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笃定,行稳致远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houk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生之经历,让人面对相同事物时,总会有不同的感悟,读书亦如此。重读《老人与海》这本书,在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后,时空、境遇的不同,读来与年轻时只为读书而读书,竟有了大不相同的感受和感悟。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主人公圣地亚哥同呼吸共命运:一样的面对恶劣环境;一样的面对长久的孤独和失败;一样的与大鲨鱼顽强的搏斗而不气馁。古今中外,小到生命个体,大到国家民族,生命之歌,唯有不畏风雨,目标笃定,才能生生不息,行稳致远。
  关键词:感同身受、坚韧顽强、奋斗,笃定。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深以为然。
  走过人生五十载,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回首往昔,暮然间,我再次重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心里竟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感动。说来很奇怪,这种感觉很长时间里不曾有过了,而且在重新阅读《老人与海》这本书之前,我无论如何都不曾想到还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时间,我竟怀疑起自己:年轻时是否读过此书?是否用心认真看过它?并在心里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现在阅读此书的那种震撼和感悟,上大学读时竟一点点都没有,还是当时根本就没在意它,囫囵读读而已,亦或是时间久远,都淡忘了.......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追忆沉思良久,我终于明白: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人生近三十多年的艰难磨砺和阅历才是我对它有了不同的阅读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悟的真正原因。再读《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那种与大鲨鱼顽强搏斗的战斗场景,让我能痛彻心扉,真真切切的感同身受。读书有如此的感受,让我如获至宝,醍醐灌顶!
  “但我宁愿把什么都做得丝毫不差。这样,一旦运气来了,就有准备了。”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这一下他们把我打败了”,他想,“我太老了,没力气揍死鲨鱼了。但只要我还有桨,还有短棍和舵柄,我就要揍它们。”
  “跟他们斗”,他说,“我会跟他们斗到死。”
  当我再次捧读《老人与海》,看到老人圣地亚哥这些经典的内心独白时,我的内心不禁为之震颤,三天三夜啊!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大海上孤身制服大鱼,在体力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与前来捕食大鱼的鲨鱼轮番搏斗。这样的场景怎能不令人叹服——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胆量!这是怎样一个勇敢坚韧顽强的老人!而老人这种战斗精神至今不是还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勇于面对人生吗?
  掩卷沉思,在历史的长河里,又有多少像圣地亚哥这样令人敬仰折服的硬汉形象,屹立在世人面前,彪炳史册,引领后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们每每读到此诗时,是否仿佛看到江雪中那个垂钓老人,岿然不动,超然世外的形象;是否已感受到他那坚定、冷静、不为世俗所困扰的强大的内心世界。由此诗,我们也分明看到诗人柳宗元在宦海沉浮中,如何艰难的行走,举步维艰,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做抗争。一次次遭人陷害,一次次遭贬,不正是他要不得不面对的大鲨鱼吗?但是,正像圣地亚哥一样,他没有害怕,没有退缩,更没有倒下,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用诗和散文,与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抗争,为普天下的老百姓呐喊。这又是何等的坚毅,磊落和高贵!
  还有那个博学多识,才气横溢,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着极高造诣,堪称中国文化史上千古奇才的苏轼。一生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困于俗吏,屡遭贬谪,宦海沉浮几十载,却从不隨波逐流,趋炎附势。他那身处逆境,自我排遣,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旷达处世态度,无不是与圣地亚哥有着极其相似的精神支柱和不服输的人生信念。每每读到苏子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些文句时,我总会为他一生宦海沉浮却能如此豁达而折服,虽然他曾痛苦地发现“平生文字为吾累”,但文学仍和他的生命相伴,在人生的航海中,他用手中的笔反映那个时代,诉说自己的哀乐,幻化出无穷的作品,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人生轨迹,无不是战胜艰难险阻,一次次超越自我的过程。这样的人生,不禁让人慨叹:人虽渺小,但又何其高贵!
