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己的心灵家园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诗人 纪伯伦
  
  信息技术教师的幸福感究竟如何?这是每一个从事这一职业或关注这一职业的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曾以为掌握信息社会一大利器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是幸福感很强的人。前些年,外甥填报高考志愿,我曾怂恿他报考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不料他却说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中最没地位的。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增强职业幸福感究竟有哪些路要走?学校和社会该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怎样的外围环境?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笔者开始了对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感的探究。
  在夹缝中求生存:信息技术教师的尴尬
  偶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群里看到教师们在大倒苦水——
  有人说:其他老师可以全力教好自己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师却是犁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经常为别人做课件,辛苦是自己的,荣誉却是别人的。
  有人说:我现在成了机器修理工。有一天修了13台计算机,头晕眼花,累得想吐。别人叫你修电脑,10次去了9次,有一次没去,就招人怨恨。
  有人说:领导总觉得你很闲,只要是和电脑沾点边的事都会安排到你头上。学校的各类报表、计算机维修、网络布线及维护,都是你的事。你在教学上很难出个像样的成绩,没有什么成就感。想在业务上有所提高,又基本没有静下心来研究的时间。
  有人说:“领导乱上网,结果电脑中病毒了。见面就一句话:‘怎么管的电脑,到处都是病毒。’有些键盘坏了,我申请添置,校长却说:‘谁弄坏谁赔,找不出责任人你赔!’”
  有人说:“有些老师随便叫人来拿教学投影,我没见老师签字就不给。没想到领导马上打来电话:为什么有东西不借?”
  有人说:“在职称、评优等方面,我们被边缘化了,连理化生的实验员和图书管理员都比我们强。因为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专门的职称系列,别的老师都升上高级了,自己还是原地踏步。先进、考核优秀之类的荣誉,基本没有自己的份儿。有不少老师都改行教其他学科了。”
  以上的抱怨,似乎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工作任务烦,工作定位难,工作报酬低,工作奔头儿少。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干最苦最累的事情”,下联是“得最少最淡的表扬”,横批是“名利双失”,这似乎可以体现信息技术教师的窘境。看来,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很不满意,职业幸福感太少,愤懑的多,诉苦的多,总觉得自己被边缘化,是单位里的勤杂工,经常是劳而无功。“烦难低少”,在夹缝中求生存,似乎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普遍尴尬。
  专业成长和心灵成长:摆脱尴尬的路径
  要唤起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摆脱目前的尴尬与窘境,必须首先端正我们对职业价值的认识,追求一种“为己”而不是“为人”的专业成长和心灵成长。这是一个不懈求索的漫漫旅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教育须重细节,许多令人惊羡的成功正是从细节开始的。如江苏某中学用宾馆卫生间的经营理念来改造厕所,并张贴不少格言、警句、漫画之类,使学生在如厕中接受艺术熏陶和品德教育。厕所成为该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信息技术教师中,也有不少借由细节而产生成就感的案例——
  某教师在每次上课后都要求学生整理好凳子、桌子、课本,通过这一细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良好教养。偶尔有一个凳子没放齐、有一台显示器没放正,总会有学生主动地将凳子塞进桌子底下,或者悄悄地将显示器放正。教师也总会表扬这些做好事的学生,并提醒责任人注意。她说:“从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友好举动中,我分明感受到学生的快乐与自得,也似乎听到一排一排整齐、清洁的计算机在唱着幸福的歌。”
  另一位教师则带领学生开博客,在博客中与学生分享信任、互动与成长的快乐。这从学生的留言中可见一斑:“今天,老师教会了我开通博客,网络上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太开心了……”“老师,我开始写小说了,记得来我博客看看哦。”“自从老师把我带进了博客,我喜欢上了这里。我了解到,上网除了玩游戏,还有更重要的学习用途。如今,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我从网络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与快乐。”“我要感谢老师,感谢她为我开启了网络世界的大门。”
  还有一位教师努力做学生的“伯乐”,每当发现学生独特的视角或创意时,就欣喜若狂又不乏夸张地向全体学生推荐,并命名为“××(学生姓名)×号”。结果,使教学拥有了极为丰富的创意资源库,不管是参加各级网页设计比赛,还是各类电脑作品制作的比赛,都能因为作品富于创意脱颖而出,取得骄人的成绩。
  最后要说的是一位学校网管员,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精心设计校园网的模块与页面风格,在校长的支持下着力更新校园动态,组建高容量的教学资源库、师生互动社区,使校园网成为展示校园风貌的窗口、教师教育教学的助手和学生成长的乐园。县教育局长来学校指导工作时,十分夸赞学校的网站,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由此对这位网管员刮目相看。
