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钢拱结构因其承载能力高,跨越能力大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大跨桥梁建设中。本文以工程实例—通泰大桥为依托,分析了钢拱桥常见病害及成因,并对桥梁主要构件的检查方法进行阐述。根据分析结果,对通泰大桥主要受力构件的养护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钢拱桥;养护策略;病害分析
近年来,钢拱结构因其承载能力高、跨越能力大,且重量轻、施工架设便捷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大跨桥梁建设中[1]。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钢拱桥也必将得到巨大发展。
由于我国钢拱桥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养护管理方法和病害诊断技术,导致部分钢拱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如拱肋、吊杆和锚具的锈蚀问题等[2]。同时,在桥梁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缺少定期检查和养护制度,严重影响了桥梁使用寿命[3]。而在国外,养护管理、健康检测在桥梁领域已占主导地位,并形成了较完善的桥梁养护制度。尤其对特大桥和大桥,均建立了专门的技术档案和养护制度,以便准确了解桥梁工作状态。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对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确保桥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工程实例—通泰大桥为依托,对钢拱桥主要受力构件常见病害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桥梁主要受力构件的养护管理提出合理建议,为通泰大桥及同类钢拱桥的养护管理提供依据。
1 工程概况
通泰大桥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城市快速路北环线,主跨190米,结构上采用梁拱组合体系。拱肋为单箱单室截面,宽7.04m,高3.8m,工厂加工制作后运输至现场组装焊接。全桥吊索共28根,采用高强度镀锌钢丝成品索,冷铸锚头锚固体系。吊索采用PE保护层,桥面以上2.5m高度内设不锈钢箱,在与主梁结合处设防水罩,上下锚头采用防腐油脂处理,并设置减震器。主梁为扁平钢箱梁,梁高3m,工厂分节段制作,现场吊装焊接成桥。梁上锚箱用高强螺栓连接在边腹板外侧,拱上锚箱焊接在横隔板和底板上。全桥共设二个拱座基础。
桥梁结构平面图和立面图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2 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2.1拱肋病害及成因分析
(1)拱轴线变形
拱轴线变形主要有纵向变形、横向变形和竖向变形。
病害原因:①施工吊装质量不符合要求;②运营期间桥梁受到超出设计要求的荷载,如超载、撞击等;③施工过程中合拢拱轴线与设计线形出现偏差;④墩台及拱座水平位移。
(2)钢拱焊缝开裂
焊缝开裂易引起腐蚀物质进入钢拱肋内部,造成拱肋锈蚀,影响桥梁使用寿命。
病害原因:①施工质量不过关,焊接环境较差;②焊缝开裂后腐蚀物质进入钢拱内部引起锈蚀,产生恶性循环。
(3)保护层损坏、钢拱锈蚀
此种病害主要表現形式为防腐涂层粉化、反锈;表面起皮、剥落;表面开裂等。
病害原因:①钢拱结构表面缺陷、氧化皮裂缝、构件间缝隙、涂层存在龟裂及起泡等;②桥梁处于腐蚀性环境中,如腐蚀性大气、水及土壤等。
2.2吊杆病害及成因分析
(1)锚具损伤
锚具破损分为疲劳破损和锈蚀破损,其中以锈蚀破损为主。
病害原因:①防护措施失效,造成锚头处大量腐蚀气体和水分汇集;②桥梁承受较大往复荷载,造成锚具疲劳破坏。
(2)吊杆损伤
吊杆破损主要表现形式为钢索锈蚀、断裂或断丝。
钢材腐蚀是引起吊杆损伤的主要原因。文献[4]研究表明,单根吊杆钢丝锈蚀主要分布在拱肋内无PE段、拱肋内PE防护下部、PE防护中间段上部、钢护筒顶部及桥面以下部分。文献[5]研究表明,拉索护套破损处钢丝锈蚀程度最高,钢丝锈蚀比率沿拉索径向和周向以指数形式递减。
(3)吊杆受力不均
吊杆受力不均表现为钢丝内力不相等。病害原因:①吊杆损伤。吊杆锈蚀出现断丝等病害,导致吊杆受力不均匀;②吊杆长度不准确出现线性扭曲。③吊杆施工不当导致扭曲变形。
2.3拱座病害及成因分析
拱座病害形式主要为:拱座混凝土开裂;拱座处积水。
病害原因:①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②拱脚处同时承受弯矩、剪力、轴力共同作用,受力状态复杂;③吊杆预应力过大,造成拱轴线偏离合理拱轴线,在拱脚处产生较大偏心弯矩。
3 钢拱桥检查方法
3.1经常性检查
