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芬兰TURKU音乐学院大师班后的感思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xiong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上旬,我应邀赴芬兰TURKU音乐学院讲学,并在该院的大提琴大师班上指导了八位大提琴专业学生。从专业角度来讲,这些欧洲学生在大提琴的音准、发音、揉弦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这四个方面的出色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就以弦乐演奏中最为关键的音准问题为例,在我所指导的近11个小时的大师班公开课中,仅有一次,当某个学生在演奏博克里尼《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时,我听到她有些音拉得不太准,随即提醒了她,她仔细听了听,点点头,很快便纠正了。而在其它授课的整个过程中,我不记得有对其他任何学生提到过音准问题。回想起来颇感诧异,因为根据我这几年的教学经历,在通常情况下,我不仅要不断地提醒学生纠正音准问题,并时常还要帮助学生建立精确音准的概念,总之,为音准问题所耗费的时间,要占去我上课时间的30%左右!而对于有些一年级新生,则比率还要高得多! 这件事让我明显地察觉到了国内学生在音准方面跟这些欧洲学生的差距,而且距离之大不得不令人深思!音准是优良发音的大前提,从物理振动学的角度来讲,一旦音高频率的精确度出了偏差,将不可避免地失去从大提琴上得到最佳、最美声音的可能性!
  对于欧洲大提琴学生在音准方面的出色表现,我认为这大部分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一种观念和良好的习惯,正如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也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如果我们对于学习大提琴的琴童和学生在学琴伊始就给他们灌输精确音准的观念,并且在这方面持之以恒地给予要求和帮助,我相信我们大部分的学生也同样是可以获得精确的音准,从而为进一步获得最美、最佳的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谈及大提琴的发音,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就如驾车上路首先要知道方向和目的地一样,失去了方向,就很难论及具体的操作技术。 可能是由于音乐大环境的原因,建立正确的大提琴声音概念似乎是国内大提琴学生最难把握的问题之一。我这次在TURKU音乐学院所听到的大部分学生,对大提琴的声音概念似乎都很明确,她们的基本发音听上去都很不错。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提醒她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好演奏的姿势以及上半弓的用力方式,注意变换弓子的接触点、力度和速度,以求得更多的音色变化和变换,将音响力度及不同的音色发挥到最佳状态。
  另外,现代的大提琴演奏因为音乐情绪的表现以及美化声音的需要,必须大量地运用“揉弦”技术。但是,不恰当的揉弦效果非但起不了上述的作用,反而“丑化”了声音。我经常听到一些大提琴学生无目的、机械地运用一种幅度很窄、速度极快、类似“痉挛”(声乐上称之为“羊声”)的揉弦,或是在激动的时候运用某种幅度极大、速度极快、类似“马叫”的揉弦。而这些不正确的揉弦效果,我无论是在芬兰的TURKU音乐学院,或是200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音乐学院讲学时都不曾听到过。这些国外音乐学院的大提琴学生有一个共性现象,即无论他们的程度深浅如何,对揉弦的基本概念都是对的。因而当我在国外讲学时,我会建议他们在保持一个正常的、声乐化的揉弦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音乐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尝试着去变换揉弦的幅度和速度。揉弦不是一成不变的,演奏者要用心去感悟音乐,将揉弦的效果与所演奏的音乐贴切地“揉为一体”!
  此外,我发现或许是得益于欧洲的音乐大环境和文化传统,我这次听到的这些大提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基本上都比较到位。在某些情况下,个别学生需要的只是较为高层面的“点拨”。例如本文照片中正在演奏的女生,她来自德国,是一年级研究生。她在大师班上为我演奏了舒伯特《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我听了一会儿就意识到她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而且左右手的技术、乐感都很不错。但是,她看上去似乎对自己的演奏缺乏信心,尤其是对左手很不放心,两眼不停地盯住自己的左手看。另外,她在整个演奏过程中都是采用了一种被我称之为“封闭式”或是“埋头苦干”的姿势在拉琴。凭我的经验,这两个缺点就足以妨碍她获得最佳的声音,妨碍她进入一种有把握、有自信的演奏状态。所以我针对她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要求她用我称之为“开放式”的姿势演奏,并放弃视觉上的干扰。这位德国学生领悟得非常快,立刻按照我的要求做了相应的调整,当她再次演奏时,整体变化是那么的明显,以至全体旁观的师生都点头微笑了,我也为她的提高感到非常的高兴!
  
  回到中国后,TURKU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教授Erkki Lahesmaa在2007年12月17日发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说道: “非常感谢你出色的大师班课!我们的学生对你的讲课都非常地满意,其效应立刻就显示出来了。例如,我的那位德国学生在上了你的课后现在演奏得比以前好多了,你的确是给她提出了非常正确的建议,对其他的学生也是如此”。
  我为Lahesmaa教授的来信所感动。我知道他本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耶鲁大学的硕士。从他的来信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位国外大提琴同仁的真诚和友善。
  这次芬兰之行让我再一次意识到了我们国内跟欧洲国家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不同之处。我们音乐学院的现行教育体系更多的是沿袭前苏联的音乐教育模式,比较注重个人技术的训练,注重独奏曲目的掌握和学习。因此我们的学生相对而言,在左手技巧上,在大型作品如协奏曲或是高难度乐曲的掌握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欧美大部分学习音乐的学生,因为从小完全是凭兴趣和爱好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乐队、室内乐、奏鸣曲的学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当他们涉及到高难度的大型作品时,技巧上往往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音乐演奏的完整性会受到来自技术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反思这两种不同的音乐教育方式,各有所长,如果能够多加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必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我在这次讲学期间,向TURKU音乐学院的大提琴老师和学生介绍了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学科以及我本人在技术方面是如何训练我们的学生,具体使用哪些教材和技巧难度比较高的音乐作品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对此,他们非常感兴趣,并表示愿意进行相应的尝试。
  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说对双方都有不小的收获。我们交流了在大提琴演奏和教学方面的看法和建议,意识到了双方在音乐教育思维、方式及文化传统上的差别,都认识到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我顺便将最近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优秀大提琴作品精选》CD专辑赠送给了国外同行,以便促进国外同行对我们中国大提琴音乐作品的了解,并希望将来能看到西方国家的音乐家也开始将中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纳入他们的演奏曲目!
