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两种治疗联合对危重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危重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则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心率、气道压力以及PH的改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危重型哮喘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 两组治疗联合;危重型哮喘;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危重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疾病,主要因支气管哮喘发展所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哮喘状态。危重型哮喘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肺运动以及胸廓运动不协调、气道重塑、收缩异常,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气道阻塞、肺部哮鸣音减弱或者消失、意识障碍以及呼吸衰竭等[1]。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对100例危重型哮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危重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5例,女性患者有45例。年龄范围为22岁到77岁,平均年龄为55岁。所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危重型哮喘。患者均不存在急性左心衰竭以及气道异物等。其中缓发持续型患者有66例,突发急进型有3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利多卡因气雾浓度为3%,剂量为每次50毫克到80毫克,每天4次。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通过鼻腔将可曲性纤维支气管镜置入,并依次通过支气管下部肺段或者亚肺段水平,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和回收,灌洗液每次10毫升到20毫升,总灌洗量控制为100毫升到300毫升。
1.3 临床疗效评估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指标主要包括心率、气道压力以及动脉血PH。
临床疗效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价:①显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完全消失。②有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基本消失,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③无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没有变化,或者患者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动脉血PH以及气道压力比较 两组患者心率、动脉血PH以及气道压力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主要通过对肺部进行灌洗,从而对支气管以下肺段或者亚肺段异常物质进行清除,从而改善患者呼吸系统的通气换气功能,对炎症感染进行控制。相关研究显示,支气管灌洗液的医学价值较高,被称作“液性肺活检”,其研究也在近几十年内不断得到深入和分析,显示其在肺部病变的诊断、疗效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利多卡因作为一种麻醉药,能够通过对钠通道进行抑制,从而使平滑肌麻痹。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具有抑制效果[2]。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联合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见,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罗伟雄,曾黄辉,罗伟文.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11):1635-1636.
[2] 李志莹,实冰,陈济明,等.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32-33.
【关键词】 两组治疗联合;危重型哮喘;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危重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疾病,主要因支气管哮喘发展所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哮喘状态。危重型哮喘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肺运动以及胸廓运动不协调、气道重塑、收缩异常,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气道阻塞、肺部哮鸣音减弱或者消失、意识障碍以及呼吸衰竭等[1]。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对100例危重型哮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危重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5例,女性患者有45例。年龄范围为22岁到77岁,平均年龄为55岁。所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危重型哮喘。患者均不存在急性左心衰竭以及气道异物等。其中缓发持续型患者有66例,突发急进型有3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利多卡因气雾浓度为3%,剂量为每次50毫克到80毫克,每天4次。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通过鼻腔将可曲性纤维支气管镜置入,并依次通过支气管下部肺段或者亚肺段水平,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和回收,灌洗液每次10毫升到20毫升,总灌洗量控制为100毫升到300毫升。
1.3 临床疗效评估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指标主要包括心率、气道压力以及动脉血PH。
临床疗效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价:①显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完全消失。②有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基本消失,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③无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没有变化,或者患者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动脉血PH以及气道压力比较 两组患者心率、动脉血PH以及气道压力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主要通过对肺部进行灌洗,从而对支气管以下肺段或者亚肺段异常物质进行清除,从而改善患者呼吸系统的通气换气功能,对炎症感染进行控制。相关研究显示,支气管灌洗液的医学价值较高,被称作“液性肺活检”,其研究也在近几十年内不断得到深入和分析,显示其在肺部病变的诊断、疗效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利多卡因作为一种麻醉药,能够通过对钠通道进行抑制,从而使平滑肌麻痹。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具有抑制效果[2]。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联合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见,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罗伟雄,曾黄辉,罗伟文.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11):1635-1636.
[2] 李志莹,实冰,陈济明,等.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