经常性检查是确保桥梁正常运营、结构功能正常的日常检查。经常性检查可使桥梁管理人员及时获得桥梁各项技术资料。
钢拱桥经常性检查主要指对钢拱桥拱肋、吊杆、锚具及拱座等工作状态的检查。经常性检查多采用目测法,宜每月检查一次,对吊杆等重要构件,应增大检查频率;特殊气候条件下,如汛期、大风等,应增加检查次数,具体检查次数应根据气候条件而定。
3.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对钢拱桥关键部位和重要构件进行定期、详细检查,其主要目的为采集大桥结构动态数据,为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制定养护计划提供基本依据。通常以目视观察为主,必要时辅以仪器和设备。定期检查由桥梁管理部门和检测单位共同进行。
定期检查周期:①新建桥梁通车运营前三年内,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②一般情况下,钢拱桥可每2~3年检查一次;③当经常性检查中发现拱肋、吊杆、拱座等构件损伤严重时,应立即进行定期检查。
3.3特殊检查
钢拱桥的特殊检查指采用专业仪器设备、特殊手段和科学方法分析桥梁运营状态,确定桥梁技术状况,以采取相应的加固、改造措施。
进行特殊检查情况:①地震、洪水、火灾、超重车辆行驶、船舶或重大漂浮物撞击之后;②技术状况等级为四、五类的桥梁,决定对桥梁进行改造、加固之前;③桥梁定期检查难以判明损坏原因、程度及整座桥的技术状况时。 对于钢拱桥,建议每三年至少安排一次特殊检查。
4 钢拱桥养护管理策略
4.1拱肋养护管理
(1)钢拱局部变形处理
施工阶段产生的局部变形(皱褶),可不予处理;因薄壁引起的局部变形,如后续没有进一步发展,可不予处理,但在日常性养护中需加以观测。
(2)焊缝养护
对拱肋焊接部位应保持焊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发现构件焊缝处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并按照相关修补工艺的要求,及时修复。修复工作进行前,应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及工艺,焊缝修复工艺应进行必要的测试与评定。
(3)拱肋防锈涂装层养护
对于拱肋涂层局部锈蚀部位,锈蚀处可采用手工清理,清理后在拱肋表面涂底漆、中间漆和面漆(与原涂装体系相同),新旧涂层间应设置一定过渡段。
4.2吊杆养护管理
吊杆系统的养护是钢拱桥养护工作重点。吊杆系统养护重点部位是吊杆的上、下锚头及吊杆。
(1)暴露在大气中的冷铸锚头和螺栓,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锚头出现裂缝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若漏水、渗水,应及时封堵;
(2)对于套管或吊杆应定期更换两端预留孔道和保护罩内的防护油脂。当护套出现老化、脆裂损伤时,可剥开已损坏护套,对钢索做好锈蚀处理后,再涂刷防护漆及防护油,并用防护材料包扎。
(3)每年定期检查吊杆钢丝束及减振器的防水和橡胶老化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4.3拱脚养护管理
(1)拱座外包混凝土出现褶皱、龟裂、裂纹,而无明显变形时,可先用水泥砂浆涂抹,待稳定后再根据情况进行修复;裂缝较大时,可选用环氧砂浆高压灌浆;
(2)拱座处的积水要及时排除,并保持清洁干燥;
5 结语
钢结构拱桥因其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高及施工便捷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但是,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管理和养护经验可以借鑒,如何对已建钢拱桥进行规范化管理、检查与养护,保障桥梁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本文结合钢结构拱桥特点,对其常见病害,日常运营期间检查方法和桥梁的养护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通泰大桥及相同类型钢结构拱桥的管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惟珍.现代桥梁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刘云川,刘建民,王志辉.刚架拱桥病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6,14(2):26-28.
[3]张劲泉,李万恒,周建庭等.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J].中国科技奖励,2009:36-38.
[4]陈亚亮,许华聪,余印根.中下承式吊杆拱桥事故分析及对桥梁检测启示[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11(3):213-217.
