节患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且该方法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成宇锋.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12:5-6.
  [2]刘凤沾,张秀娟,刘力新.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6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16:74-75.
  [3]庞健辉.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44-45.
  [4]朱太幸.普米克令舒联合特不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4:60-61+63.
  [5]黎汝,陈毅斐,贾钧.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03:291-29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在大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大量脑出血的住院患者,按照患者收治的时间进行分组治疗,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5例大量脑出血住院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25例大量脑出血住院患者实施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实验组),分别对患者的临床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胃平冲剂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病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胃三联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胃平冲剂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症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分别采用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量表得分(41.7±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量表得分(57.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均予以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血脂指标检测,并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FBG、HbA1c、GS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TC、TG、LDL-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儿采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64例强迫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接受同样药物治疗后实行不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其精神状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期抑郁和焦虑改善情况,观察组改善态势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59.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的疗效,并将资料的诊治体会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针对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资料方法,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资料方式。比较两组在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出血量和并发症的情况,并采取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和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 介绍缓控释制剂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概况。方法 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缓控释制剂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分别进行介绍。结果 近年来缓控释制剂有口服、注射、植入、透皮等各种给药方式,并应用于心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结论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充分满足了临床的需要,但是与理想剂型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  缓控释制剂是第三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间我院体检科健康查体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并分析其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查体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2、13.17,P< 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10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观察组于腹腔镜引导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者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术后伤口甲级愈合情况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