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冠心病猝死发病时间规律的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95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的发生时间,发现有明显昼夜规律,即猝死发生高峰时间为6Am~12Am,共57例(60%),与其它三个时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和老年组一样有相似的高峰时间规律。这表明存在早晨心肌缺血的问题,此与早晨儿茶酚胺水平增加有关。并指出β受体阻滞剂或α、β受体阻滞剂可以缓解早晨心肌缺血程度,从而减少猝死的发生。

其他文献
对41例老年和44例非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肌酸激酶同功酶MB、左心室功能和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发现,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的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而严重,且钙化、扭曲、延长现象较常见;虽侧支循环较优,但MI范围较大,左心室总体及局部功能损害较严重。
对666名健康老年人作血清锌测定,并对其中106名作膳食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血清锌明显低于青年人,其膳食锌摄入量未能达到推荐的供给量水平。在不同老年人群中,以农村老年人缺锌较为明显。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锌摄入量不足和生物利用率低,并提出防治对策。41名老年人口服硫酸锌1个月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NK细胞活性及PHA皮试反应均显著提高。
期刊
观察了异搏停治疗70例老年人及50例非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疗效,结果显示老年人降压效果明显优于非老年人,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0.0%及60.0%,差异有显著性(χ2=5.71,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56,P>0.05)。还发现异搏停对降低老年人收缩压的效果明显优于非老年人,两组降压幅度分别为7.2±2.6及3.7±2.1kPa(P<0.001);而对降低舒张压效果两组差异
期刊
期刊
期刊
报道22例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治疗和转归。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6例(72.7%),继发性6例(27.3%)。主要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持续性非选择性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以皮质类固醇加用肝素和尿激酶治疗者(10例)较单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者(9例)效果好。随访1~8年,缓解率86.4%。以抗凝为主的综合疗法对延缓肾衰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作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