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近视屈光手术人群Q值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我国近视屈光手术人群的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Q值)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18~44岁行近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者120例(240眼)。按屈光度分为低、中、高度3组,各组均为40例(80眼)。应用AstraMax二三维角膜综合检查站行角膜地彤网检查,记录角膜曲率及Q值;并行综合验光、角膜中央厚度、眼轴长度及其他常规术前检查。分别将Q值与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Q值均数为-0.16±0.17,呈正态分布;Q〈0者206眼,占85.83%;Q值与性别、眼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屈光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F=9.6665,P〈0.05),高度近视组和低度、中度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0037,P〈0.05;q=3.1218,P〈0.05);低中度近视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角膜中央厚度、平均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呈无相关性。结论我国近视屈光手术人群的Q值呈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群角膜为长椭圆形(prolate)。Q值与屈光不正程度相关,而与性别、角膜中央厚度、平均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之间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可拆除缝线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对预防早期并发症和提高长期降眼压的作用。方法将60例(6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入选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可拆除缝线并小梁切除术加丝裂霉素C(MMC),对照纽行小梁切除术加MMC。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浅前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绀间眼压除术后1d有显著差异外,余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可拆除缝线并未能瞳著减少小粱切除术术后早期浅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