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地位在国际社会上的不断上升,将本土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势在必行。纵观中国的英语教学各个阶段,高中英语教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渗透 本土文化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知道,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地里、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而言,让学生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必须的,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实现跨文化的交际。然而,现在不少教材尤其是中学英语教材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不注重中国文化的输出,对中国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却很少介绍。学生学了这样的教材,对西方的事物和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对自己国家的东西却说不清道不明。比如说,许多学生知道“万圣节”来历[1],却不知道清明节的神圣肃穆;知道情人节的确切时间,却不知七夕节是阳历还是农历的七月七。只注重学习西方文化和思想,在缺失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的去突击英语的表层学习,其结果只能是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究其原因,英语教师一味地强调英语文化教学,单向地导入英语文化,片面的理解和吸收英语文化,对母语文化一直很少涉及,使母语文化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轻视和冲击,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
  我们在大肆宣扬说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将本土文化渗透在各个方面,并且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当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是在仔细分析和研究现行的教材的前提下,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适当渗透中国的文化,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的同时收获中国本土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正确有效地将本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立足教材,渗透熏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healthy eating”的教学中,我巧妙的将中国的常见的饮食名称进行文化渗透[2]。如tofu(豆腐)、soybean milk(豆浆)、clay oven rolls(烧饼)、fried bread stick(油条)、(boiled)dumplings(水饺)。egg and vegetable soup(蔬菜蛋汤)、tomato scrambled eggs(番茄炒蛋)、rice-meat dumplings(肉丸)等等。这样,课堂中学生除了知道西方的汉堡等饮食外,还清楚的记住了我们自己吃的东西该如何表达。
  2 英语表达中国古典诗词与格言谚语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的情况,学生会背诵出很多西方的谚语格言,而对中国的很多名言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中国有许多谚语、格言,把它们翻译成英语后也朗朗上口,而且与英语的一些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妙。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hours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计在于晨。It is dogged that does it.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There is no ending to learning. 学无止境[3]。So said, so done. 言出必行。同学们拓展了英语知识面,而且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同时,对于古诗词的翻译,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英语课堂上如果能尝试把好的古诗翻译成英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文的兴趣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比如, 人日思归 Home Thoughts on Man’s Day(人日思归)。让学生大胆尝试翻译,适当加以引导,必然能一举两得,既能复习古文,又能中西文化结合。
  3 渗透节日渊源,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独特。在中国人心目中占重要位置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4]。在人教版必修三U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文中讲述世界各地几个国家的主要节日,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春节是放在文章的最后,而且只是寥寥几句。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机会巧妙地将关于中国新年的历史文化渗入其中。尤其是要说到为什么中国人过新年要吃饺子以及饺子的来历,为什么要放鞭炮,等等。
  4 让中国的艺术大放异彩
  在人教版选修六U1“Art”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我们的国粹之一国画的认识是少的可怜,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了,比如中国的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国画的画技等等。如果我们将这些渗透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国画的认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自豪感。
  将本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意识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这正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结合各种富有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践自己的所学内容,激发兴趣,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张 兰:《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八期
  [2]陆 全:《论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报》,2004年第五期
  [3] 张立达:《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旅游文化渗透》,《锦州市教师进修学报》,2009年第五期
  [4] 路工林 康月磊:《论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影响的机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期
其他文献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支气管疾病,其特征是支气管炎症及对各种刺激反应性增高。哮喘是一种致残性疾病,对生存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上
目前抗隆起稳定计算方法多是基于均质土推导得出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将其应用于分层土地基时,通常将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按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这种方法既没有考虑滑动面实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