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梗塞早期的康复护理研究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人脑梗塞早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于我院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32例观察组和32例参照组,予以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护理,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参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评分为(8.0±0.5)分,参照组为(15.0±0.5)分,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予以老年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人;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常发于老年人。脑梗塞患者经临床治愈后,其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就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阻患者64例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经临床检查与诊断均确诊为脑梗塞。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32例观察组中,18例男,14例女,年龄在60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0.5)岁;32例参照组患者中,16例男,16例女,年龄在63至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5±0.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包括抗感染、活血、营养脑细胞、抗凝、降颅压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护理,具体护理如下:(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营造一个干净、安静、舒适的环境,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合理调整病房的温度、湿度及光线。同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确保病房空气清新。如若有呼吸道感染且痰液粘稠患者,则应适当予以患者雾化、吸痰处理,同时根据病情轻重程度隔离患者,避免发生呼吸道交叉感染;若有尿便失禁患者,应勤换洗与消毒床单、被褥等物品看,保证卫生干净;(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对疾病的治疗不抱任何信心,因此出现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认真听患者的倾述,并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多鼓励与多关心患者,同时也建议患者家属多谅解与关心患者,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3)安全护理。由于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等方面有所受阻,加之老年患者年纪较大,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如跌倒。因此,对于肢体偏瘫或意识障碍患者应予以专人陪护,设置护栏,避免患者跌倒或坠床。进行喂食时应谨慎细心,避免呛咳。此外,还应定期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感染;(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坚持"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原则,结合患者日常饮食习惯,遵循少食多餐规律,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建议患者多食用果蔬青菜,避免高脂肪、油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5)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贴宣传标语等途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与了解,助其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护理人员应详细、耐心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脑梗塞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疾病发展与转归,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在治疗脑梗塞的同时同步治疗原发病。待患者出院后,应做好定期随访工作,适时予以患者合理的康复指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6)功能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身体特点予以合理的锻炼指导。在神经功能康复锻炼方面,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刺激患者的感官器官,如可以放患者喜欢的音乐刺激患者的听觉。对于伴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教会患者单音节发音,逐渐过渡到多音节发音,通过这样的锻炼加快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在日常生活能力康复锻炼方面,主要锻炼患者自理能力,如上下床、穿衣服、进食等。同时对于拥有基本自理能力的患者,可以适当安排其进行散步、练太极等活动,增加患者的生活乐趣;在运动功能康复锻炼方面,主要训练患者的肢体功能,应在急性期安排早期训练,将患者偏瘫肢体置于功能位置,以患侧在上,健侧在下的顺序为主,2个小时翻一次身,保持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待患者病情稳定时,先由简单屈伸动作开始锻炼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先站立后行走、坐位平衡等训练,通过反复训练加强患肢运动功能。
  1.3疗效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评分标准[1]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具体标准为:(1)0至15分为轻型;(2)16至30分为中型;(3)31至45分为重型。日常生活能力根据Barthel指数[2]进行评价,其标准为:(1)小于40分为差;(2)在41至60分之间为中;(3)大于60分为良。应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3]进行评价运动功能情况,评定标准为:(1)小于50分者为严重;(2)在50至84分之间者为明显;(3)在85至94分之间者为中度;(4)在95至99分之间者为轻度。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判断患者抑郁程度,判定标准如下:(1)8至17分之间为轻度;(2)18至24分之间为中度;(3)大于24分者为重度。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4]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及抑郁程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15.5±0.5)分、(44.5±0.5)分、(60.5±0.5)分,参照组患者的分别为(11.5±0.5)分、(37.5±0.5)分、(45.5±0.5)分,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评分为(8.0±0.5)分,参照组的抑郁程度评分为(15.0±0.5)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人发生脑梗塞时因其生理功能衰退,故难以自然康复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功能。因此,单纯依赖临床治疗是不能正常恢复患者的原有功能协调模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5],脑中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重新组织或塑造其结构或功能,使其部分神经元再生。而康复介入越早,对患者功能恢复与整体疗效越好。由此可见,予以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其正常功能模式形成,并实现最大限度恢复运动功能。同时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且具有良好的预后。
  总而言之,给予老年人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雪婷.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15):124-125.
  [2]刘威,张千,颜秋媚.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4):31-32.
  [3]王跃军.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4,8(05):271-272.
  [4]廖艳红,刘新华.护理干预老年脑梗塞早期康复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3):366-368.
  [5]洪英.9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03):370-37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于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1疼痛定义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潜在的组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妇科常见手术腹腔镜下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护理配合应用相结合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2年8月妇科均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 观察组3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一般护理下对照组效果,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后加强护理配合, 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关键词】 留置针 滴注 感染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于2014-6-21因脑梗赛在我科住院,治疗给予25%甘露醇125ml与呋塞米20mg q6h交替用药,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用药第2日,患者右手背肿胀波及前臂三分之二皮肤红肿、灼热、刺痛,测血压体温脉搏正常.  2.原因分析:  2.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关键词】大动脉炎: 脑缺血; 血管旁路术;护理  大动脉炎是一种发生在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动脉疾病[1],头臂型最常见,累及主动脉弓的分支血管,若闭塞血管较多或侧支代偿不良,易导致脑梗死[2]。头臂型大动脉炎也是大动脉炎中症状最重、治疗最困难的一类。这些患者脑缺血症状严重,可以频繁地出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非消化性疾病的误诊原因,提高对非消化性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方法 对12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最终确诊为非消化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4例、内分泌疾病3例、循环系统疾病2例、代谢疾病1例、血液系统疾病1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均经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是指发生于老年期或有由成年延续下来的痴呆。以下简称AD患者,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AD患者主要表现为单纯的记忆力下降,因易于老年的生理健忘相混淆,往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研究其其日噶那_17对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沿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人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乳腺增生,研究组30人采用疗蒙药其其日噶那_17对其乳腺增生经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5%,研究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便秘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44.4%)明显小于对照组(71.1%),差异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的分析及对策的探讨。方法:我院对300例胃肠肿瘤患者,其中胃良性肿瘤100例、小肠良性肿瘤100例、直肠息肉100例进行外科手术,并对其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诊断依据是根据我国卫生部发放的感染诊断标准为主。结果:发现这妇科肿瘤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是胃良性肿瘤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方面的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记录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治疗组39人中31人基本痊愈,8人的病情有显著进步,无治疗无效病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