  
  曹敏 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随着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作曲家王世光为电视片所作的音乐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电视音乐的主题音乐,由于优美动听,琅琅上口,后来应广大观众的要求填上歌词成为一首歌曲,题名为《长江之歌》。歌曲不仅在当时风靡全国,一直到现在还是深得广大音乐爱好者和歌唱演员的青睐,经常出现在各种音乐会和群众歌唱的舞台上。  关于《长江之歌》的诞生,王世光在《往事难忘》一文中
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一般称“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是与高校培养适应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一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这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其整体素质的培养而言,由于在音乐教育学的学科与课程建设方面明显的不足,仅凭一、两项音乐表演技能,很难适应基础教育领域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这方面的问题,在国内2004年有关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研讨和所递交的论
2011年4月28日至5月20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  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共同主办,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申城隆重举行。为期三周的音乐节,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阿根廷、挪威、西班牙、法国、荷兰、芬兰、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的35台音乐会轮番登场,加之两个“节中节”:管乐艺术节
2009年10月12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聆听了邹文琴艺术生涯五十年学生音乐会。第二天上午又在中国音乐学院参加了她的教学研讨会。音乐会上由各个时期的毕业生和目前的在校生,包括已经成名的雷佳、龚琳娜、吴碧霞、韩红、梦鸽等人成功地演唱了民歌、戏曲、艺术歌曲、中外歌剧选曲等26首曲目。研讨会除了中国音乐学院的院长、书记、众多教师,还有来自沈阳、天津、上海、广东、山西、武汉等地众多同行专家出席。整个活动隆重、热
2008年深秋,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举办第一届,几乎没有引起大多数人们的关注,从温德清教授的《现代音乐演奏演唱》课程到“现代音乐演奏演唱音乐会”的形式转变,这个从课堂走出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音乐周最初的形态,也集合了上海音乐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积极参与,当代音乐的通道出其不意为学院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作曲家与演奏家的对话,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小课堂与大课堂的对话由此展开,这种态势和动力在此后的三年
到《神雕侠侣》,不禁让人将其与武侠小说和金庸联系起来。金庸笔下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小说,让数之不尽的武侠读者痴迷。作曲家阿镗(黄辅棠之笔名)梦为情生,以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为题材创作了《神雕侠侣民族交响曲》。他将这种痴迷化作音符,用自己特有的音乐语境诠释了《神雕侠侣》这个充满侠义豪情与凄美爱情的故事。  2010年1月16日晚,阿镗的《神雕侠侣民族交响曲》(下简称《神交
当今我们数以万计的声乐从业者涉足声乐理论建设的人并不多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少的实践者能够把自己的教学或演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文字给以表述出来。最近笔者有幸获得一本声乐理论著作——《喻宜萱声乐艺术》,阅后使我对喻宜萱教授更增添了几分敬意,这位早在上个世纪20世纪50年代就与黄友葵、周小燕、郎毓秀一起被誉为中国歌坛上的“四大名旦”的声乐泰斗不仅能够培养出诸如金铁霖、黎信昌、李双江、陈瑜等声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长阳特校)在办学过程中,深入理解特殊教育的本质特点,以“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为办学理念,以“崇德启智 博爱自强”为校训,以“用心浇灌,以爱呵护,补偿缺陷,育残成长”为办学宗旨,不抄袭、不借用,不好大喜全,不急功近利,稳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不断美化校园环境、开发课程资源、提升师生素质、增加人文积淀,逐渐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
1938年,法西斯德国士兵的铁蹄已经践踏了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的维也纳的大街小巷。与此同时,在日后以审判德国战犯而著名于世的德国纽伦堡,为庆祝纳粹党代会的举行,上演了瓦格纳的两首歌剧序曲,希特勒这位瓦格纳的崇拜者出席了这场音乐会。福尔特文格勒这位当时的纳粹政府顾问、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和歌剧院总监挥舞起了指挥棒。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他实际上指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因为在这场音乐会举行之后的一年就
去年秋季,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音乐厅联合举办《龙声华韵·竹林一贤》音乐会,这台音乐会的曲目,全部是由阮演奏家徐阳女士委约周龙、陈怡、徐昌俊、李滨扬、周煜国等作曲家新作的首演,全部是为阮这种中国古老乐器所写,并由徐阳女士登台担任独奏,中国交响乐团协奏,胡咏言指挥。  音乐会上全部七部作品均为世界首演。这些作品不仅是为阮的独奏、重奏而作,同时还是新领域中的交响乐之作。李滨扬的《楼兰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