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摄影之友赵震 是怎样的契机,让你选择成为这样一个小众的文物摄影师? 这和我的父亲有很大关系,因为我的父亲就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我小时候寒暑假都会跟着父亲到博物馆住一段时间,每天我都会跑到一号坑边上扒着栏杆看着父辈们围着兵马俑工作,那会儿就特别羡慕。长大后,我就成为了他们,这是我的幸运。 还记得第一次下到俑坑中近距离观察和拍摄兵马俑的感受吗?是什么样的体会? 第一次下坑拍摄是二号兵马俑坑。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之友赵震
是怎样的契机,让你选择成为这样一个小众的文物摄影师?
这和我的父亲有很大关系,因为我的父亲就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我小时候寒暑假都会跟着父亲到博物馆住一段时间,每天我都会跑到一号坑边上扒着栏杆看着父辈们围着兵马俑工作,那会儿就特别羡慕。长大后,我就成为了他们,这是我的幸运。
还记得第一次下到俑坑中近距离观察和拍摄兵马俑的感受吗?是什么样的体会?
第一次下坑拍摄是二号兵马俑坑。那会儿二号坑还在发掘中,当我为了找角度不留神踩在了棚木遗址上时,被我们的魏京武先生训斥了一顿,先生心疼地说:“不敢踩,娃呀,这千万不敢踩!”这是我的第一课!我永远都记得老先生那敬畏的眼神。这也成为了我今后工作的原则:文物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在拍摄文物时,对于摄影本身有什么是十分困难的?关于燈光的使用就要求极高,那又是怎么样去克服这样的困难的?
我从事的工作环境多样,有田野考古、室内考古还有影棚拍摄。不同地点有着不同的拍摄方案和要求。田野考古是记录室外考古发掘,依赖自然光的时候比较多。我们博物院是遗址类博物馆,最标志性建筑就是巨大的一号坑保护大厅,室内考古工作自发现之日起直至今天都在进行,已经四十年了,由于建筑建设年代早,采光主要依仗自然光照明。当然,我们也使用人工光源。考古发掘现场会使用小型人工光源,用以发掘、摄影、绘图等工作。影棚拍摄是为博物馆拍摄文物和展览交流的资料,这就会使用人工光源,因为要兼顾视频拍摄,所以选择延续光源。工作中也会使用大功率的照明设备,比如拍摄纪录片需要大的场景照明时。但这些拍摄都会选择在观众离场以后的时间里来进行,一是不能干扰观众参观,二是使用灯具会有安全隐患,我们要确保文物安全和观众人身安全。
请您为我们展示一下您拍摄所用的器材?跟普通的拍摄有什么区别?
器材我使用佳能系机身,镜头是蔡司定焦系。由于拍摄环境复杂,会使用其他一些辅助器材。考古现场环境狭小,还要兼顾文物安全,所以发掘现场拍摄特别有挑战性,为了完成拍摄想了无数的解决方案。考古发掘是向下发掘,所以低机位是常态。为了拍摄考古专家的工作,拍摄时要趴下来、跪下来,和他们保持同一姿态。常年的工作使得膝盖有伤,天气变化就会有明显的不适感,但这都是值得的,因为能在第一时间见证和记录文物的面世,我觉得这就是工作福利吧。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新的摄影设备不断地应用于考古现场的记录。利用小型全景相机来完成狭小空间内的拍摄;动手改装一些设备用于拍摄,利用护目镜加载GoPro拍摄第一视角画面;利用全景云台完成一号坑一亿像素全景照片等等,而这些影像会通过不同展示方式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参观体验,让观众感受科技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和公众分享这些独特而美好的影像才是我工作的意义所在。
在23年的拍摄中,有哪一尊俑或者哪一个瞬间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这样的故事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
最难忘的就是2010年一号坑T23出土号为62号的那件彩绘俑头了。时间是9月28日中午,在经过漫长的前期发掘工作后,覆压在俑头上的泥土松动了,这一刻现场所有人沉默,因为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神迹!
终于,泥土被移开,一张“吹弹可破”的粉色面容显露出来!这是一张东方男子的脸,这是一张祖先的脸,这穿渡千年的对视,我们看到了祖先,而祖先也“看”到了我们。
你觉得文物摄影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文物摄影的最大魅力就是能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因为能近距离地观察文物,能发现一些很特别的细微之处,见微而知著,一枚浅浅的指纹,一个小小的铭文,还有先人们有意无意留下来的痕迹,都表明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而后这些鲜活的生命消失了,但他们不曾远离,因为他们创造的伟大的神迹还留在这个世界上,那就是,和他们血管里流着一样滚烫热血的我们!