  人只要活在这个世上,就会像圣地亚哥一样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扰和险境,是勇往直前,还是退缩投降, 就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人生考验了。个人如此,国家政党亦如此。
  在中国共产党这100年的漫漫征程里,不正是像圣地亚哥一样一次次经历了大海航程里的雨打风吹,惊涛骇浪吗?同样的缺衣少食,同样的战备简陋,同样的要面对狼群虎豹,但身处恶劣环境,他们都是那样目标笃定、果敢坚强,都有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气概。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白色恐怖年代的大屠杀、万里长征时的痛苦跋涉、十四年抗战三年内战的血雨腥风、抗美援朝时的保家卫国,无不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次一次的生死考验和抉择。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成为领航中国行稳志远的巍巍巨轮。
  再读《老人与海》,让我如梦初醒。几十年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仿佛已让自己那颗年轻跳动的心尘封已久,退却激情。
  结束语:阅读中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一下子让自己找回了那种唯有奋斗,勇往直前,才能创造辉煌灿烂明天的斗志。愿我也能如圣地亚哥般,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永葆初心,无畏风雨,豁达乐观的面对过往的种种不幸,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涿州市第二中学  河北保定  072750)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的现实背景,纵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程结合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观点及统计分析的手段,对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在“变”与“不变”中辩证把握主要矛盾。  关键词:新时代 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 不充分发展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程  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从思想萌芽到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再到理论的不断深化,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1952年底,当
期刊
今天哥哥要来我家做客,我可兴奋了,因为我要把小白兔介绍给哥哥。  我家的小白兔有个好听的名字:球球。球球的相貌可和别的兔子大不相同:它的眼睛是黑黑的,像黑色的宝石一样一闪一闪的,它的尾巴上有一个棕色的小斑点,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呢!  你可别看球球的个头小,它可是一个十足的吃货呢!看,它捧起一颗新鲜的大白菜就往嘴里塞。它的嘴飞快地动着,就连胡须也一摆一摆,看得人眼花缭乱。汁液顺着它的嘴流下来也没发
期刊
摘要:丑学与美学相对应,是一门研究丑的概念、形态和本质的学问,它以其特殊的方式负担起美学的部分功能。而中国丑学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将从具体例子出发,归纳中国丑学独特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审丑,中国丑学,审美功能  在中国审美理论框架中,素来以“温柔敦厚,宁静致远”为审美主流,审丑的范畴便相对狭窄了。尽管相对于审美而言,美学体系中的“丑学”相对稀罕,但是审丑以其特殊的姿态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去审
期刊
摘要:关于南飞雁小说的探究,现有论文多数围绕官场小说进行探讨,而对其前后期作品《大瓷商》《省府前街》少有解析。基于对其世情小说研究的空白,本文拟从南飞雁前后三个时期的小说创作入手,以文本细读的形式从“世态人情”的角度切入。通过对世情小说概念的梳理辨析,从家族兴衰,爱情婚姻等三方面探讨人情世情在其作品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南飞雁;小说;世态人情  “世情小说”中的“世情”,与其说它关注的是某个人物
期刊
摘要:郭小川和贺敬之的两个名字都是与中国政治抒情诗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诗歌作品在被广泛流传,对推动我国的诗歌创作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抒情诗的两面鲜明旗帜。但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现实生活背景以及文化经历不同,所以在他们的诗歌创作当中也就有着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诗歌艺术上的个性。本文将具体从艺术思想性和风格这两个不同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对两人的诗歌得到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郭小川;
期刊
战沙场  男儿立志走四方,  苦乐皆富当坐享。  良宵爆竹催战鼓,  明朝重整旧行囊。  挥刀纵马又何妨,  宝刀已渴血沙场。  但愿淘沙现锋芒,  山河如画万里长。  雨霖铃·榻石有感  海风孤寥,偏拂离人,园草冷笑。卧石赏月光景,不思量,玉兔无情。辗转不消故时痕,况静榻冰心。犬吠声,万里回荡,尚有醉蝇耳厮磨。  自古相思愁断肠,谁能敌、千言黎中关!今宵织女奔走。苦牛郎,白练绵绵。再逢七夕,眷侣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西学东渐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是深刻的。以西对中,以新对旧,自然产生文化分辨与选择的态度,其中存在着对西学内容的解释,西学特征的分析,以及西学价值的估量。问题是,在学术领域,这种影响究竞有多大,这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各种西方学术的新学语的输入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观念上都是对传统学问的挑战。学语的输入在最初大都是主动接受同时是被动消化的,以后才渐渐地被学人消化性地解读与吸收。  关
期刊
摘要: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毫无疑问是一篇现代文学散文佳作,本文主要叙述了父亲几年前送作者离开去上学的事情,从一个父亲的背影出发,重点刻画了父亲站台送别时发生的一个细致场景,从而渲染了感人至深的拳拳父爱之情。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手法、情感共鸣、人物刻画、人文价值五个方面来赏析《背影》这篇文章。  关键词:历史背景;艺术表达;情感共鸣;人物刻画;人文价值;  一、历史背景  《背影》一文是朱自清先生
期刊
摘要:在我国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而颜真卿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受到很多书法爱好者的敬仰。在小学生书法练习中,有很多作品都成为了临摹的范本,影响颇深。在颜真卿书法作品中,《麻姑仙坛记》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其不但包含着很多颜体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而且还涉及到了麻姑文化,其中的书写技法可堪称一绝。而此次重点针对《麻姑仙坛记》书写技法进行了分析,使更多人了解此作品中楷书技法书写的技巧。  关键词:《麻姑
期刊
摘要:弗洛伊德说:“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要满足自己内心的某些需要,而不是为了别人,虽然当别人看到了我们的努力、认可了我们的成就时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但写作终究还是因为我自己内心的碰撞,是为我们自己而写。”卡尔·罗杰斯的著作《论人的成长》,其中罗杰斯肯定了写作在人的精神疗愈过程中的重要性。罗杰斯认为,写作是一种指向外在的活动,它对于内向型人格的人来说,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心理平衡,从而在沟通和表达方面
期刊