  有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以上的几位教师都是通过在细节上努力,获得了成功。现实中,我们有很多细节问题可以关注:在电脑桌上摆放一盆绿色植物,既利于吸收机房的灰尘,又便于约束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技术训练与品德养成兼顾;课堂上多注意巡查,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解惑释疑,又及时监管学生的电脑操作行为,防止学生损害机器、浏览有害网页或借学习之名行玩电脑之实等情况的发生。
  现实中,我们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在关注细节上下工夫。比如,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但有特色的比例很小,模板照搬抄袭。某校园网首页居然到如今还是07年的“最新校园动态”。信息技术课堂上,一些教师沦为电脑室的守门人,房门一开,主机一启,就任凭学生自作自息了。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怎么会有实效?信息技术教师怎么会有地位?这无异于自掉身价、自废武功。
  切记老子的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培植信息技术教学的参天大树,必须重视“毫末”,关注细节的精彩,这样才能逐步走向成功,产生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有关教学的实践经验累积不够,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年轻,缺乏教学经验,基本为新手型教师水准。要构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九层之台”,必须“起于垒土”——从强化基础性知识和能力开始。
  从知识结构看,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通识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在学科性质上很难归属,现在不但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人文背景也愈加浓厚,横跨众多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几大领域。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文字编辑、图形处理、动画制作、网站建设、多媒体素材集成、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培养等,无不体现教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文献检索及外语等工具类知识、法律和伦理学知识,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都大有裨益。计算机基础、Windows操作、Office应用、数据结构、微机原理、程序设计、多媒体课件开发与辅助教学、DreamweaverDEV、ASP/JSP动态网站建设与开发、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等,始终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仍是当前的薄弱环节。教师的教育理念、自我定位、教学伦理、批判性反思以及情境策略等实践性知识,无疑左右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成效。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学习领域都有对信息技术的明确要求,它将直接贡献于各学习领域的基本知识、关键技能的获得。信息技术教师假如不加强通识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就只能等待专业意义上的自然“下岗”。
  从专业能力看,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兼具发展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等多个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式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多种媒体教材编制、教学组织与管控、语言表达、软硬件操作、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创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方面,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促进技术应用方面起到核心作用。不是有不少教师抱怨“为其他老师做课件,劳而无功”吗?假如你做好提升其他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文章,使他们克服“技术恐惧”和“技术迷信”两个极端,自己会搞整合,自己会做课件,不就解放了自己吗?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全程参与,为科学决策提供详尽的资料、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方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有待信息技术教师去探索研究。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自我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的“常青树”。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明显的“非专业”特征。很多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即使新教师,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专业上也难以对口。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千里之行”“足下”的现实。
  某信息技术教师说:“我的梦想是获得和主科一样的学校地位和认同感,而现实是这个梦想目前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性。”
  鲁迅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现实可能性的有无,不在于别人,首先在于自己。正如《国际歌》高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孔子也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地位要靠实力来提升,名誉也要靠实力来争取,无一技之长,何以“立”?无让人称道之处,如何让人“知”?