其他文献
这四个错字都在风景名胜处,大家游历至此,不妨留心观察,既知其理,难免会心一笑,更显趣味。 天下第一错字——“避” 之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错字,因为它是由皇帝亲笔手书,且悬于国家重要场所的门前。 在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方,悬挂有一块匾额,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 可是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
6月29日,“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参观者爆棚。博物馆工作人员拉起数条隔离带,同时不断地告诉排队的观众,从队尾到馆门口安检处要排3个小时,进了安检还要排2个小時才能看到百物展。可是这也阻挡不了观众的热情。 一叶知秋,博物馆排长队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出,城市对高端文化需求的飙升。这一景象并非偶然。2016年,苏州博物馆举办“大英博物馆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素描展”,排队时间
我的朋友米在东觉得,找工作真是一件特别没劲的事。 该跑的招聘会、该刷的网站、该投的简历,他基本不落,参加过的笔试、面试也不胜枚举,offer当然也有,却总不能令人满意。 身边的同学陆续尘埃落定,虽谈不上皆大欢喜,至少也是差强人意,只有他,还悬而未决。 所以,当小龙和锦琛分别被中石油和农业银行总部录取的消息传出来时,米在东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 这俩人的底细,米在东再清楚不过了。小龙天
2010>X100 那个年代无反相机的技术发展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但这并不影响X100在当年就凭借优秀的便携性、操控性和外观,俘获了大量粉丝。连据称是“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的安妮·莱博维茨也把X100作为便携设备带在身边。后来的这些年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X100也在持续不断地进化迭代。更重要的是,X100 身上那些最初就令人疯狂和迷恋的特质,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相比其他一些在循例更新
巧妙的反弹力设计 曼富图推出全新的Nitrotech 600系列云台共有两个产品,分别是针对轻负载的608(0-8kg)和重负载的612(4-12kg),对于摄影师来说608的8kg几乎可以囊括所有器材。这里的8kg和以往云台承重概念不同,Nitrotech 608不仅可以支撑住最多8kg的器材,还可以实现无论器材重量多少,无论俯仰角度如何(可用角度内)的稳定和顺滑转动。初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玄
1 我所在的这条小街东西两边有很多小商店,卖的也都是日用小百货,物品的种类、价格相差无几。只是很多人都喜欢进东面中间的“客悦”商店,进去后质量、价格一概不问,直接拿东西付钱。 那家小店跟别的店唯一不同的,是店门口的台阶上摆着好些花。花盆呢,多是废品利用:不是破了沿儿的塑料盆,就是白色泡沫箱子,还有剪去上半部分的食用油塑料桶等等,反正没正儿八经的花盆。花儿自然也不名贵,吊兰、绣球花、铺盆草等,都
我最爱的美剧是《老友记》,最爱的角色是菲比,她虽然奇怪但却真实风趣,几乎没人会讨厌身边有一位这样的朋友,菲比式的幽默可能是刻在骨子里的,大多数人学不来,但幽默绝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些年润滑剂渐渐出现了新形式,叫自黑。 跟擅长自黑的人在一起会感觉很轻松,他们既能用有趣的方式化解尴尬,也不伤及他人,他们不端架子,也不玻璃心,跟这样的朋友在一起互相调侃,的确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我也是个自黑小
2017年已过去,在此我们为大家盘点了过去一年里在各大社交平台、技法网站上备受欢迎的10大热门技法和10款摄影相关的App应用。这些技法和App有些趣味十足,让人眼前一亮;有些简单实用,效果出众。非常值得我们去体验尝试一下。 2017年已经过去,我们为大家盘点了过去一年里在各大社交平台、技法网站上备受欢迎的10大热门技法,这些技法有些是依托于科学技术让人眼前一亮,有些是摄影师选择了独特的视角创作
没有太阳的光辉,月亮便失去了皓洁;没有雨水的滋润,花草便失去了生机;没有风的吹拂,就没有海洋的汹涌澎湃……自然界中众多生物都是相互依存,有所依赖的,我们无力变更。但没有风的扬帆,船舶也能凭借动力起航;没有充足的水露,仙人掌也能改变自身结构得以生存。活出自我的精彩,才更加闪亮。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无论古今,具有才气的人终会大放异彩。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你用时间和汗水浇灌内心之
便携性出色,直观易上手的操作逻辑 佳能EOS RP从整体风格上延续了EOS R的风格,并根据用户对便携性的需要,对机身体积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机身体积得到了进一步控制,重量更是得以降低到440g。为了控制机身重量,佳能EOS RP使用了一块较小的LP-E17电池。虽然CIPA标准公布的机身续航为250张,但从我们的实际拍摄体验来看,拍照时的续航是远高于这一数字的。正常的日常拍摄情况下,单次充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