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角看散文《背影》的英译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它也早已有众多的英译版本。当然,研究评判这些英译本好坏的标准多局限于功能对等、翻译目的论等一些常见的翻译理论。因此,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以张培基和杨宪益的《背影》英译本为例,主要从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两方面将两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背影;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指称意义;语用意义
  一、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简介
  索绪尔(Saussure)——现代语言学之父,率先提出了“符号学”。他认为语言问题涉及的主要是符号学的问题,而符号又是由所指和能指兩种要素构成。在此之后,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William Morris)又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符号学。他将符号关系分成了三个方面:语义关系、句法关系和语用关系。与这三个符号关系所对应的符号意义便是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率先将社会符号学应用到翻译中,即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其核心便是三种符号意义。指称意义主要是指词语、句子所反映的概念意义。言内意义是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蕴含意义、文化意义等。
  二、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角看《背影》两个版本的英译
  例1:背影
  张译: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张培基)
  杨译:My Father’s Back(杨宪益)
  分析:首先从题目的英译看起,张译本为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就很好的传达出了源文的指称意义。反观杨译本的My Father’s Back,则缺少了对“影”的指称意义再现,所以,但从题目来看,张译本明显要优于杨译本的。
  例2: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张译:When I met father in Xuzhou, 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his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
  杨译:When I joined him in Xuzhou I found the courtyard strewn with things and could not help shedding tears at the thought of granny.
  分析:张译的和杨译的前半句都基本上表达出了源文的指称意义。但在后半句中,作者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是看见满院狼藉和对祖母的思念共同作用下的情感迸發。所以,在张的译文中就用了“and”来连接,表达这种并列性。但在杨的译文中,后半句的意思就变成了“我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并且忍不住流泪当我想起祖母的时候”,让人误解为流泪是因为想起了祖母,与满院狼藉没关系,这就与源文的意义产生了分歧。但二人在翻译“簌簌地流下眼泪”时,都未能将拟声叠词——“簌簌”的言内意义准确表达出来。
  例3: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张译:After some wavering, he finally decided that he himself would accompany me to the station. I repeatedly tried to talk him out of it, but he only said, “Never mind! It won’t do to trust guys like those hotel boys!”
  杨译:But after much hesitation he finally decided to see me off himself, though I told him again and again there was no need. “Never mind,” he said, “I don’t want them to go.”
  分析:前一句,二人的译本虽说存在差异,可还是译出了源文的指称意义。但在后半句中,“我两三回劝他”,张译的是“I repeatedly tried to talk him”,用“repeatedly tried to”来体现“劝”这一动作的指称意义;而杨译的是“I told him again and again”,对于“劝”这一动作用的是“told”,相比较而言,其指称意义就显得不是那么对应了。但二人都注意到“两三回”并不是真正的两三回,其隐藏含义应该是很多次。所以二人分别用“repeatedly”和“again and again”来体现其语用意义。同时,最后一句“他们去不好!”,张译出了其隐藏含义——我不信任他们,很好的体现出语用意义,但杨直接译成了我不想他们去,就未能表达出其中的语用意义。
  例4: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张译:His hands held on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tform, his legs huddled up and his corpulent body tipped slightly towards the left, obviously making an enormous exertion.
  杨译:He clutched the platform with both hands and tried to heave his legs up, straining to the left.   分析:在后半句中,杨在译“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时,直接用了动名词短语表伴随,所以在译文中的意思就变成了“很努力地向左倾”,至于源文中的“肥胖的身子”、“微倾”都未能将其指称意义翻译出来。反观张的译文,整句话的指称意义都很好的体现了,同时,他形象的用词,把整句话的隐藏含义——父亲攀爬月台很吃力这一语用意义也翻译了出来。
  例5: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张译:I sniggered at father for being so impractical, for it was utterly useless to entrust me to those attendants, who cared for nothing but money. Besides, it was certainly no problem for a person of my age to look after himself. Oh, when I come to think of it, I can see how smarty I was in those days!
  杨译:While I laughed up my sleeve at him --- all such men understood was money! And wasn’t I old enough to look after myself? Ah, thinking back, what a bright young man I was!
  分析:第一句中,“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此句的難点在于“迂”,张译成了“being so impractical”,暗示其不切实际,也算是译出了“迂”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但在杨的译文中,则直接省略了“迂”的翻译,指称意义也就有了缺失,更别提语用意义了。第二句中的翻译中,“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张在指称和语用意义方面都传达的不错,而杨又省略了“托他们直是白托”的翻译,指称意义则再次缺失了。
  例6: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张译:Through the glistening tears which these words had brought to my eyes I again saw the back of father’s corpulent form in the dark blue cotton-padded cloth long gown and the black cloth mandarin jacket. Oh, how I long to see him again!
  楊译:When I read this, through a mist of tears I saw his blue cotton-padded gown and black jacket once more as his burly figure walked away from me. Shall we ever meet again?
