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时,在确定管理模式创新要求期间,可以联合创新管理组织结构、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技术等方面,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应用水平,确保工程管理模式可以为建筑工程健康发展献力,从而帮助建筑企业获得最佳竞争优势,便于建筑企业获得长久发展效益,最终有效适应市场经济创新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趋势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创新是保证建筑施工单位长久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在市场化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也令管理创新更具研究价值和管理价值,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建筑管理工作,其本质是以集约化、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发展、協同发展和创新发展。在新时代格局下,工程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企业发展革新的重要组成,其能通过工程设计研发、IT外包、供应链整合等多途径,实现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一个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资源的重复投入,有效实现工程价值的提升和社会价值的提升,是一种能有效协同企业员工,有利于企业长效发展机制形成的重要工作内容。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问题
2.1管理模式意识与方法滞后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员工、施工现场、企业财务等方面管理。在管理方式方面中,很多建筑企业难以结合时代发展进行管理模式创新,但传统命令型管理模式效率较低,很难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水平。传统命令式管理模式常常会影响建筑工程效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建筑企业管理创新。
2.2缺少新的技术支持
建筑工程中施工作业为关键操作。建筑工程不同,施工周期长短不一样,施工环节也不一样,相应的施工期间使用的材料、技术、设备等方面也不一样。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环节重视。但是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管理缺少新意,且经常出现重复操作情况,这对工程管理创新十分不利。
2.3管理主体和对象素质较低
建筑企业管理对象和主体素质较低,具体主要展现在下面几点。建筑企业领导为了及时完成任务,经常忽略施工要求,强制工人赶工,这不仅违背建筑工程规律,也会增加工程安全隐患。建筑人员组成中,很多都是农民,这部分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很难对其开展稳定安全培训。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意识,流动性较大,这也会增加企业施工人员管理难度。建筑企业原料浪费与使用不当等行为出现,不在管理人员管理范围内等,这些都是管理不当导致的结果。
3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时,要创新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创新人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实现对整个企业都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理念,从长远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考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使建筑工程管理每个方面的水平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项目协调发展。管理机制是促进项目建筑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其可以对施工过程中进行规范,能够减低施工成本,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合理控制。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建筑企业的发展,在每个阶段,要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更新,完善管理体系,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职能部门在具体作业期间,要依据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情况,构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标准体系,结合具体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与行业相符的管理机制和标准。通过对各种合理的管理机制进行应用,使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落实人事制度的义务和责任,对于工作良好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对合理的奖惩机制进行应用,调动施工人员的热情,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能够相互配合,确保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3.2加强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依据自身情况,构建创新的管理系统和标准化系统,通过对创新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要提高对信息技术内容的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的应用,完成对建筑项目建设中各种风险的预测和预防。建筑企业要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树立与时俱进理念,对理念进行不断更新,在管理、发展、创新、考核等多个方面加以突破和创新,由被动转为主动,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机制进行探索,依据探索结果进行建设,在新模式、新价值的联合运作和管理方面都具有丰富经验,进而增强建筑机构的神圣性和使命感,提升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
3.3提升作业人员综合素质
(1)定期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时,要定期为建筑工人提供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各项知识内容的全面培训,进而使建筑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保证专业人员能够达到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进而使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应的管理作业,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2)实施带证书的岗位管理制度,进而确保单位内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内部,建设一支综合能力过硬的团队,团队中的作业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而且也要具有较强的道德素养,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可以胜任相应的工作。
(3)项目建设企业要培养施工人员在建筑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完成专业人员的培养后,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方式对作业人员的能力进行检验,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如果作业人员未经过考核,要继续对其进行培训,直到作业人员经过考核后,才能让其进入到工作岗位。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创新模式应用要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要求相符,而且要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可见,建筑管理创新十分关键,因此要做好创新,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218-219.
[2]刘秀.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27-28.
[3]逯文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门窗,2019(22):73.
(作者单位: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趋势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创新是保证建筑施工单位长久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在市场化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也令管理创新更具研究价值和管理价值,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建筑管理工作,其本质是以集约化、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发展、協同发展和创新发展。在新时代格局下,工程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企业发展革新的重要组成,其能通过工程设计研发、IT外包、供应链整合等多途径,实现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一个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资源的重复投入,有效实现工程价值的提升和社会价值的提升,是一种能有效协同企业员工,有利于企业长效发展机制形成的重要工作内容。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问题
2.1管理模式意识与方法滞后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员工、施工现场、企业财务等方面管理。在管理方式方面中,很多建筑企业难以结合时代发展进行管理模式创新,但传统命令型管理模式效率较低,很难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水平。传统命令式管理模式常常会影响建筑工程效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建筑企业管理创新。
2.2缺少新的技术支持
建筑工程中施工作业为关键操作。建筑工程不同,施工周期长短不一样,施工环节也不一样,相应的施工期间使用的材料、技术、设备等方面也不一样。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环节重视。但是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管理缺少新意,且经常出现重复操作情况,这对工程管理创新十分不利。
2.3管理主体和对象素质较低
建筑企业管理对象和主体素质较低,具体主要展现在下面几点。建筑企业领导为了及时完成任务,经常忽略施工要求,强制工人赶工,这不仅违背建筑工程规律,也会增加工程安全隐患。建筑人员组成中,很多都是农民,这部分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很难对其开展稳定安全培训。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意识,流动性较大,这也会增加企业施工人员管理难度。建筑企业原料浪费与使用不当等行为出现,不在管理人员管理范围内等,这些都是管理不当导致的结果。
3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时,要创新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创新人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实现对整个企业都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理念,从长远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考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使建筑工程管理每个方面的水平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项目协调发展。管理机制是促进项目建筑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其可以对施工过程中进行规范,能够减低施工成本,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合理控制。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建筑企业的发展,在每个阶段,要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更新,完善管理体系,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职能部门在具体作业期间,要依据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情况,构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标准体系,结合具体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与行业相符的管理机制和标准。通过对各种合理的管理机制进行应用,使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落实人事制度的义务和责任,对于工作良好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对合理的奖惩机制进行应用,调动施工人员的热情,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能够相互配合,确保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3.2加强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依据自身情况,构建创新的管理系统和标准化系统,通过对创新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要提高对信息技术内容的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的应用,完成对建筑项目建设中各种风险的预测和预防。建筑企业要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树立与时俱进理念,对理念进行不断更新,在管理、发展、创新、考核等多个方面加以突破和创新,由被动转为主动,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机制进行探索,依据探索结果进行建设,在新模式、新价值的联合运作和管理方面都具有丰富经验,进而增强建筑机构的神圣性和使命感,提升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
3.3提升作业人员综合素质
(1)定期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时,要定期为建筑工人提供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各项知识内容的全面培训,进而使建筑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保证专业人员能够达到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进而使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应的管理作业,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2)实施带证书的岗位管理制度,进而确保单位内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内部,建设一支综合能力过硬的团队,团队中的作业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而且也要具有较强的道德素养,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可以胜任相应的工作。
(3)项目建设企业要培养施工人员在建筑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完成专业人员的培养后,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方式对作业人员的能力进行检验,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如果作业人员未经过考核,要继续对其进行培训,直到作业人员经过考核后,才能让其进入到工作岗位。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创新模式应用要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要求相符,而且要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可见,建筑管理创新十分关键,因此要做好创新,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218-219.
[2]刘秀.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27-28.
[3]逯文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门窗,2019(22):73.
(作者单位: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