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道内科2011年 03月-2014年03月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患儿在临床常规方法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万托林进行,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其不良反应率。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40/4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为4.17%(2/48),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08%(1/48),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明显,该用药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内分功能及泌肺功能,有效调节患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且该方法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万托林;普米克令;雾化吸入治疗;临床观察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道内科2011年 03月-2014年03月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96例均为我院呼吸道内科2011年 03月-2014年0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48例,年龄在1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0岁,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5例;观察组患儿48例,年龄在1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1岁,其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4例。本研究在征得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8例患儿在临床常规方法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 Ltd,H20090902)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万托林(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545)进行治疗,每次0.2mg,雾化后喷雾吸入。常规治疗包括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GlaxoSmithKline Australia Pty Ltd,H20140403),1剂/次,醋酸泼尼松(广东一力罗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24),根据患儿症状不同采用相应的剂量,当患儿症状相对稳定3d后减量到正常剂量的1/4-1/2,直到停用。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本研究的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1]:(1)显效,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控制,解除了对药物的依赖,基本不需要继续使用药物治疗;(2)有效: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的缓解,听诊结果表明哮鸣音显著减弱;(3)无效:经过治疗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变化。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儿总数]x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40/4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例(%)]
组别
患儿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8
21
19
8
83.33(40/48)
观察组
48
35
10
3
93.75(45/48)
X2 value
7.56
P value
0.03
2.2 两组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为4.17%(2/48),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08%(1/48),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例(%)]
组别
患儿数
并发症患儿数
并发症率
对照组
48
1 2.08(1/48)
观察组
48
2
4.17(2/48)
X2 value
1.59
P value
0.09
3 讨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是呼吸道内科临床上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患儿的发病往往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密切相关[2],发作后患儿极为痛苦而且临床症状难以遏制,因此该病的临床治疗也成为了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该病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镇痛解热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儿表现出疾病是由于食物或者粉尘等过敏导致的话,当患儿急性发病时可以导致患儿胃食管反流、鼻窦炎、鼻炎等,这类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采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4],这类药物的使用往往具有见效快的优点,然而长期频繁的使用,会导致患儿的呼吸道管壁上面的平滑肌发生松弛,使得侵入患儿气道的粉尘等异物在刺激机体时黏膜上的纤毛不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得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加难以进行控制和得到有效的治疗[5]。
本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明显,该用药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内分功能及泌肺功能,有效调节患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且该方法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成宇锋.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12:5-6.
[2]刘凤沾,张秀娟,刘力新.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6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16:74-75.
[3]庞健辉.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44-45.
[4]朱太幸.普米克令舒联合特不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4:60-61+63.
[5]黎汝,陈毅斐,贾钧.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03:291-294.
关键词: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万托林;普米克令;雾化吸入治疗;临床观察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道内科2011年 03月-2014年03月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96例均为我院呼吸道内科2011年 03月-2014年0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48例,年龄在1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0岁,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5例;观察组患儿48例,年龄在1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1岁,其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4例。本研究在征得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8例患儿在临床常规方法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 Ltd,H20090902)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万托林(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545)进行治疗,每次0.2mg,雾化后喷雾吸入。常规治疗包括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GlaxoSmithKline Australia Pty Ltd,H20140403),1剂/次,醋酸泼尼松(广东一力罗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24),根据患儿症状不同采用相应的剂量,当患儿症状相对稳定3d后减量到正常剂量的1/4-1/2,直到停用。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本研究的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1]:(1)显效,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控制,解除了对药物的依赖,基本不需要继续使用药物治疗;(2)有效: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的缓解,听诊结果表明哮鸣音显著减弱;(3)无效:经过治疗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变化。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儿总数]x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48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40/4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例(%)]
组别
患儿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8
21
19
8
83.33(40/48)
观察组
48
35
10
3
93.75(45/48)
X2 value
7.56
P value
0.03
2.2 两组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为4.17%(2/48),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08%(1/48),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例(%)]
组别
患儿数
并发症患儿数
并发症率
对照组
48
1 2.08(1/48)
观察组
48
2
4.17(2/48)
X2 value
1.59
P value
0.09
3 讨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是呼吸道内科临床上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患儿的发病往往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密切相关[2],发作后患儿极为痛苦而且临床症状难以遏制,因此该病的临床治疗也成为了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该病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镇痛解热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儿表现出疾病是由于食物或者粉尘等过敏导致的话,当患儿急性发病时可以导致患儿胃食管反流、鼻窦炎、鼻炎等,这类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采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4],这类药物的使用往往具有见效快的优点,然而长期频繁的使用,会导致患儿的呼吸道管壁上面的平滑肌发生松弛,使得侵入患儿气道的粉尘等异物在刺激机体时黏膜上的纤毛不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得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加难以进行控制和得到有效的治疗[5]。
本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内科临床上采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明显,该用药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内分功能及泌肺功能,有效调节患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且该方法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成宇锋.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12:5-6.
[2]刘凤沾,张秀娟,刘力新.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6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16:74-75.
[3]庞健辉.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44-45.
[4]朱太幸.普米克令舒联合特不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4:60-61+63.
[5]黎汝,陈毅斐,贾钧.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03:29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