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素质教育具有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还要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满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从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实践活动这三个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教育改革重点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将自身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对问题有更好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分析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 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新需要有较强的自由空间,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将学生更多的思維火花激发出来,再加上政治教师的积极引导,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相较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更好的发现与探索,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的系统化,在质疑——探究——释疑——结论学习思路的引导下,对新知识有更好地掌握与理解。
  开放式教学环境使得学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脚步,对学习情境有更快地融入,并且将自身的才智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将一定的自学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独自查询资料对问题进行解决,在这种课内外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使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例如在对“网络交往新空间”进行学习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不一样的教学环境带给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充满好奇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这个时候,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使用网络对学习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方式中,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充分地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教师也是交流当中的一个成员,积极鼓励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查询,从而更好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向学生进行提问“你们对于网络交往新空间有什么想法与看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答案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整理,并结合本节课知识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虽然这是新的知识,但是学生对其已经有了基本认识。
  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政治教师在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将学生作为中心,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更多的尊重,将其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要完成好疑问设置与思想引导等工作,同时这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正所谓思源于疑,有了疑问以后才有思考,这样才有创新,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难点与重点知识,有针对性地、科学地且有阶梯性地对疑问提出,然后让学生积极的回答,从而对课堂互动有更好地参与,将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积极地阐述出来,并且积极地参与辩论,敢于质疑。
  例如在对“让挫折丰富我们人生”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对相应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设置,如“你们在成长中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对于这些挫折你们怎样面对、度过的?”“在未来,怎样做到更加从容坚定地面对措施?”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有新的认识,将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思考火花更好的激发出来,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小主人,学习思想也从“要我学”更好的转变到“我要学”。
  三、 积极联系社会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学习政治的思维空间得到更好的拓展,政治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社会实际与政治教学的联系,同时对多样性政治教学活动进行开展,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还可以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更有效地培养。因此,政治教师要有效地将社会热点融入到教材内容中,并有针对的开展课外活动,如社会热点演讲、时事辩论、社会调查等,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学活动“保护自我”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危险性的生活实例加大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有效锻炼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样使学生在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四、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循序渐进,政治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充分的体现发挥出来,并且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有效的形成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精神,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明华.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6):47-47.
  [2]吴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10):180-181.
  作者简介:
  唐虎平,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甘泉农业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使学校开办特色教育,促进教育改革,但同时也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执教能力,结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为取得良好的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意义及对策  选课走班是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的别称,是为
摘 要: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快速崛起的技术类型,迅速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现阶段,培养相关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所以,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授不应该只着重于教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学校必须有目的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快速形成,从而具有基本
摘 要:高效历史课堂是实现减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趋势、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理念。  关键词:高效课堂;减负;兴趣;主体地位;自主学习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是知识的海洋,历史是学生成长的指明灯。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却出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课堂上“生填硬塞”,教学模式乏味、枯燥,学习效率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对信息技术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社会责任、计算机思维以及信息意识融入教学工作中来,帮助学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信息化这个特点,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信息化也要有所普及和体现,大数据时代就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因此学校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就是要学生对于各种信息都能十分的敏感,并且能准确地辨别这些信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真执行教案,导致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气和乐趣,并丧失宝贵的教学资源,和许多“美丽的图景”失之交臂。现在,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但这绝不意味着预设已不再重要。恰恰相反,课堂教学生成的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设是否科学和充分。充分的教学预设是有效的教学生成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成性  一、 挖掘教材,期待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
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成为高中历史教师的工作重点.怎样才能促使教师快速成长,备好课.方法途径很多,其中评课与集体备课再评课尤为重要,一节成功的历史课背后付出了许多教师的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也逐渐开始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积极引入“微课程”教学模式。下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程的优势,其次分析了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影响,最后探讨了运用微课程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优势;运用对策  因微课程具备较多的优势,所以被教师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上,教师可以制作微型教学视频,佐以课程配套资源,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微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也开始注重知识生成这一理念,通过知识生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生成中,教师可以利用“错误”作业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课程内容,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本文先分析了错误作业在数学课堂教学生成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错误作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成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教学中运
摘 要: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担负着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历史,培养综合客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责任,因此对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想的制定有着关键的意义。在爱国主义情怀和思想的倡导下,家国情怀逐渐成为当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与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本文就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究,明确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渗透;举措  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