[5]李承昌,刘以谦.吊杆钢丝锈蚀分布规律及检测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4):9-11.
【关键词】 钢拱桥;养护策略;病害分析
近年来,钢拱结构因其承载能力高、跨越能力大,且重量轻、施工架设便捷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大跨桥梁建设中[1]。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钢拱桥也必将得到巨大发展。
由于我国钢拱桥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养护管理方法和病害诊断技术,导致部分钢拱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如拱肋、吊杆和锚具的锈蚀问题等[2]。同时,在桥梁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缺少定期检查和养护制度,严重影响了桥梁使用寿命[3]。而在国外,养护管理、健康检测在桥梁领域已占主导地位,并形成了较完善的桥梁养护制度。尤其对特大桥和大桥,均建立了专门的技术档案和养护制度,以便准确了解桥梁工作状态。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对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确保桥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工程实例—通泰大桥为依托,对钢拱桥主要受力构件常见病害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桥梁主要受力构件的养护管理提出合理建议,为通泰大桥及同类钢拱桥的养护管理提供依据。
1 工程概况
通泰大桥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城市快速路北环线,主跨190米,结构上采用梁拱组合体系。拱肋为单箱单室截面,宽7.04m,高3.8m,工厂加工制作后运输至现场组装焊接。全桥吊索共28根,采用高强度镀锌钢丝成品索,冷铸锚头锚固体系。吊索采用PE保护层,桥面以上2.5m高度内设不锈钢箱,在与主梁结合处设防水罩,上下锚头采用防腐油脂处理,并设置减震器。主梁为扁平钢箱梁,梁高3m,工厂分节段制作,现场吊装焊接成桥。梁上锚箱用高强螺栓连接在边腹板外侧,拱上锚箱焊接在横隔板和底板上。全桥共设二个拱座基础。
桥梁结构平面图和立面图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2 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2.1拱肋病害及成因分析
(1)拱轴线变形
拱轴线变形主要有纵向变形、横向变形和竖向变形。
病害原因:①施工吊装质量不符合要求;②运营期间桥梁受到超出设计要求的荷载,如超载、撞击等;③施工过程中合拢拱轴线与设计线形出现偏差;④墩台及拱座水平位移。
(2)钢拱焊缝开裂
焊缝开裂易引起腐蚀物质进入钢拱肋内部,造成拱肋锈蚀,影响桥梁使用寿命。
病害原因:①施工质量不过关,焊接环境较差;②焊缝开裂后腐蚀物质进入钢拱内部引起锈蚀,产生恶性循环。
(3)保护层损坏、钢拱锈蚀
此种病害主要表現形式为防腐涂层粉化、反锈;表面起皮、剥落;表面开裂等。
病害原因:①钢拱结构表面缺陷、氧化皮裂缝、构件间缝隙、涂层存在龟裂及起泡等;②桥梁处于腐蚀性环境中,如腐蚀性大气、水及土壤等。
2.2吊杆病害及成因分析
(1)锚具损伤
锚具破损分为疲劳破损和锈蚀破损,其中以锈蚀破损为主。
病害原因:①防护措施失效,造成锚头处大量腐蚀气体和水分汇集;②桥梁承受较大往复荷载,造成锚具疲劳破坏。
(2)吊杆损伤
吊杆破损主要表现形式为钢索锈蚀、断裂或断丝。
钢材腐蚀是引起吊杆损伤的主要原因。文献[4]研究表明,单根吊杆钢丝锈蚀主要分布在拱肋内无PE段、拱肋内PE防护下部、PE防护中间段上部、钢护筒顶部及桥面以下部分。文献[5]研究表明,拉索护套破损处钢丝锈蚀程度最高,钢丝锈蚀比率沿拉索径向和周向以指数形式递减。
(3)吊杆受力不均
吊杆受力不均表现为钢丝内力不相等。病害原因:①吊杆损伤。吊杆锈蚀出现断丝等病害,导致吊杆受力不均匀;②吊杆长度不准确出现线性扭曲。③吊杆施工不当导致扭曲变形。
2.3拱座病害及成因分析
拱座病害形式主要为:拱座混凝土开裂;拱座处积水。
病害原因:①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②拱脚处同时承受弯矩、剪力、轴力共同作用,受力状态复杂;③吊杆预应力过大,造成拱轴线偏离合理拱轴线,在拱脚处产生较大偏心弯矩。
3 钢拱桥检查方法
3.1经常性检查
经常性检查是确保桥梁正常运营、结构功能正常的日常检查。经常性检查可使桥梁管理人员及时获得桥梁各项技术资料。
钢拱桥经常性检查主要指对钢拱桥拱肋、吊杆、锚具及拱座等工作状态的检查。经常性检查多采用目测法,宜每月检查一次,对吊杆等重要构件,应增大检查频率;特殊气候条件下,如汛期、大风等,应增加检查次数,具体检查次数应根据气候条件而定。
