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多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其中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48例,纳入本次研究的A组,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8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状态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6.438,tB=-7.425,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术后6个月=-0.892,t末次随访=0.160,P>0.05);末次随访时,A组优良率为70.83%,B组为71.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8.75±40.68)min,B组为(109.34±35.61)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157.82±51.40)mL,B组为(235.76±61.55)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9,P<0.05)。
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合并症制定出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