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湖北省部分地区先后遭受洪涝、旱灾、风雹、泥石流和地震灾害,经济损失很大,灾后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两节”期间,天气变冷,灾区重建和困难群众生活安排进入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强化措施,切实把灾区和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落到实处。
1.在春节前确保灾民住房全部恢复。按照省政府要求,2005年12月底以前,所有因灾倒房户必须全部恢复。对尚未恢复的倒房,要逐户派人住点督办、限期恢复,决不允许一户灾民在帐篷中过冬。
2.确保冬令期间灾民基本生活。省里下拨部分冬令救济款,主要用于救济2006年2月底前缺口粮的群众。各地要争取本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把上级下拨的冬令救济资金与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统筹使用,根据资金数量和需救济情况,分段安排。安排资金时,对因病、因残无力自救的特困家庭给予重点关照;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制度,杜绝无卡救助现象,同时层层建立备案制度。各县(市、区)对救助对象要逐户建立《灾民救助花名册》,并制成EXCEL电子文本备案。
3.继续开展城乡特殊困难家庭节日救助慰问活动。在春节前,对30万户现有城市低保对象中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按户平170元的标准开展“5个5”(5斤鱼、5斤肉、5斤油、5斤蛋、50斤大米)一次性物资救助。全省继续对20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开展“3个5”救助活动,重点用于重灾户、特困户、五保户年关生活物资救助,每户按“5斤肉、5斤鱼(或蛋)、5斤油”约80元的标准,安排落实到户。
4.深入开展特困优抚对象“关爱行动”。省里下拨的“关爱行动”补助资金要专款专用,一分一厘都要用到特困优抚对象身上,使特困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就医难和子女入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去年以来,国家和省大幅度提高了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各地以社会化发放形式,确保抚恤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
5.确保城乡福利机构供养对象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节日。城乡福利院、光荣院的供养对象大多数年老体弱、无依无靠,对他们过冬过节要特别关注。一是要为光荣院、福利院备齐备足年关生活物资,组织供养对象和工作人员吃团年饭,使他们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二是采取请企事业单位、学校到光荣院、福利院慰问演出、联欢等多种形式,组织好节日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三是要密切关注光荣院、福利院供养对象的烤火取暖、御寒问题,铺盖不足的要及时增加,集中购置一些热水袋等辅助用品供老人夜间取暖使用。
6.切实对残疾孤儿、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流浪乞讨人员给予特别关爱。两节期间要对正在医院实施“明天计划”手术的残疾孤儿组织慰问,保证孤儿手术万无一失。对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要做到"五个一",即:送一身御寒衣服、洗一个热水澡、理一次发、吃一次团年饭、送一张返家的车票。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要上门看望,确定艾滋病致孤儿童监护人,同级民政部门要与监护人签订养护协议书。落实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救助,要把救助证及救助经费发到艾滋病致孤儿童手中。
7.“冬衣暖人心”落实到户到人。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号召,2005年12月份以来,广泛开展“冬衣暖人心”社会捐助活动,各地通过政府和慈善组织两条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发动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和广大干部带头捐助,为灾区困难群众募集寒衣棉被,帮助灾区、贫困地区群众顺利过冬。全省组织加工和募集的棉衣棉被,2006年元月上旬已全部发放到重灾户、农村特困户和新入福利院院民手中。
1.在春节前确保灾民住房全部恢复。按照省政府要求,2005年12月底以前,所有因灾倒房户必须全部恢复。对尚未恢复的倒房,要逐户派人住点督办、限期恢复,决不允许一户灾民在帐篷中过冬。
2.确保冬令期间灾民基本生活。省里下拨部分冬令救济款,主要用于救济2006年2月底前缺口粮的群众。各地要争取本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把上级下拨的冬令救济资金与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统筹使用,根据资金数量和需救济情况,分段安排。安排资金时,对因病、因残无力自救的特困家庭给予重点关照;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制度,杜绝无卡救助现象,同时层层建立备案制度。各县(市、区)对救助对象要逐户建立《灾民救助花名册》,并制成EXCEL电子文本备案。
3.继续开展城乡特殊困难家庭节日救助慰问活动。在春节前,对30万户现有城市低保对象中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按户平170元的标准开展“5个5”(5斤鱼、5斤肉、5斤油、5斤蛋、50斤大米)一次性物资救助。全省继续对20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开展“3个5”救助活动,重点用于重灾户、特困户、五保户年关生活物资救助,每户按“5斤肉、5斤鱼(或蛋)、5斤油”约80元的标准,安排落实到户。
4.深入开展特困优抚对象“关爱行动”。省里下拨的“关爱行动”补助资金要专款专用,一分一厘都要用到特困优抚对象身上,使特困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就医难和子女入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去年以来,国家和省大幅度提高了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各地以社会化发放形式,确保抚恤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
5.确保城乡福利机构供养对象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节日。城乡福利院、光荣院的供养对象大多数年老体弱、无依无靠,对他们过冬过节要特别关注。一是要为光荣院、福利院备齐备足年关生活物资,组织供养对象和工作人员吃团年饭,使他们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二是采取请企事业单位、学校到光荣院、福利院慰问演出、联欢等多种形式,组织好节日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三是要密切关注光荣院、福利院供养对象的烤火取暖、御寒问题,铺盖不足的要及时增加,集中购置一些热水袋等辅助用品供老人夜间取暖使用。
6.切实对残疾孤儿、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流浪乞讨人员给予特别关爱。两节期间要对正在医院实施“明天计划”手术的残疾孤儿组织慰问,保证孤儿手术万无一失。对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要做到"五个一",即:送一身御寒衣服、洗一个热水澡、理一次发、吃一次团年饭、送一张返家的车票。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要上门看望,确定艾滋病致孤儿童监护人,同级民政部门要与监护人签订养护协议书。落实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救助,要把救助证及救助经费发到艾滋病致孤儿童手中。
7.“冬衣暖人心”落实到户到人。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号召,2005年12月份以来,广泛开展“冬衣暖人心”社会捐助活动,各地通过政府和慈善组织两条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发动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和广大干部带头捐助,为灾区困难群众募集寒衣棉被,帮助灾区、贫困地区群众顺利过冬。全省组织加工和募集的棉衣棉被,2006年元月上旬已全部发放到重灾户、农村特困户和新入福利院院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