3.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对钢拱桥关键部位和重要构件进行定期、详细检查,其主要目的为采集大桥结构动态数据,为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制定养护计划提供基本依据。通常以目视观察为主,必要时辅以仪器和设备。定期检查由桥梁管理部门和检测单位共同进行。
定期检查周期:①新建桥梁通车运营前三年内,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②一般情况下,钢拱桥可每2~3年检查一次;③当经常性检查中发现拱肋、吊杆、拱座等构件损伤严重时,应立即进行定期检查。
3.3特殊检查
钢拱桥的特殊检查指采用专业仪器设备、特殊手段和科学方法分析桥梁运营状态,确定桥梁技术状况,以采取相应的加固、改造措施。
进行特殊检查情况:①地震、洪水、火灾、超重车辆行驶、船舶或重大漂浮物撞击之后;②技术状况等级为四、五类的桥梁,决定对桥梁进行改造、加固之前;③桥梁定期检查难以判明损坏原因、程度及整座桥的技术状况时。 对于钢拱桥,建议每三年至少安排一次特殊检查。
4 钢拱桥养护管理策略
4.1拱肋养护管理
(1)钢拱局部变形处理
施工阶段产生的局部变形(皱褶),可不予处理;因薄壁引起的局部变形,如后续没有进一步发展,可不予处理,但在日常性养护中需加以观测。
(2)焊缝养护
对拱肋焊接部位应保持焊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发现构件焊缝处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并按照相关修补工艺的要求,及时修复。修复工作进行前,应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及工艺,焊缝修复工艺应进行必要的测试与评定。
(3)拱肋防锈涂装层养护
对于拱肋涂层局部锈蚀部位,锈蚀处可采用手工清理,清理后在拱肋表面涂底漆、中间漆和面漆(与原涂装体系相同),新旧涂层间应设置一定过渡段。
4.2吊杆养护管理
吊杆系统的养护是钢拱桥养护工作重点。吊杆系统养护重点部位是吊杆的上、下锚头及吊杆。
(1)暴露在大气中的冷铸锚头和螺栓,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锚头出现裂缝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若漏水、渗水,应及时封堵;
(2)对于套管或吊杆应定期更换两端预留孔道和保护罩内的防护油脂。当护套出现老化、脆裂损伤时,可剥开已损坏护套,对钢索做好锈蚀处理后,再涂刷防护漆及防护油,并用防护材料包扎。
(3)每年定期检查吊杆钢丝束及减振器的防水和橡胶老化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4.3拱脚养护管理
(1)拱座外包混凝土出现褶皱、龟裂、裂纹,而无明显变形时,可先用水泥砂浆涂抹,待稳定后再根据情况进行修复;裂缝较大时,可选用环氧砂浆高压灌浆;
(2)拱座处的积水要及时排除,并保持清洁干燥;
5 结语
钢结构拱桥因其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高及施工便捷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但是,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管理和养护经验可以借鑒,如何对已建钢拱桥进行规范化管理、检查与养护,保障桥梁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本文结合钢结构拱桥特点,对其常见病害,日常运营期间检查方法和桥梁的养护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通泰大桥及相同类型钢结构拱桥的管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惟珍.现代桥梁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刘云川,刘建民,王志辉.刚架拱桥病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6,14(2):26-28.
[3]张劲泉,李万恒,周建庭等.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J].中国科技奖励,2009:36-38.
[4]陈亚亮,许华聪,余印根.中下承式吊杆拱桥事故分析及对桥梁检测启示[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11(3):213-217.
[5]李承昌,刘以谦.吊杆钢丝锈蚀分布规律及检测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