  要知道,领导有时是需要一些切实能提高学校竞争力甚至是升学率之类的“真金白银”。信息技术教师假如不能围绕这一核心,在学校做出一些事情,是绝对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的,也无从增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坐论自己在学校中的种种尴尬,还不如起而行之,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增强个人的竞争力,从而重新激发职业的幸福感,找回自己的心灵家园。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如何拓展自我空间?如何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充分实现心灵和专业成长,产生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还是回到老子的这三句名言上来:细节的精彩是“毫末”,可以从中感知幸福;基础的扎实是“垒土”,可以借此逼近幸福;现实的努力是“足下”,可以由此成就幸福。细节、基础、现实,点、面、线三维切入,共同构筑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幸福的大厦。
  
  在职业幸福感中,有三个重要的元素,一个是成就的幸福,一个是追求的幸福,一个是信仰的幸福。成就体现价值,追求表明希望,信仰实现依归。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实现精神的依归。学校则要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充分的条件,重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普及家校通的使用、开设校园社区及其他互动平台、在教育评价制度中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业绩的科学评估等,给信息技术教师增长“精神工资”,增加工作的情绪饱和度、投入度和工作意义,产生成就、追求和信仰这三重幸福,真正营造一个有精神归属感和信仰意义上的家。
  
  (作者单位:浙江磐安县教育科研所)
  
其他文献
通用技术(GT)是有别于信息技术的更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有别于专业技术的技术。而对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来说,通用技术的多样性、创新性与技术性正好符合STEM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选取了某中学的《按键开关LED灯》教案,分析STEM对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影响作用,并希望能对相关教育教学给予指导。  如图所示,本教案选用Arduino套件来使学生通过对于电子电路、开源软
所有真正的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无可替代的,在某种意义上,“诗”不是诗人“写”或“创作”出来的,而是“存在自身”在诗人“出神”之际“一跃而出”。  许多歌颂体的所谓“诗歌”之所以难以打动人心,就是因为其中的“存在”要么还未达到“理念”的层次,要么仅仅保留在“理念”的层次上而没有获得现实的“意象”。宗白华先生说:  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侧,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
很多教师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很难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使用的课件。由于一般的课件如exe、swf等格式打包后都不能修改,教师很难增加自己的教学内容,如何把课件做“活”,避免大量重复的工作,提高课件的制作效率呢?我认为如果能够利用“封装”思想制作课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你会发现课件的制作效率大大提高。下面通过举例,说明类“封装”思想在Flash CS3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
由教育部和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教育局承办,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和多家教育部门及单位协办的2012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在深圳市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展演以“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探索、普及、融合”为主题,旨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教育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教师以及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围绕信息技术如何顺应中小学教学信息化
【本刊讯】云教育时代的到来,“泛教育”与“泛学习”成为显著的教育特征与价值取向。作为“智慧门头沟”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头沟教委与北京联通公司和北京盛学成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智慧教育”项目。2014年5月30日,门头沟区教委召开“智慧门头沟移动新教学——智慧教育应用项目启动会”。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北京联通副总经理王利、北京市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田鹏、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由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牵头,联合超过5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总结提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大趋势,内容如下。  趋势一: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持续引发各个国家教育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各类创新产品的涌现和应用方式的改变,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中。伴随着学校教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美国政府2012年3月发布《大数据研究与发展倡议》,是继1993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又一重大科技部署;《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指出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大数据是下一个创新、竞争、生产力提高的前沿……一系列关于大数据的论述和报告表明,技术的堆叠和社会的需要似乎达
随着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OCW为首的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OER运动的主要参与者,犹他州立大学通过开放式可持续学习中心提供了免费开源的OCW课程管理平台Educommons。    一、什么是Educommons    Educommons是一个开放课程管理系统,其资金来源于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 和 th
谈到网络游戏,人们会心有余悸。难道它真如洪水猛兽?如果是,作为监管部门要加强封堵。如果不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该怎样挖掘其内在的教育教学价值,使其为学生的愉悦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基。本文作者基于一个真实、成功的游戏化学习案例,以小见大,透视出游戏化学习的内在规律和价值所在。希望给同仁以启示。  谈到游戏,大家就很敏感。有的人会把它和网络游戏联系在一起,甚至同腐蚀青少年成长的精神毒品混为一谈。网络游戏
近两年,网络上流行一种采用P2P或非P2P技术传输,内含视频、音频、Flash等多媒体表现形式,模仿传统刊物翻页样式的电子杂志。本文就来介绍一种电子杂志制作软件Zinemake 2006。    一、Zinemaker软件特征分析    ZineMaker是一款基于标准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通过Flash技术,将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各种多媒体元素融为一体的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它具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