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 做好物理实验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标;物理实验;探究实验;探究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2-0061-02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通过学生从大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保持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通过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实验来辅助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是笔者的一点尝试。
  
  一、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新课程中,演示实验数量大,类型多。应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以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把演示实验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
  以引入课题的演示实验做简要说明。这类实验放在讲授新课之前,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即将研究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实验要做到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比如,在前言一节讲述物理是有趣的,可以做如下实验: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并用手指托住它。然后一松手,球自然落下了,紧接着老师提出以下问题:如果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拿开,乒乓球会落下吗?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回答:会落下。但实验结果恰恰相反,乒乓球不会落下,而是被吹贴在漏斗中,这现象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使他们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学生被牢牢吸引住了。教师趁热打铁:同学们,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实验,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们会发现物理课趣味横生、奥妙无穷。学生的好奇心被有趣的实验激活了,认知的冲突唤起了他们学好物理的欲望,学生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物理课的学习中。
  
  二、重视探究实验,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探究过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宝贵。”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基于此,新教材变原来的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型实验,这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类实验,首先老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大胆设计,展开想象,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数据,获得比较客观、全面的感性材料。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出其中蕴涵的科学规律,并尽可能地拓展延伸。使学生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感受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
  例如: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节,是第一次出现的较完整体现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为了在教学中着重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设计了让学生充分自主体验的方式。在课堂上尽量使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形成学生自组织、自建构、分工合作的模式,效果很好。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出示课前连结好的电路,通过实验现象为学生创设一个通过观察,自己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二步,学生们围绕问题,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展开想象,大胆猜测,对结果进行推论和假设;第三步,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包括电路的设计、器材的选取、实验的步骤、需要的数据……),通过反复推敲,确定该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有纰漏;第四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实验收集所需数据并进行记录,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平等的全面练习,每位同学都会神情专注,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失误影响了大家;第五步,鼓励学生自主对数据进行简单比较,归纳出其中的科学规律;第六步,对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即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估”,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之间的差异,从评估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
  
  三、自制简单教具,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非常有趣的小实验,教师可以自制或师生共同制作简单的教具,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从而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例如: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来演奏一首简单的小乐曲,学生既惊奇又兴奋,实验现象和结论牢牢刻在了脑子里。
  又如:自制简单的温度计,演示:放在热水中,鲜红的墨水柱沿着细玻璃管明显上升,拿出,再放入冷水中后,迅速下降,这样,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不言自明。
  再如:教师制作简单的照相机模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实验,学生惊讶不已:“啊!看到了,看到了,还彩色的呢,真是倒立的。哈哈,你头朝下呢!”“快拿来,我看”,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课下自己也做一个,再仔细观察看到的现象。经过实际制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就很容易突破了。
  总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学习实践中充分利用它,使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动手操作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张桂英】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广西河池市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制订营养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社区进行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共调查542户,1629人。依国
自从2003年底禽流感在东南亚地区大面积暴发以来,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可谓是此消彼长.正如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发言人彼得·科丁利所说:"如果一些政府很快宣称
引言:采用免疫方法控制球虫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它可以从根本上免除球虫抗药性和肉蛋品药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随着进入市场球虫病疫苗种类的增多也带来不少问题.球虫
近几年我市虹鳟鱼养殖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在幼苗期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该病害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我市的鲑鳟鱼养殖产业的发展。2017年辽宁省水
人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世纪难题,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而实践中"旧瓶装新酒
为了观察正常血钾和低血钾时索他洛尔对在体跨室壁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影响,探讨索他洛尔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24只兔随机分为两组,正常血钾组(12只)和低血钾组(12只),分别静注索他
摘 要:将一般性习题改变为开放性习题,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条件,促进学生开放思维;通过只给条件,让学生设计问题;通过隐藏或删去条件,让学生拓展思维;还可用故事、表格、对话、图形等呈现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灵活思维。  关键词:改变;增加;减少;隐藏;开放;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44-0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应用题选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