  分析:首先,对于“晶莹的泪光”的翻译,张给出的是“glistening tears”,而杨给出的是“a mist of tears”,比较而言,张的译文更能体现其指称意义。但在“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的翻译中,杨的译文相比较于张的译文,更多出了一个“walked away from me”的动作,就更好地译出了源文中隐藏的语用意义——父亲背影渐渐远离我的伤感。所以,杨的译文就很好的给了我们一种父亲转身渐渐离去的悲伤氛围。这是张的译文中所没能体现的。最后,在翻译“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时,首先,“唉”这个词的翻译二人也是不一样的。张译成了“Oh”,杨则又一次省略不译,可以看出张的这个小小的“Oh”也是译出了其指称意义的。而“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透出了一种无奈与辛酸,翻译时应该将其隐藏的深厚情感迸发出来,所以,张的译文最后用了感叹句结尾,而杨则是用了问句,相比较而言,张的感叹句更能迸发出这种情感,语用意义也体现的更好些。
  三、总结
  总体而言,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视角来看《背影》这篇散文的英译,其传达更多的还是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言内意义则相对而言很少传达。张培基和杨宪益的译文都是被我们所广泛推崇的,但也不是说完美到无需再做任何改进。可以看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能帮助我们从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翻译,所以运用社会符号学进行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实现指称意义的转换,还要努力去实现言内意义与语用意义的转换。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 贾德江.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人物绰号的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5-97.
  [2] 骈柯圻.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朝花夕拾》英译本中言内意义的再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3):131-132.
  [3] 佟颖.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必要性[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5):21-25.
  [4] 沈静如.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唐诗典故翻译[D].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5] 孙潇潇.从社会符号学看英汉互译中夸张修辞格的翻译[D].山东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0.
  [6] 张苇.从社会符号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4-77.
  作者简介:马月(1992-),男,汉族,江苏省扬州人,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急迫。在视觉传达专业更是具有着更高的需求,首先不仅要能力高,其次还要有丰富的设计思想,最后一点需要有正确的设计方法论的指导。借助视觉传达,人们在信息接受上不必再拘泥于文字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视觉信息符号,人们也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为了视觉传达专业的长远发展,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论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视觉传达专业;发展
期刊
【摘要】:农业生产景观公园记载着城市记忆的一个特殊的公共绿地。公园的设计通常是在有着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背景中,运用城市公园的基本设计理念,并且通过这两者的结合,给予人们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农业生产景观公园;改造;设计;  一、农业生产景观的概念  (一)农业生产景观公园的定义  设计方案定位为农业生产景观,它是低成本的、低维护的、这种理念它不用修饰,恰恰是强调人群参与其
期刊
【摘要】:花鸟画题材本身具有意象特征,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学中,如荷、松、柏、梅、 兰、竹、菊等题材很有代表性。本文主要以荷、松、柏、梅、 兰、竹、菊等题材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总结出中国花鸟画题材中的文学色彩意象。  【关键词】:花鸟画;文化色彩;意象表达  荷,又称莲,古时又称芙蕖、菡萏等。宋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期刊
【摘要】: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由于缺少先进技术的支持,导致整个设计过程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设计意图不能得到全面展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产品设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设计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产品设计 产品展示  一、虚拟现实技术对于革新传统产品设计方法的重要意义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1980年对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藉训练、技术、
期刊
【摘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由于河南县蒙古族和藏族人民在长达数百年的共同生活、共同发展中,受到共同的历史、地理环境、共同的生产、生活条件、信仰等方面的影响,绝大多数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道德风尚都已基本相同。河南县有着蒙古族入驻于藏族地区的历史背景,是外来民族与当地民族的文化碰撞、交流、接受、融合过程下产生文化变迁的地方,淌过历史和岁月的长河,河南县的蒙古这一族群与藏族形成了一
期刊
【摘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为了对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丰富以及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浪潮下,可以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文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相关原则以及融入措施。  【关键词】:高校舞蹈;地方文化;措施  引言  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文化能够为人的情感、行为和态度等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人们更好的发展。  1、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  反应当地人民智慧和劳动的成果是地方
期刊
【摘要】:厦门鼓浪屿有个很艺术的雅称叫“琴岛”,方圆1.87平方公里的面积蕴藏着100多个音乐世家。时至今日,鼓浪屿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仍为全国第一。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 “音乐之岛”,作为国内钢琴文化的首传地如何将钢琴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钢琴博物馆的室内改造一次新的探索,在探索中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我决定从地域文化和钢琴文化着手,通过文化元素穿梭整个空间。让全世界的人
期刊
【摘要】:民歌元素在流行化趋势中的运用有多种形式、多种手法,运用的恰当既可以丰富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又从另一个层面展示民歌元素的永久魅力。民歌元素的流行化趋势让流行音乐也更加具有民族特征的审美观念,同时也让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流行化趋势与传承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历史发展与演变的新型织体编配以及经典作品的旋律基础上。  【关键词】:民歌元素;流行化;趋势;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賞
期刊
【摘要】:剥制标本制作技术是动物标本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参考前人成果,对常用的鱼类、鸟类及哺乳动物剥制标本制作方法进行汇总,以方便标本制作人员进行查找并做以参考。  【关键词】:剥制标本;鱼类;鸟类;哺乳动物  目前,动物标本在直观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及装饰等领域均占有重要地位。而剥制标本制作技术则是动物标本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剥制标本是再现动物活体时形象的一门工艺,就是利用工艺和材料
期刊
历史渊源  花瑶山歌,即花瑶的山歌。花瑶是一个名族,它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但鲜有人知。他们因服饰独特精美、颜色鲜艳,特别是花瑶女性挑花技艺异常精湛,故称为花瑶。挑花是花瑶姑娘们运用在生活服饰中的的一种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在历史上是一个被朝廷驱赶和外人排挤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颠沛流离。公元1017~1130年,他们从江西开始进入居无定所的生活,迁徙到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后又辗转湖南西南山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